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惯决定命运》主题班会

《习惯决定命运》主题班会

《习惯决定命运》主题班会班会目的:通过交流,让参与学生能正确认识习惯,认识到部分习惯在特定场合下甚至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分清好习惯、坏习惯及其对个人发展的不同影响,学会如何正确培养良好的习惯。

班会形式:学生组织、主持班会重点: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

班会流程:一、主持人开场白主持人1:欢迎我校的各位领导、老师参加我们班的主题班会,大家晚上好!主持人2:今天是我们203班的班会,我们的主题是《习惯决定命运》。

主持人1:我们常听长辈对我们说:与其交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会孩子良好的习惯。

主持人2:没错,外国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个说的也是同个意思。

主持人1:习惯能够决定我们的命运,是真的吗?主持人2:不管真的假的,我们先来看下几个关于习惯的故事。

二、多媒体显示:先来认识下习惯第一个故事:点铁成金石的传说(主持人1简单阐述下故事:亚历山大帝国图书馆发生火灾的时候,馆里所藏图书被焚烧殆尽,但有一本不很贵重的书得以幸免。

有一个能识几个字的穷人,花了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

书本身不是很有意思,但书里面却藏着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铁成金石的秘密。

所谓点铁成金石,是一块小圆石,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属变成纯金。

小纸片上写着:这块奇石可以在黑海边找到,但是奇石的外观跟海边成千上万的石头没什么两样。

谜底在于:奇石摸起来是温的,而普通的石头摸起来是冰凉的。

于是,这个穷人于是变卖了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露宿于黑海岸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石。

他知道,如果他把捡起来的冰凉的石头随手就扔掉的话,那么他可能会重复地捡到已经摸过的石头,而无法辨认真正的奇石。

为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每当捡起一块冰凉的石头,他就往海里扔。

一天过去了,他捡的石头中没有一块是书中所说的奇石。

一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他还是没有找到那块奇石。

但是,他不气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没完没了。

有一天早上,他捡起一块石头,一摸,是温的!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主持人2: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请同学们来猜测下。

(现场互动,随机请同学回答)主持人1小结:习惯真是太具强制力了,它使人“行”不由衷,“动”不由己。

故事中那个穷人的结局不正是他那“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性动作”作祟的结果吗?第二个故事:马戏团的大象主持人2:穷人因为长期同样的动作,产生惯性,形成习惯;我这边同样有个故事。

(印第安纳州西南端的小镇,迎来了一支马戏团。

人们成群结队地来观看马戏团撑帐篷。

人们简直被大象不可思议的力量迷住了,大象竟然可以毫不费劲地抬起巨大的帐篷柱子,还可以撑起巨大的帆布!那天晚上,有一家人坐在巨大的帐篷底下观看演出。

小孩子注意到,大象被安静地栓在一根小小的木桩上。

“爸爸,大象为什么不把那么小的木桩连根拔起,然后伺机逃跑呢?”孩子好奇地问爸爸。

爸爸似乎也有点儿吃惊,随即便找训象员询问……)同学们,你们说为什么大象没有想要逃跑?(现场互动)主持人2:当大象还很小、力气也不大的时候,它便被一根粗锁链栓到了一根牢牢固定的铁柱子上。

每天,小象都会拼命地试图挣脱锁链逃跑,但是,它的每次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

最后,小象得出结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锁链都牢不可破,铁柱也会毫不动摇。

于是,小象放弃了努力,从此不再尝试。

日复一日,这一习惯逐步巩固,直到小象长成大象,它仍然习惯性地坚信自己永远不可能挪动那根栓住它的桩子,无论桩子是否真正结实和牢固。

主持人1:其实,我们人也有可能像大象那样,因为长期的“训练”,导致像大象那样“条件反射”地受到某种定性的思维、行动以及结果的禁锢。

这时候,我们往往不自觉地陷入了自己强加于自己的某种陷阱之中。

主持人2:没错,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都有哪些呢?三、习惯及习惯的形成主持人1: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是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再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

这些行为都是不用思考的自动运作。

主持人2:其实生活中没有其他东西更能像习惯这样证实潜意识的神奇。

习惯就像一根拴住你的绳子,在你每天重复这种行为时,这根绳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控制住你,让你无法挣脱。

于是你就成了你习惯的奴隶。

所以习惯又被人们称为第二天性,它是潜意识对言行的自动反应。

主持人1: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

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

然而,习惯还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

如果不加控制,习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小到啃指甲、挠头、握笔姿式以及双臂交叉等微不足道的事,大到一些关系到身体健康的事,比如,吃什么,吃多少,何时吃,运动项目是什么,锻炼时间长短,多久锻炼一次等等。

