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推荐一本好书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推荐一本好书优秀教案

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目标】1.要全面、具体地了解自己要推荐的这本好书,通过习作练习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在习作中能明确地表达自己所读过的书的名字、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新奇有趣的内容,优美生动的语言,曲折离奇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思给人启迪的想等。

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3.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愿望。

4.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在习作中能明确地表达自己所读过的书的名字、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新奇有趣的内容,优美生动的语言,曲折离奇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思给人启迪的想等。

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2.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愿望。

【教学难点】1.要全面、具体地了解自己要推荐的这本好书,通过习作练习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在习作中能明确地表达自己所读过的书的名字、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新奇有趣的内容,优美生动的语言,曲折离奇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思给人启迪的想等。

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一)谈话引导: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人生。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书籍的名言呢?1.学生互相交流关于书籍的名言,谈感受。

2.教师评议并小结。

(1)好书是伟大心灵之富贵血脉——弥尔顿(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3)读一切的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二)谈话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度过的书籍,谈感受。

2.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读过这么多的书。

老师也喜欢读书,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很多知识。

书像一位好老师,它不仅仅能教我们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疑惑。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书更像一位和我们相知相伴的好朋友,陪我们长大,伴我们成长。

我相信,你们在读书的时候也会有收获,也一定有特别想推荐给大家的,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由你来为大家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

(板书课题:推荐一本书)【设计意图: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引入“书”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欲望。

】(三)讨论交流,选定推荐书籍的范围。

1.引导交流:什么样的书才能推荐给别人?2.师生交流概括如下。

(1)内容健康、有趣;(2)语言优美、生动;(3)图文并茂、给人美感;(4)启迪智慧、教人做人;(5)使人获得有益知识……二、审题指导1.再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学生自读教材,画出要求。

3.归纳本次习作的要求:(1)内容上:①推荐一本书。

②写出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等。

(2)写法上:①推荐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

注意分段写。

②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小说,可以结合书中相关的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科普读物,可以说说你获取到哪些有趣的知识或独特的想法。

另外,你还可以转述或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3)其他:①写好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

②写后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一评,再修改。

③大家交流一下,谁的推荐能够激发起大家阅读的兴趣。

【设计意图:明确要求是习作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要求,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不至于跑题、偏题。

】4.除了书中要求的这几点之外,我们还可以介绍书的哪些方面?你怎样介绍会更吸引人?5.提示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方面来说清推荐的原因。

6.学生闭上眼睛思考自己该推荐的书目以及重点推荐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意在激起学生对“书”的兴趣,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

同时在逐步指导中,学生能体会到如何把一本书介绍具体,从哪些方面介绍。

】三、思路导航1.确定范围,推荐好书同学们都知道读书的好处,要多读书,同时我们必须要读好书。

究竟什么样的书才能算是好书呢?(1)学生发言联系自己实际谈看法。

(2)根据大家的意见,我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依据学生回答概括如下):①内容健康向上、生动有趣的:名著类、校园文学、童话……②语言优美的,启迪智慧的:散文、诗歌……③图文并茂,能给人美感的:美绘本的、连环画……④富含科学知识的:科普类、寓言类、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⑤教人做人道理的,帮助人进步、发展的:名人传记、爱的教育……2.突出重点,激发兴趣推荐的理由是这次习作的重点。

要想把推荐的理由写具体,就要抓住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描述。

(1)可以结合书中相关的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描述书中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蕴含的道理等,能激起大家的兴趣,引起共鸣,都来阅读这本书。

(2)讲一讲你和书得故事。

①书让你激动的故事。

②书来之不易的故事。

③书给予你鼓励的故事。

3.语言生动,条理清晰要按一定的顺序把推荐的理由写具体,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地,只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具有吸引力与说服力。

4.成果交流,提高认识。

写好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

在大家的互动交流中,看看谁的推荐能够激发起大家阅读的兴趣,也就能评价出谁的习作写得好。

5.表达中心。

通过作文说明书不仅能教我们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疑惑,书像一位好朋友,陪我们长大,伴我们成长。

激发读者爱读书、读好书。

举例:在《小学快速作文法》中作者杨初春老师以浅显的语言,恰当的例子,为我讲述了二十多种快速作文的具体方法。

这些方法易学易懂,能很快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这样的好书,你难道不想读一读吗?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1.课件出示:向你推荐一本书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书吧,比如漫画书、科幻书……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才不是这些书呢,而是一位美国著名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写的《爱心树》,这本书是南海出版社出版的。

虽然这本书没有精彩的插图,但是它那丰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是发生在一个小孩和一棵果树之间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孩和一棵果树成了朋友。

小孩经常爬上果树吃果子;在树下休息;在树上荡秋千……——大树很快乐。

当那个小孩长成了成年人时,他又来到果树旁边。

果树说:“孩子,再爬上树吃点果子吧!”这时那青年人说:“谢谢,我不是来吃果子的,而是需要造一间房子。

”果树说:“当然可以啊,你爬到我的身上,把树枝砍下来,就可以造间房子了。

”于是,青年人把树枝砍了下来。

——大树很快乐。

数年以后,青年人一直没有回来看大树,大树很寂寞。

终于有一天,大树看见那个年轻人时,他已经很老了。

大树乐得说不出话来,他声音沙哑地说:“非常抱歉,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

”那个老年人说:“我恨疲倦,想休息一会。

”说完,老人坐在了树墩上,大树挺直身体,尽量把身体贴在老人身上。

——大树很快乐。

读了这本书,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大树了。

因为,孩子需要什么,大树就尽量满足孩子,它是一棵多么有爱心的树啊!读了这本书,我想到了妈妈和老师,她们也象大树一样照顾着我,她们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同学们,难道你们不想看一看这棵有爱心的大树吗?2.指名读习作,看看小作者重点介绍了什么?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作者介绍了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和书的内容,最后重点写了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例文,明白习作要点,让学生下笔时既有章可循,又能有选择地借鉴,学到写作方法。

】3.师生小结,把握技法。

(1)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谈对这本书的看法(内容、语言、作者),谈读后收获。

(2)推荐方式要丰富多样、引人入胜。

(3)说清楚、明白,最后还可以加上“能不值得一读吗?”“不读真可惜啊!”“相信你读后也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之类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激起同学阅读欲望。

4.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的书,听的同学可以给他提问题或者意见。

5.指名汇报自己推荐的书。

(2—3名学生)6.评价他的介绍。

注意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原因。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书,实现组内资源共享,形成奇文共赏。

组内交流,还给与每位学生一个口语交际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中完善学生的说话过程,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铺垫。

】五、根据要求,选择材料,完成初稿1.根据要求:要写出推荐书的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印象深刻的部分、文中精彩的部分;推荐的理由(感想);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

我们欣赏的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选择材料。

从内容上看写人、写事、写景的书;从体裁上看故事、童话、寓言、散文、诗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

可以通过介绍你和书的故事说明介绍这本书的理由,如书让你激动的故事,书给予你鼓励的故事等。

举例:杨红樱,中国当代最受小读者热爱的童书作家。

《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淘气包马小跳》等作品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

3.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性,不强行要求学生统一写什么书。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写,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4.完成习作后大声地多读几遍,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可以从习作是否写清楚了书的内容、是否表达出了喜欢的心情、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等方面进行修改。

六、互相交流,修改习作1. 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2. 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3.小组交流。

(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心情。

(2)互相评价:从哪里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心情,哪些地方没写明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分享快乐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会修改文章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互相借鉴的意识。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

2.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

(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哪一句话或是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准?是否写清了推荐的原因?你对他的书是否感兴趣?)3. 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