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整理版大题

电子政务整理版大题

电子政务关键概念及思考题1、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电子政务能够在哪些方面弥补这些缺陷?答:(1)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效率低下。

(2)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为中心,政府以“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管理与服务”作为出发点。

传统政务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政府则遵循了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2、电子政务的产生背景是什么?答: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迫切要求。

3、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建设处于哪个阶段?答:电子政务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基础工程建设阶段、全面构建电子政务阶段。

我国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整体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4、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功能。

答:基本模式: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 to E),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 to 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 to 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 to C)。

功能:①.G to E:电子公文流转、电子办公、公务员业绩评价。

②G to G.政务信息共享③G to B.电子采购与招标④. G to C:教育培训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

5、如何理解电子政务的总体发展趋势?答:处理方式和对象:①.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一代电子政务。

②.面向信息处理的第二代电子政务。

③.面向知识处理的第三代电子政务。

根据电子政务发展的成熟度:起步、发展、成熟和完善阶段。

1、什么是政府创新?政府创新与电子政务的关系如何?答:(1)政府创新:是指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行政环境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索新的行政方法与途径,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责的实践途径。

(2)政府创新为电子政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政府创新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动力、贯穿电子政务实施的整个过程.2、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政务流程重组的步骤有哪些?答:(1)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效率低下。

(2)步骤:①.制定计划②.优化与重组准备③.审视现有流程:④.重新设计⑤.实施新流程⑥.评估反馈。

3、电子政务对政府流程优化和重组的影响有哪些?答:影响:①.缩小业务流程的规模。

②.扩大业务流程的范围③.降低业务流程的中介度。

④.使流程从松散转向集成。

4、简述政务流程优化与重组的模式。

答:①.信息共享型重组②.后台深度重组。

③.政府主动服务.④.“一站式“服务.⑤.构建面向服务的组织。

5、电子政务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政府创新?答:①.政府观念改革与创新:以民为本②.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积极吸收高新科技③.政府职能改革与创新④.政府服务改革与创新。

⑤.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与创新。

⑥.工作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6、电子政务中如何建设虚拟政府?答:电子政务管理对虚拟组织的需求就是电子政府,虚拟政府是电子政务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虚拟政府有两个方面的需求:①.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需要一个政府形象。

②.需要政府部门区域化管理。

表现形式:①.虚拟政府服务厅。

②.虚拟政务办公室。

1、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三网一库”结构和内外网结构,以及实现从“三网一库”到内外网结构转变的原因和方式。

答:(1)“三网一库”结构:内网、专网、外网、政务信息资源库。

(2)转变原因:专网与外网之间物理隔离,影响数据的实时交换,限制了发展。

(3)方式:内网并入新的政务内网;专网和外网打破物理隔离;内网外网采取物理隔离。

2、画图说明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

3、试述我国电子政务逻辑机构模型的组成。

答:我国电子政务逻辑机构模型分为四个层面:中央、省级、地市级、县级。

1、中央及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中央网络)2、本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省级网络)3、本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4、本级网络中心连接4、说明电子政务系统功能结构模型的组成。

答:三个基础(网络与系统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库)三项服务(领导服务、为公务员服务、为公众服务)和统一门户(综合服务门户)1、网络接入方式有哪几种?答:1、有限电视网:利用有点电视网进行通信2、VPN(虚拟专用网络):利用Internet 或者其他公共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为用户创造数据通道,3、无源光网络接入:光纤入户4、Wi-Fi2、网络管理的意义是什么?答:网络设备的复杂化使网络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网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网络的有效管理。

没有一个有力的网络管理作为支撑,就难以在网络运营中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能避免业务拥塞及通信故障等问题,使网络经营者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给用户带来麻烦和不便。

如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用户不能容忍网络的故障,同时也要求网络有很高的安全性,使得信息不被泄漏,数据不被破坏,专网不被侵入。

3、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能够解决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等问题。

实现对数据库系统的各种控制。

它构成整个数据库系统运行的核心。

4、数据存储备份有哪些策略?答:1、全备份:当发生数据丢失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

