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汽车制动性能检测(2016)

第四节汽车制动性能检测(2016)

节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2016.3.10
1
情境描述
怎么办?
某车主驾车来到汽车维修站,向维修主 管讲述自己的轿车最近感觉制动效果不太好, 制动时有跑偏的现象,要求检修。根据车主 的要求,请你做出工作计划和信息采集,完 成检修工作任务。
学习目标
1.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必要措施并注意保护环境; 2.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检测标准; 3.能够准备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所; 4.能够按照操作规范要求完成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 5.能够完成制动试验台的日常维护和自校准工作; 6.能够对各项的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并给出合理的维修建议; 7.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2)GB7258-2012对制动稳定性的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
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 力大者之比:
前轴:不得大于20%; 后轴(及其他轴): ①轴制动力不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 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 得大于24%; ②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增 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应 大于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有: 1)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其分析; 2)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3)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4)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 5)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根据以上分析,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可通过实施以下三个
工作过程来完成: 汽车制动性能分析 汽车制动性能台试检测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
柄)时起至机动车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标准中规定的机 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或标准中规定的制动力)的 75%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是制动性能检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资讯
5.制动稳定性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称为汽车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稳定性 不合格
t3 — 持续制动阶段(从f至g,松开制动踏板,地面制动力和制 动减速度基本稳定);
t4 — 制动释放阶段(从g至h,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至制动力消 失)。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9
制动距离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最直观的参数,但通过道路试验检测汽 车的制动距离时,需要较大的试验场地,检测中对轮胎的磨损较大;
制动距离是整车制动性能的综合参数,不能反映出各个车轮的制动性 能及制动力的分配情况。
资讯
一、制动过程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 指标主要有:
制动力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GB7258-2012
1.制动力
制动力是指汽车制动时,通过车轮制动器的作用,地面提 供的对车轮的切向阻力。
制动力是从汽车制动过程的实质出发的,它是评价汽车制 动性能的最本质的因素。
制动跑偏
汽车制动时 自动向左或 向右偏驶的 现象。
制动侧滑 制动时汽车 某一轴或两 轴发生横向 移动。
资讯
1)制动跑偏的原因
汽车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尤其是转向 轮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根本原因)
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在制动过程中增长的速 度不一致;
汽车左右载荷分布不均; 车轮的定位参数不正确。
制动力的增加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附着力的限制。 为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左右车轮的制动力必须 满足平衡要求,即同时测得的同一轴上左右车轮的制动力差值 在规定的范围内。
资讯
台试法
•制动力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协调时间
GB72582012
路试法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跑偏量
因为汽车制动距离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和制动器作用时间的长短,因 此,也可以采用制动力和制动协调时间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
3.制动减速度 根据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的规定,采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评价汽车制动性 能。
制动减速度在一次制动过程中是变化的
4.制动协调时间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 在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
3)GB7258-2012对驻车制动的要求:
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要求: ①驻车制动力的总和不得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 的20%; ②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整备质量:整车干质量、冷却液质量、燃料(不少于整 个油箱容量的90%)质量与随车件(包括备用车轮、灭火 器、标准备件、三角垫木和随车工具等)质量之和。
2.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是指从脚接触制动踏板起至汽车停住时止汽车驶 过的距离。包括制动器反应时间、制动力增长时间、最大制 动力持续制动时间。
Fp—制动踏板力;j—制动减速度;t—时间;
制动过程-四个阶段
t1 — 驾驶员反应阶段(从a至c,大小取决于驾驶员反应速度与 制动系统的性能无关);
t2 — 制动器作用阶段(从c至f,取决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 度和制动系统技术状况);
2)汽车侧滑的原因
◆ 主要是由于车轮制动抱死,使得汽车车轮的横向附 着性能降低造成的。
◆ 高速制动时,后轮抱死侧滑易使车辆急剧回转, 即制动“甩尾”现象;
◆ 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拖滑,汽车会失去转向能 力,弯道行驶十分危险。
二、汽车制动性能的台架检测标准和检测设备
一)检测标准 1)GB7258-2012对制动力的要求:
1.制动距离(路试)
最直观的检测指标。
2. 汽车制动力 (台试-P36)
最本质的检测指标。
3.制动减速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路试)
是计算值,在车辆制动过程中较为稳定 。
.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力连用,应符合GB7258-2012.是辅助检测指标。
总质量:整车整备质量与装载质量之和。
4)GB7258-2012对车轮阻滞力及制动协调时间的要求:
车轮阻滞力:进行制动力检验时各车轮的阻滞 力均不应大于该轴轴荷的5%。
制动协调时间要求: 液压制动汽车: ≤0.35s; 气压制动汽车: ≤0.60s; 汽车列车和铰接客车:≤ 0.80s。
二)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