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常识200题解析26-30

国学常识200题解析26-30

国学常识200题第26至30题讲解“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 、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 、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 、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C )“结发”有三种含义:一是古时原意是指 男女成年。

古代汉族男子年二十时束发而 冠,女子年十五时束发而笄.;就是把头发盘成髻(j ),男子行冠礼(并赐以字)、女子 行笄礼,即行成人礼。

所以男子二十岁被称为“ 加冠”(也称弱冠),女子十五岁则称笄(j )1:古代的一种簪(z an )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二是指成婚。

结发,古时婚礼中的仪式之一。

包括许婚系缨和成婚脱缨两个程序。

据《礼记•曲礼》载:“女子许嫁,缨。

”缨,一种五色丝绳。

凡女子许嫁,便用它来束 发,以示确定了婚配的人家。

据《仪礼•士昏礼》载: 指新郎。

说明,“缨”需在成婚之日,由新郎亲手取下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结一起作为信物,表示同心偕老 器的一种瓢。

上述成婚“结发”和“合髻”的讲解源于《中国风俗辞典》 三是指妻子,后亦指原配。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A 、大草原B 、盛产羊毛的地方C 、众多宫帐D 、美丽的地方 (C )鄂尔多斯是蒙语译音,汉语的意思是“很多的宫殿”。

据史料记载,鄂尔多斯是蒙古 语“翰尔朵”的复数演变而来,在蒙古语中翰尔朵是“官帐”的意思。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四大翰尔朵。

成吉思汗死后,元朝统治者规定了缜密的祭 祀成吉思汗“八白室”的活动,把成吉思汗用过的物品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

守护大 汗官帐的近卫军变成专职守护成吉思汗陵寝。

到十四世纪时,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卫士 将自己“艾马克”(部)的名称,改称鄂尔多斯部。

十五世纪中叶,鄂尔多斯部落随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进入现在的鄂尔多斯地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 一直没有离开此地。

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被叫做鄂尔多斯了。

26、 为“及笄”。

“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

”主人,合髻则是唐中期以后由结发而演变成的一种婚仪。

即新婚夫妇在饮合卺 酒(交杯酒)卺(j古代结婚时用作酒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 B 、鉴真(A)玄奘(公元602年一664年),法名,尊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唐代著名高僧,中国佛教法相宗创始人;俗姓陈,名祎(hui),出生于洛州缑g ou氏县(今河南偃师)。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天竺(印度),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带回佛舍利、佛像、经论,其后在大慈恩寺设译经场,玄奘及其弟子共翻译出佛典75部、1335卷。

玄奘还撰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鉴真(公元688年一763年),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鉴真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

从天宝元年至天宝七年,7年中,鉴真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

尤其是第五次返途时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鉴真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

唐天宝十二年鉴真从扬州出发,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实现了东渡宏愿。

此后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动了十年,传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全书共一百回。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西游记》中的天下四大洲:东胜神洲众仙岛组成的洲,各路散仙云集之地,也是孙悟空的诞生地;南赡部洲一一大唐国所在地,唐僧由此出发取经;西牛贺洲一一西天如来以及众神佛所在之处,佛法昌盛,唐僧取经的目的地;北俱芦洲一一最荒凉的洲,无佛法普及,全都是赤身露体的野人。

唐僧,俗姓陈,法名玄奘,唐太宗赐法号为“三藏”。

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被赐封为“旃zh an檀功德佛”。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金丹术、地煞术,七十二变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本领。

修成正果后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猪悟能。

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

因调戏嫦娥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成妖后招赘到福陵山云栈洞的卯二姐(兔妖)。

修成正果后封号为“净坛使者”。

鬣(li E: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

沙僧,又名沙悟净。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

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白龙马,本是西海敖闰龙王玉龙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gui)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A)“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出自唐•贾岛的《题诗后》。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送无可上人》)二句后加的注诗。

得:此处指想出来。

吟:读,诵。

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赏:欣赏。

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

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

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

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

贾岛(公元779年一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 碣ji石山人”。

贾岛《送无可上人》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塵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圭(gu》峰:在长安西南,贾岛应举落第后,与从弟(堂弟)无可寄居于其下草堂寺。

霁(j)i:雨后或雪后转晴。

塵(zh u):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

塵尾:指用塵的尾毛做的拂尘。

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d an尘的一种工具。

后古人相沿成习,成为名流雅器,时常拿在手里。

蛩(qi ^g):指蟋蟀。

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其从弟至天台问道。

“蛩鸣”承“霁色新”,体现出雨后的情形,“同离寺”则承接第二句。

第三、四句承上启下,一写送,一写别,由此过渡到“独行”二句。

表面上看,这“独行”二句承上离别而来,写自己的孤独。

因从弟离去,在潭边行走,只有水底影子相随;几次歇息下来,也只有树木相伴。

从深层次来看,“独行”二句又体现了对佛禅的领悟。

独行潭边,潭上之人与潭底之影,是一是二,非一非二,亦一亦二,而在树旁歇息,此歇息者又是谁,不过是色身而已。

果真如此,那离别之事又何须看得太重。

但禅家讲纳于境而不滞于境,到底未能泯灭心中的感情,所以最后说:“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从弟的赠别之情,同时也用离别凸显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之感。

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李凝:贾岛的友人,是一个隐者,其生平事迹不详。

少(sh a。

):不多。

邻并: 邻居。

池边:亦作“池中”。

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

这里指石根云气。

去:离开。

幽期:时间非常漫长。

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

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粗看有些费解。

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

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

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

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

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

“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

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

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 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

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 B 、十二个(A)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 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 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三上语文园地五) 六十甲子及生肖年表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