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摩《幸福的大桌子》后感(徐海鹰)

观摩《幸福的大桌子》后感(徐海鹰)

观摩《幸福的大桌子》后感
对于“应彩云”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曾经听过她的报告,她甜甜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直很想观摩她的教学活动,因为多次从同事的口中听说应老师的教学风格非常轻松、愉悦、语言幽默,听得我是有些疑惑、又有些期盼。

这次我们有幸观摩到了应老师的录像《幸福的大桌子》,虽说故事很简单,讲述了兔奶奶家的大桌子,大桌子陪伴着小兔子们成长,小兔子们长大后纷纷离家,兔爷爷的升天,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满回忆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有一天孩子们回到了家中,兔姐姐烧了一桌子饭菜,长大了的孩子们一起举杯感谢兔奶奶。

整个活动就在轻松的谈话中开始,也在谈话中结束,却融合着温暖幸福的感觉,让我很是感动。

应老师她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孩子们的互动,游刃有余的教学现场把握,处处充满的教学机智,这些都太值得我们学习啦!
一、活动中的随机性
当应老师提问:“什么是去世了?”孩子们说:“死了……没有了……再也不回来了……”当孩子们没有说到去世了的时候,应老师又运用肢体语言来引导幼儿说出“去世了”,师马上又问:“像去世这样伤心的事,说‘死了’和‘上天堂了’,哪个心情会更好一些?”孩子们说:“去天堂了。

”师用情的说:“孩子们,以后遇到难过的事,用好听一点的话来说,心情会好一些的。


二、活动中重孩子探索的过程
师问:“什么是海员?”孩子答:“开船的……”师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厨师?”孩子答:“饭店、面馆……”师问:“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音乐家,你能说出哪些?”孩子答:“贝多芬……周杰伦……刘德华……郎朗……”这使活动在与现实链接中,理解“兔奶奶的孩子”真了不起。

又一男孩:“兔妹妹也有出息,因为考上了大学。

”师接住:“哦,我猜读大学是你的梦想。

”其他孩子纷纷:“我也要读大学的!”一女孩表示:“当音乐家也很有出息!”师再次接住:“哦,但愿你长大了也能做音乐家”。

我想:孩子的方法很情趣。

最后,师问:“你家老人,你怎样做了他们就幸福了?”孩子真实而有趣:“我一回家,奶奶就幸福了……我唱首歌外婆就幸福了……我夸夸她,说‘你烧的饭真好吃’,她就幸福了……我吻他一下,他就幸福了……打个电话她就幸福了……”于是,应老师就请一位
小朋友来亲亲她。

活动就在孩子们充满趣味的回答中结束了。

当活动设计符合孩子的发展,当孩子的原有经验、气质符合老师设计的活动气质,当老师的回应很艺术,那么教学,就在师生充满默契的磨合中,酣畅地完成。

应老师是个很用心的人,她的用心不仅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更可以看出她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上。

另外也看到她深厚的功底,一个引领着幼儿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身上所散发着独有的人格魅力,我欣赏着,追随着,将时时揣摩着她先进的理念,学以制用。

徐海鹰
200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