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测试员笔试题

软件测试员笔试题

试题一一、判断题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Y)2.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Y)3.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N)4.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Y)5.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Y)6.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N)7.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Y)8.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N)9.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N)10.代码评审员一般由测试员担任。

(N)11.我们可以人为的使得软件不存在配置问题。

(N)12.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

(N)二、多项选择1.软件验收测试的合格通过准则是:(ABCD)A.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已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和三级错误。

C.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编码实现一致。

D.验收测试工件齐全。

2.软件测试计划评审会需要哪些人员参加?(ABCD)A.项目经理B.SQA 负责人C.配置负责人D.测试组3.下列关于alpha 测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D)A.alpha 测试需要用户代表参加B.alpha 测试不需要用户代表参加C.alpha 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一种D.alph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4.测试设计员的职责有:(BC)A.制定测试计划B.设计测试用例C.设计测试过程、脚本D.评估测试活动5.软件实施活动的进入准则是:(ABC)A.需求工件已经被基线化B.详细设计工件已经被基线化C.构架工件已经被基线化D.项目阶段成果已经被基线化三、添空1.软件验收测试包括:正式验收测试,alpha测试,beta测试。

2.系统测试的策略有: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负载测试,易用性测试,强度测试,安全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卸载测试,文挡测试,故障恢复测试,界面测试,容量测试,兼容性测试,分布测试,可用性测试。

(有的可以合在一起,分开写只要写出15就满分哦)3.设计系统测试计划需要参考的项目文挡有:软件测试计划,软件需求工件和迭代计划。

4.对面向过程的系统采用的集成策略有:自顶向下,自底向上两种。

四、简答。

1.区别阶段评审的与同行评审同行评审目的:发现小规模工作产品的错误,只要是找错误;同行评审人数:3-7人,人员必须经过同行评审会议的培训,由SQA指导同行评审内容:内容小——般文档< 40页, 代码< 500行同行评审时间:——小部分工作产品完成阶段评审目的:评审模块阶段作品的正确性可行性及完整性阶段评审人数:5人左右,评审人必须是专家具有系统评审资格阶段评审内容:内容多,主要看重点阶段评审时间:通常是设置在关键路径的时间点上!2.什么是软件测试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3.简述集成测试的过程系统集成测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 构建的确认过程。

2. 补丁的确认过程。

3. 系统集成测试测试组提交过程。

4. 测试用例设计过程。

5. 测试代码编写过程。

6. Bug的报告过程。

7. 每周/每两周的构建过程。

8. 点对点的测试过程。

9. 组内培训过程。

4.怎么做好文档测试仔细阅读,跟随每个步骤,检查每个图形,尝试每个示例。

检查文档的编写是否满足文档编写的目的内容是否齐全,正确内容是否完善标记是否正确5.白盒测试有几种方法总体上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大类。

静态:关键功能是检查软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动态: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6.系统测试计划是否需要同行审批,为什么需要,系统测试计划属于项目阶段性关键文档,因此需要评审。

7.Alpha测试与beta的区别Alpha测试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

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它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或测试员完成。

Beta测试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

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它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8.比较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和强度测试的区别负载测试:在一定的工作负荷下,系统的负荷及响应时间。

强度测试:在一定的负荷条件下,在较长时间跨度内的系统连续运行给系统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目的是通过测试预先分析出反映软件系统应用特征的某项指标的极限值(如最大并发用户数、数据库记录数等),系统在其极限值状态下没有出现任何软件故障或还能保持主要功能正常运行。

容量测试还将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

容量测试的目的是使系统承受超额的数据容量来发现它是否能够正确处理。

容量测试是面向数据的,并且它的目的是显示系统可以处理目标内确定的数据容量。

9.测试结束的标准是什么?用例全部测试。

覆盖率达到标准。

缺陷率达到标准。

其他指标达到质量标准10.描述软件测试活动的生命周期?测试周期分为计划、设计、实现、执行、总结。

其中:计划:对整个测试周期中所有活动进行规划,估计工作量、风险,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安排进度等;设计:完成测试方案,从技术层面上对测试进行规划;实现:进行测试用例和测试规程设计;执行:根据前期完成的计划、方案、用例、规程等文档,执行测试用例。

总结:记录测试结果,进行测试分析,完成测试报告。

11.软件的缺陷等级应如何划分?A类—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2.死循环3.数据库发生死锁4.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5.功能错误6.与数据库连接错误7.数据通讯错误B类—较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程序错误2.程序接口错误3.数据库的表、业务规则、缺省值未加完整性等约束条件C类—一般性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2.打印内容、格式错误3.简单的输入限制未放在前台进行控制4.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5.数据库表中有过多的空字段D类—较小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界面不规范2.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3.输入输出不规范4.长操作未给用户提示5.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6.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E类—测试建议试题二判断题1、软件测试就是为了验证软件功能实现的是否正确,是否完成既定目标的活动,所以软件测试在软件工程的后期才开始具体的工作。

