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考生物专题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2014高考生物专题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人体的神经调 节
课标全国卷T5 安徽T30、山东 T7、福建T3、 浙江T3、广东 T4、海南 T7/T8/T9、江 苏T13
课标全国卷 T4/T30 山东T25、天津 T3、浙江T4、 海南 T14/T15/T27、 江苏T29
安徽T30、福建 T27、四川T3、 天津T1、浙江 T2、重庆T7、 海南T18/T19、 江苏T19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突触、动作电位的产生等相 关知识。神经与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因此 “神经—肌 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A项正确;可 将肌肉看作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因而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 流计指针也会偏转,而电刺激②处,不能引起前膜所在神 经元的电位变化,B项正确,C项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 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 反,D项正确。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2.血糖调节
核 心 考 (1)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 点 (2)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在血糖浓 整 合 度低和血糖浓度高两种情况下,参与调节的是下丘脑不同部位,
而不是相同部位。 (3)影响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的 变化。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3.[2013·四川卷] 如图4-10-2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 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4-10-2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 考点二 神经调节 1.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兴奋传导: ①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 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②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 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双向的。 ④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由于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表现为 外正内负。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4)血糖可在肝脏处合成肝糖原,在骨骼肌处合成肌糖原,肝糖原 可以再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再分解为葡萄糖。 3.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 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分级调节),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 核 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 心 考 节),如图4-10-3所示: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C.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 节,②位于下丘脑 D.图中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答案] D [解析] 胰岛A细胞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靶细胞主要 为肝脏细胞,作用是使肝糖原水解生成血糖。肌糖原不会 水解成血糖,所以肌肉细胞不是该激素的靶细胞。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答案] (1)增加 肾上腺素 (2)自身免疫 造血干细胞 体液 (3)电信号(或局部电流) 胞吐 效应器 [解析] (1)激素C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 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故耗氧量增加;肾上腺素也 能促进新陈代谢。 (2)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属于自身免疫病;造 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T细胞;淋巴因子能促进受抗原刺激 的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神经 递质以胞吐方式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 肌肉或腺体组成效应器。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⑤电位差产生的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 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 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 (2)在神经纤维上电流计指针偏转(如图4-10-7所示):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2.[2013·课标全国卷Ⅰ]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 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HIV病毒为核心,综合考查HIV病毒的特点 和免疫的相关知识。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 程,A项正确;题图乙的纵坐标为抗体水平,说明HIV侵入 机体后产生了体液免疫,B项正确;题图丙使用药物a后, T细胞数量增加,而HIV主要攻击T细胞,判断HIV可能对实 验药物a敏感,C项正确;题图丁使用药物b后,HIV数量增 加,可见HIV对实验药物b不敏感,D项错误。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 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答案] (1)胞吐 协助扩散
(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3)是 (4)先升高,后降低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1.[2013·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 是 (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变式1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 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图4-10-5表示影响胰岛A 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Y可能是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易 错 易 混 归 纳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考情纵览
考点 考例 2011年 福建T3、江苏 T27 2012年 2013年
脊椎动物激素 的调节
安徽T30、海南 T10/T13/T14/T 27
浙江T31、安徽 T2、海南T27、 江苏T19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______,引起骨骼肌细 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脂肪细胞________(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 靶细胞。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
糖浓度降低,血糖恢复后,胰岛素分泌又减少。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考查的重点是免疫、血糖平衡调节、反射与反 射弧和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会与 病毒、人体健康相关病例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还可以实验 探究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多为非选择题,有时也会出 现在选择题中。
返回目录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点评] 寒冷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 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增加会抑制下丘脑和 垂体的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能影响垂体分泌促甲状腺 激素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 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细胞的分类和功能。淋巴细胞包括B 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但是不包 括吞噬细胞,A项错误;全身毛细淋巴管中的淋巴汇集后 可汇入静脉中,因此T细胞、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 熟后既可以进入淋巴液,也可以出现在血液中,B项正确;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B细胞属于淋巴细 胞,C项正确;由于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蛋白质不 能直接跨膜运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浆细胞合成后要 经过胞吐过程才能进入内环境,D项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1)胰岛素是分泌蛋白,从胰岛B细胞以胞吐形式分泌到细胞外。 依题意,这些载体转运葡萄糖时,不消耗ATP,所以葡萄糖进入骨 骼肌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2)胰岛素为降血糖的激素,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促 进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所以脂肪细胞也 是胰岛素的靶细胞。
返回目录
体温调节、 水盐调节和 血糖调节
课标全国卷 安徽T30、北 T3 京T5、江苏 海南T10/T14 T9 、江苏T25 课标全国卷 北京T4、福 T30 建T4、广东 浙江T4、北 T5、江苏T12 京T29、山东 、海南 T7、广东T28 T16/T27
人体的免疫 调节
专题十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点 整 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