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简史
德国馆
勒·柯布西耶
•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
建筑装饰简史
• 一.西方古代建筑装饰 • 二.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 三.近代建筑装饰设计 • 四.现代建筑装饰设计
西方古代建筑装饰
• • • • • • • 原始时期 古代埃及 古希腊的建筑装饰 古罗马的建筑装饰 封建中世纪建筑装饰 文艺复兴时期 十七世纪的欧洲 • 十八世纪的建筑装饰 • 十九世纪的建筑装饰
巴黎凡尔赛宫
八18世纪的建筑装饰
• “洛可可”其特征表现为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 的装饰性,喜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清淡 柔和的色彩。 “洛可可”风格主要流行于法国。 • 洛可可风格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建筑,室内装饰, 以及实用艺术,尤其是在家具,丝织品,瓷器, 漆器等工艺品方面,还或多或少受到东方中国风 的影响。相对于巴洛克风格的庄重与动感,18世 纪的洛可可风格,表现出一种少有的轻快与优雅。
• 科林斯式:柱头犹如满盛卷草的花篮,柱身更细高度大
约是直径的10倍。
古风时期
• 早期的神庙一般不大,材料运用上仍然是 木柱和生砖,最古老的神庙遗迹是位于奥 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后来希腊人开始用石 头仿造这些简单的建筑物。这一时期最重 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希腊神庙建筑中的最 主要的两种形式。
古典时期
• 陵墓 • 住宅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
• 外部装饰
大多为与构件和实际功能有直接关 系的,如屋脊,瓦件,斗拱,门窗台基等;在建造 时使其尽可能美观,唐皇,富丽。
• 内部装饰
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空间的围隔作 用,如 :天花,板壁,屏壁各种罩,隔架等。另 一部分为家具陈设因素。
三魏晋南北朝
• 佛教的传入使寺庙建 筑和石窟艺术辉煌灿 烂起来 • 云岗石窟 • 龙门石窟
一原始时期
• 旧石器时代
奥瑞纳文化:法国丰·的高 麦洞壁画,造型粗略,手 法简略古朴。 马格德林文化:西班牙 阿塔米拉洞窟野牛壁画, 形象优美,写实性强。
奥瑞纳文化
• 新石器时代
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 的标志,陶器不仅是实用 器皿,也是一种艺术创作。 其上装饰有三角,交叉曲 线,平行等几何线条,还 构成了对称,均衡,单纯, 而朴素的美的统一体。 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要算 “巨石建筑”,用途是为 了防御野兽和外敌,工程 巨大。这类建筑最著名的 英国的巨石群。
六元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
• • • • • 建筑装饰的概况 都城宫殿 坛庙建筑 陵墓建筑 住宅建筑
建筑装饰概况
• 我国的建筑发展到元明清,已经高度成熟, 建筑装修都已定形化,出现了一整套高度 成熟的模式。 • 台基,踏道,栏杆,柱,斗拱,屋顶装饰, 彩画,门窗的装饰
都城宫殿
近代建筑装饰设计
希腊柱式
• 多立克式:这是最古老的柱式,它一般不设柱础,直接
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向上手杀的外形线略有 微凸,上有16-20条并列的半圆形凹槽,柱高是柱底直径 的4-6倍,檐部高度为整体柱高的1/4,柱距为柱径的一倍 半。
• 爱奥尼式:有柱础,柱身修长,凹槽也较多,一般有24
条,柱身向上收杀的直线一般是无弧度的,柱高为柱径的 倍,看上去比较修长,柱头上有一对圆形涡卷,檐部 高度为整个柱身高的1/5,柱距的两倍。
五封建中世纪的建筑装饰
• 基督教的出现永远改变了装饰的面貌,最 终给人留下不朽的是“哥特式” • 建筑装饰上把公元1至14世纪称为封建中世 纪 基督教时期(公元10世纪以前) 罗马式时期(公元11-12世纪) 哥特式时期(公元13-14世纪)
基督教时期
• 公元4世纪基督教合法化以来,罗马帝国境 内便开始大肆兴建基督教建筑,其类型巴 西利卡式,集中式,和十字形平面式
四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
• 隋唐时期的建筑概况
• 宫殿、住宅、陵墓
• 寺塔与石窟艺术
隋唐时期的建筑概况
•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 是中国古代建筑及装饰发展成熟的时期, 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结构,砖石基础, 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斗有巨大 的发展 •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赵州桥 • 隋代已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佛罗伦萨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罗浮宫
七17世纪得欧洲
• “巴洛克”泛指17世纪意大利得一种艺术风格,及 受意大利影响得欧洲各国相类似得风格。其特点 是一反文艺复兴盛期得严肃,含蓄,平衡,倾向 于浮夸豪华。善于运用矫揉造作得手法来产生特 殊效果。 • 巴洛克建筑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得建筑样式上发展 起来得,但思想出发点却与人文主义截然不同, 它不遵循古典造型法则和对称性原则,在造型上 颇讲究自由。其建筑得正面常舍弃古典得柱式, 强调柱子得疏密与重叠。
宫殿、住宅、陵墓
乾陵
寺塔和石窟艺术
• 佛教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寺塔及石窟石 这一时期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 五台山在唐代已是我国的佛教中心之一, 而佛光寺是当时五台山‘十大寺‘之一。 • 当时的寺塔,现存觉得砖塔有三种,楼阁 式塔,单塔和密檐塔。 • 敦煌石窟
寺塔和石窟艺术
五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
九19世纪的建筑装饰
• 新古典主义
19世纪上半叶欧洲的设计意念,由于对希腊罗马 古典形式的憧憬,造成了“新古典主义”的盛行
• 浪漫主义