(初级)(×)2、发现错误多的模块,残留在模块中的错误也多。

( √) (初级)3、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一处问题,如果问题影响不大,而自己又可以修改,应立即将此问题正确修改,以加快、提高开发的进程。

(×)(初级)4、单元测试通常应该先进行“人工走查”,再以白盒法为主,辅以黑盒法进行动态测试。

(√)(中级)5、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检查系统的功能、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相同。

(√)(中级)6、软件质量管理即QM由QA和QC构成,软件测试属于QC的核心工作内容。

(√)(高级)7、软件测试只能发现错误,但不能保证测试后的软件没有错误。

(√)8、软件就是程序。

(X)9、测试只要做到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就可以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

(X)10、I18N测试是指对产品做出具有国际性的规划,而L10N测试则是指对软件做出符合本地需求更改工作。

(√)【高级】选择题(每题2分20 )1、进行软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有:(ABCD)【中级】A、维护降低成本B、法律上的要求C、市场竞争的需要D、质量标准化的趋势E、软件工程的需要F、CMM过程的一部分G、方便与客户进一步沟通为后期的实施打好基础2、以测试的形态分测试可以分为:(ABC)【中级】A、建构性测试B、系统测试C、专项测试D、单元测试E、组件测试F、集成测试3、选出属于黑盒测试方法的选项(ABC)【初级】A、测试用例覆盖B、输入覆盖C、输出覆盖D、分支覆盖E、语句覆盖F、条件覆盖4、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是:(ABC)【中级】A、使测试工作顺利进行B、使项目参与人员沟通更舒畅C、使测试工作更加系统化D、软件工程以及软件过程的需要E、软件过程规范化的要求F、控制软件质量5、依存关系有4种分别是:(ABCD)【高级】A、开始-结束B、开始-开始C、结束-开始D、结束-结束E、开始-实施-结束F、结束-审核-开始6、软件质量管理(QM)应有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组成,下面的选项属于QC得是:(ABC)【高级】A、测试B、跟踪C、监督D、制定计划E、需求审查F、程序代码审查7、实施缺陷跟踪的目的是:(ABCD)【中级】A、软件质量无法控制B、问题无法量化C、重复问题接连产生D、解决问题的知识无法保留E、确保缺陷得到解决F、使问题形成完整的闭环处理8、使用软件测试工具的目的:(ABC)【中级】A、帮助测试寻找问题B、协助问题的诊断C、节省测试时间D、提高Bug的发现率E、更好的控制缺陷提高软件质量F、更好的协助开发人员9、典型的瀑布模型的四个阶段是:(ABCD)【高级】A、分析B、设计C、编码D、测试E、需求调研F、实施10、PSP是指个人软件过程,是一种可用于(A )、( B )和( C )个人软件工作方式的自我改善过程。

【高级】A、控制B、管理C、改进D、高效E、充分F、适宜问答题1、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任务是什么?(初级)(5分)答:1、寻找Bug;2、避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3、衡量软件的品质;4、关注用户的需求。

总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的质量。

2、在您以往的工作中,一条软件缺陷(或者叫Bug)记录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如何提交高质量的软件缺陷(Bug)记录?(初级)(6分)答:一条Bug记录最基本应包含:编号、Bug所属模块、Bug描述、Bug级别、发现日期、发现人、修改日期、修改人、修改方法、回归结果等等;要有效的发现Bug需参考需求以及详细设计等前期文档设计出高效的测试用例,然后严格执行测试用例,对发现的问题要充分确认肯定,然后再向外发布如此才能提高提交Bug的质量。

3、界面测试题及设计题。

请找出下面界面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列出;用黑盒测试的任何一种方法设计出此登陆窗体的测试用例。

(中级)(6分)答:1、窗体的标题栏中为空,没有给出标题。

2、用户名和密码控件的字体不一致并且没有对齐。

3、文本框的大小不一致没有对其。

4、确定和取消按钮控件的大小不一致。

4、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两种基本方法,请分别说明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中级)(5分)答:黑盒测试的优点有:1)比较简单,不需要了解程序内部的代码及实现;2)与软件的内部实现无关;3)从用户角度出发,能很容易的知道用户会用到哪些功能,会遇到哪些问题;4)基于软件开发文档,所以也能知道软件实现了文档中的哪些功能;5)在做软件自动化测试时较为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