甚至我们与朋友交往,与家人和同事如何相处都是基于我们的习惯。

主持人1:习惯其实很简单,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你想都不用想就回去刷牙这是习惯。

主持人2:习惯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是其实又是无处不在,不时的发挥着它的作用,任何人,包括你我,都不应该忽略它的存在,否则可是要吃亏的哦。

四、习惯的力量——习惯决定命运㈠名人名言赏析主持人1:我们来看看,名人是怎么看待习惯的。

主持人2:从这边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名人也是重视习惯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本身养成的良好习惯。

㈡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成就事业多媒体显示:对于诺贝尔奖科学家的访问主持人1:其实,在我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也曾经接受各种教育,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习惯、什么是不好的习惯,但是,有些我们自己都忘记了,如果我们能像这些科学家,保持良好的习惯,相信我们也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你们说,是不是?主持人2:没错,我同意你的观点。

1995年,曾有人做过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青年,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1:我这边还有个案例:成功从脱鞋开始。

(多媒体演示)平常我们经常在朋友、邻居家串门做客,每次进入别人的家门,我们是不是都会询问下是否要换鞋?到了公共场合,我们是否会注意下自己的行为,不乱丢纸屑?美国福特汽车创始人福特应聘的故事,大家知道吗?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

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个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

但既来之,则安之。

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渍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

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

”福特应聘的成功应该说跟他自小养成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即使是在公众场合,仍能主动捡去地上的废纸,从而获得董事长的好感,取得应聘成功。

主持人2:关于废纸的故事,我这边也有一个,当年亚约会在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

全世界的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

为什么震惊呢?这说明人家是整个民族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㈢不好的习惯只会给你造成麻烦、甚至导致失败主持人2: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后,满地的废纸,到处乱刮!50年国庆前,在清理天安门广场时,清洁人员总共清出了上万块的泡泡糖痕迹!主持人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出现呢?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下,我们的习惯中是不是有些不好的?这些不好的习惯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主持人2:让我们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

视频案例:特殊的面试主持人1: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你走向成功,同样的,一个坏的习惯也将使你丧失很多良机,不利个人成长。

主持人2:不只如此,还有可能产生很多不利的危害。

视频案例:学理发的故事主持人2:故事中的学徒,第一次帮人理发,就导致了危险的出现,同样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像我们毕业后要从事建筑行业,是要建房子的,这是一项精密、宏大的工程,如果我们把一些不好的习惯带到工地上去,就可能为我们使我们不能再岗位上待久,甚至可能会有危险。

主持人1:请同学们来回答,我们应改正哪些不良的习惯,如果不改正,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因素?(多媒体演示几张让我们脸红的图片)主持人1:我们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

视频:一份震撼人心的报告五、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主持人1:不好的习惯不利个人成长,其实每个人心里多少意识到这点,但是有部分人却一直改正不了,认为习惯形成了,就不能改正,是这样吗?主持人2:其实不然,根据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动作,如果我们能够连续做上21次,也就形成习惯,如果能够连续做上90次,那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鲁迅,我们都知道,他有一个不迟到的好习惯,但是,鲁迅也有过迟到的坏习惯,他能够改正,说明主要我们信心足,我们同样也可以改变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

主持人2:没错。

我们要是能做到以下几点,那我们也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纠正不好的习惯。

主持人1:立刻做。

做任何事不要只停留在口头,实际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想要纠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就要马上行动。

主持人2:让自己每天做一件苦差事。

立刻做,要做什么?睡觉?看电视?不是,要做,就要让自己做一件“苦差事”,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比如说让自己每天看几页书;让自己每天跑步,等等。

主持人1:连续做。

要把做事的行为培养成自己良好的习惯,就要有坚持心,能够连续做下去。

刚才我们说了,一个行为,如果我们能坚持做21次,每天一次,就可以形成习惯。

做事半途而废,就什么都做不了。

主持人2:用鼓励的方式来做。

坚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可以试着给自己奖励,比如说当事情完成时,让自己听会音乐、上上网、玩玩游戏,或奖励自己吃点好吃,来鼓励自己,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有动力的去坚持。

主持人1:从小事做起。

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是要去做什么大事,要自己忍受多少痛苦,它其实可以使很轻松的,比如坚持每天饭后刷牙,这就是个很好的习惯。

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小事的作用,曾经有这么一首诗: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我们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再坚固的堤坝,只要有一个小小的蚁穴,就可能会跨掉。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应从小事做起。

主持人2:要有目标的做。

没有目标将失去方向,做任何事都要给自己定目标,培养习惯也是。

比如你要养成学习的习惯,想学好英文,那就从每天记忆、理解几个单词开始,给自己定量、定目标,每天坚持完成,坚持下来,你学习的习惯就形成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