是与新古典主义对抗的,体现的是对中世纪哥特式及 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
• 折衷主义
伦敦大英博物馆
英国国会大厦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 • • • • • 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 魏晋南北朝的建筑装饰 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 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
• 宫殿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咸阳之旁二百 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 各案署不移徙。”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骊山陵。还有 被成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住宅上具有重要的建筑造型功能的屋顶除了有四 种基本形式庑殿顶、悬山顶、囤顶、攒尖顶外还出现了 由悬山顶和周围单庇顶组合而成的歇山顶及由庑殿顶和庇 檐组合后发展而成的重檐屋顶。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结构 构件
• 西周
商代中晚期青铜器
二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
• 建筑概况
秦统一全国后,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 大兴土木,修筑驰道、长城在咸阳附近建筑了规 模巨大宫苑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 今遗址犹存。 西汉 宫苑陵墓规模更加宏大,在工程技术方 面,建筑平面和外观日趋复杂,高台建筑日益减 少,楼阁建筑增加,并且大量使用斗拱。出现了 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成熟的结构形式。
古罗马的建筑装饰
• 罗马人擅长吸取希腊人的精髓,并把建筑装饰艺 术提高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 罗马建筑的特色是梁柱和拱券相结合的形式,在 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塔斯干柱式”,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并且创造了” 券柱式“ • 万神庙,穹隆结构的代表。西姆大剧场,西姆大 剧场估计可以容纳5万名观众,分表演区,观众席, 和下面的地下室。该建筑结构为罗马建筑中常见 的混凝土筒形拱和交叉拱,只对内部内部所需的 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特别适宜,设80个出口,便 于疏散。
• 木构架建筑开始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 宋时政府正式颁布了建筑预算顶额《营造 法式》,对当时建筑及装饰的各种操作方 法,工料的估算等都有明确规定,使建筑 省工,省料,省时。 • 在建筑装饰方面,屋顶上或全部琉璃瓦或 用琉璃瓦与青瓦配合成为剪边式屋顶
宗教建筑
•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 塔,建于宋代,是一 座阁楼式塔,是我国 现存唯一的木塔,也 是世界上最高的塔。
• 雅典卫城建筑将古风时期以来的建筑技术 推至完全成熟的境地,并成为希腊建筑的 典范。 • 雅典卫城分四部分:山门,胜利女神庙, 伊瑞克先神庙,帕特农神庙。
希腊化时期
• 这一时期的神庙建筑,其局势开始缩小, 形制也由过去的围柱式变成为仅在两端立 柱了。 • 希腊的建筑还一直影响到以后的罗马。 • 雕刻方面以前那种古典时期的庄重,和谐 的理想美完全被非常写实的那种宁静的世 俗美所代替。最著名的是维纳斯雕像。
• 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国的格罗皮乌斯, 密斯·凡·德·罗,法国的勒·柯不西耶和美国 的赖特 • 现代主义的特点
• 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 便和效率 • 注重发挥新型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 把建筑的经济性提高到重要的高度,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创造出适用的房屋 • 主张创造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样式强调建筑的艺术形式应 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相一致,灵活的处理造型,突破传统的构 图格式。
罗马式时期
• 公元11世纪开始,欧洲的封建制度到了完 成阶段,基督教所固有的宗教信条开始动 摇,于是艺术开始有了繁荣趋势和生机, 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基督教文化,这就 是所谓的“罗马式” • 罗马式其材料都是现成的古罗马建筑构件 在形式上也仿效罗马时代,
比萨大教堂
哥特式时期
• 所谓的“哥特式”,是公元12世纪末首先 在法国开始的,随后于13、14世纪流行于 全欧洲的一种建筑形式 • “哥特式”是封建中世纪最光辉与最伟大 的成就,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是当时人们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在建筑工 程技术和装饰手法上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三古希腊的建筑装饰
• 装饰风格 • 古风时期 • 古典时期 • 希腊化时期
建筑风格
• 希腊建筑在造型艺术方面于匀称与协调的 精神中寻求一种理想美,并为后来西方文 化留下了古典美的典型。 • 就希腊文化而言,已脱离以神和国王权威 为主题的表达,首次进入以人的肉体之美 或精神内容为主题的表达。 • 希腊的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 斯式
一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 原始社会:
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的 多水地区 木骨泥墙 黄河流域 造型文化:陶器
夏商周的建筑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