2、增量备份。

优点:没有重复备份数据,节省磁带空间,缩短备份时间;缺点:当发生灾难时,恢复数据比较麻烦。

3、差分备份:管理员在周一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再接下来的几天里,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一不同的数据备份到磁带上。

5、数据存储备份有哪些方式?答:1、Host-Based备份方式:传统的数据备份的结构2、LAN-Based备份方式:在该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

3、LAN-Free备份方式:建立在SAN的基础上的,4、Server-Free备份方案建立在SAN基础之上的备份方式。

1、在电子政务中公文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尽可能减少留存文件数量;服务于办公效率的提高;文件鉴定具有绝对权威性;注意协调与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和业务单位等的关系,了解业务需求;严格查阅文件制度,执行保密法规。

2、什么是网络视频会议?答:网络视频会议又称网络会议电视、网络视讯会议等,它可以实现在两点和多点间实时传送活动图像、语音及应用数据(电子白板、图形)等形式的信息。

适用于远程会议,远程面试,网络小规模讨论等。

3、什么是决策支持系统?答: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4、电子政务环境下如何实施绩效管理?答:(1)制定绩效目标。

(2)绩效评估.。

(3)岗位变动。

(4)奖惩记录。

5、什么是移动政务?它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答:(1)概念指政府利用无线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联合应用,实现政府管理及政府服务的电子化和移动化。

(2)特点:行业化、专业化、简洁便捷化、灵活性、快捷、高效、互动性优势:极强的可移动性;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直接性;具有更高层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费用相对低廉:6、什么是城市应急系统?应急指挥的方法是什么?答:(1)定义: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就是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方法:应急管理体系框架、c3i指挥控制方法1、简述政府信息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答:政府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却对政府各项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

特点:权威性。

综合性。

时效性。

共享性。

机密性。

2、政府信息资源的来源有哪些?答:信息来源有不同的分法。

1。

初始来源和再生源2。

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包含哪些内容?答:1.政府信息资源内容管理2.政府信息资源技术管理3.政府信息资源经济管理4.政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5.人员信息能力开发管理6.政府信息体制建设管理7.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法律、法规管理4、什么是“信息孤岛”?怎样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答:(1)在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孤立,各种信息无法或者无法顺畅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流动。

这样就会形成信息孤岛。

(2)解决途径——数据层面的集成,共享或者合并来自于两个或更多应用的数据。

借助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1、政府电子化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信息服务、沟通服务、专门化服务、交易类服务2、政府电子化服务与一般服务的区别是什么?答:1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2以公众为导向3个性化和自主化4集成性与智能化5双向互动服务3、我国“一站式”服务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答:存在的问题:1服务内容贫乏,服务水平不高2政府网站的应用水平低3交互式服务功能欠缺4缺乏“一站式”服务5忽视网站的保密性和安全问题。

解决对策:1信息资源建设2同意统一政府门户建设3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4、请简要介绍网上行政审批流程。

答:项目申报、表格填写、材料审核、项目审批、审批结果查询。

5、行政审批系统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答:行政审批的组织结构分析和行政审批的业务分析1、电子政务安全需求有哪些?请阐述电子政务安全威胁产生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

答:(1)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2)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服务风险2、简述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包括哪几个方答:(1)安全技术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

(2)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及应用安全3、简述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组成。

从哪几个方面保障电子政务安全的实施?答:(1)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包括:技术保障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平台,社会服务体系(2)首先,只有在安全技术支撑平台上操作,才有可能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

其次,安全方案的实现离不开管理。

最后,网络安全必须构筑在一个坚实的安全服务基础之上,支撑整个电子政务安全稳定的基础是“信任”。

1、什么是电子政务标准?电子政务标准有哪些准类?答:(1)电子政务标准是指针对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标准,它是以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基础,经政府相关部门与代表厂商协商一致,由政府部门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2、制定电子政务标准的目的是什么?答:满足电子政务系统复杂性的需要;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需要;促进电子政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3、我国电子政务的立法中存在哪些问题?(1)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大多是部门立法,法律阶位低,缺少同意的原则和标准,冲突严重,实施效果差。

(2)电子政务标准立法亟待完善。

目前仅为框架性标准,可操作性和检验性差,各省市电子政务建设各自为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