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材料路面类型及运用范围沥青沥青路面(车道、人行道、停车场等)透水性沥青路面(人行道、停车场等)彩色沥青路面(人行道、广场)混凝土混凝土路面(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水洗小砾石路面(园路、人行道、广场等)卵石铺砌路面(园路、人行道、广场等)混凝土板路面(人行道等)彩板路面(人行道、广场等)水磨平板路面(人行道、广场等)仿石混凝土预制板路面(人行道、广场等)混凝土平板瓷砖铺面路面(人行道、广场等)嵌锁形砌块路面(干道、人行道、广场等)砖普通粘土砖路面(人行道、广场等)砖砌块路面(人行道、广场等)花砖釉面砖路面(人行道、广场等)陶瓷锦砖路面(人行道、广场等)透水性花砖路面(人行道、广场等)天然石小料石路面(骰石路面)(人行道、广场、池畔等)铺石路面(人行道、广场等)天然石砌路面(人行道、广场等)砂砾现浇环氧沥青塑料路面(人行道、广场等)砂石铺面(步行道、广场等)碎石路面(停车场等)石灰岩粉路面(公园广场等)砂土砂土路面(园路等)土粘土路面(公园广场等)改善土路面(园路、公园广场等)木木砖路面(园路、游乐场等)木地板路面(园路、露台等)木屑路面(园路等)草皮透水性草皮路面(停车场、广场等)合成树脂人工草皮路面(露台、屋顶广场等)弹性橡胶路面(露台、屋顶广场、过街天桥等)合成树脂路面(体育用)铺地设计要素铺地作为空间界面的一个方面而存在着,像室内设计时必然要把地板设计作为整个设计方案中的一部分统一考虑一样,居住区道路铺地,由于它自始至终地伴随着居民,影响着居住区环境空间的景观效果,成为整个空间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园路是园景重要的一部分。
1.铺地质感1)质感调和居住区道路铺地质感与环境和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
铺装的好坏,不只是看材料的好坏,而是决定于它是否与环境相谐调。
在材料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与建筑物的调和。
质感调和的方法,要考虑同一调和、相似调和及对比调和。
如地面上用地被植物,石子、砂子、混凝土铺装时,使用同一材料的比使用多种材料容易达到整洁和统一,在质感上也容易调和。
而混凝土与碎大理石、鹅卵石等组成大块整齐的地纹,由于质感纹样的相似统一,易形成调和的美感。
选用质感对比的方法铺地,也是提高质感美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草坪中点缀步石,石的坚硬、强壮的质感和草坪柔软、光泽的质感相对比。
因此在铺装时,强调同质性和补救单调性小面积的铺装,必须在同质性上统一。
如同质性强,过于单调,在重点处可用有中间性效果的素材。
(2)质感与空间外部空间中的尺度模数,要比室内空间扩大10倍才合适。
因此,质感也会因粗糙、刚健而有良好的配合。
大空间要粗犷些,因为粗糙的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着、开朗。
另外,粗糙的可以吸收光线。
因此,大面积铺装应粗糙些好。
细滑给人以轻巧、精致的感觉,重点处可以精细些。
小空间尺度小、细致,给人以精美、柔和的感觉。
(3)质感与色彩质感变化要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
如果色彩变化多,则质感变化要少一些。
如果色彩、纹样均十分丰富,则材料的质感要比较简单。
2.铺地色彩园路的色彩必须是沉着的。
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
它们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路面夏季光线柔和,不反光刺眼。
冬季又较普通混凝土路面感觉温暖。
铺地的色彩如过于鲜艳、富丽,则喧宾夺主,甚至会造成混乱的气氛。
色彩必须与环境统一,或宁静、清洁、安定,或热烈、活泼、舒适,或粗糙、野趣、自然。
图案与线条的稳定程度,受色彩变化的大小而定。
另一方面色彩又从属于纹样与材料。
当铺地的色彩较为丰富时,所配置的设施色彩应当简洁明快。
3.铺地图案在园林中,路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
纹样则起装饰路面的作用。
铺地纹常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
讲究路面的纹样、材料与景区的意境相结合,起加深意境的作用。
如果铺路材料是尺寸较大的单元构件,像铺面板一类,路面图案就应该做到尽可能地简洁。
只有在需要满足一些特殊功能的时候,才选用凸起于路面的图案。
不要将许多颜色和形式的饰面装饰材料混合在一起使用。
在选择铺路材料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条路的用途。
例如,是车行道还是步行小路。
当为一块大面积并且表面光滑的道路选择铺设材料的时候,要保证道路的整体设计不会和所选材料的图案发生冲突。
在选择铺路材料的颜色时,首先要确定这些颜色是否跟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协调。
很难设计大量复杂的路面图案,因为这些图案不能按透视比例缩小,以至于从地面上来看,它们是倾斜的。
步行路的图案太复杂,会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
类似于砖的一些小的单元构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道路图案。
铺路用的小方块,无论它的混凝土质的,还是花岗岩质的,都为我们铺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如曲线形和圆形的路面图案。
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着道路的具体情况,看看是否适用。
使用鹅卵石时,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可用来作防滑包饰面或铺设步行路。
当和其他材料一起构成图案时,鹅卵石可以用来堵塞道路的转角部位。
也可以单独用鹅卵石铺一些小路。
砖石结合的图案,富有民族特色。
波纹图案,适合面积较大的场地。
不同颜色的机砖与预制水泥块形成的方形图案,以几何体的纹样,突出路面的远近透视。
4.铺地材料坚硬的路面经过许多年仍旧会保持它们中路面图案。
一般情况下,为了使道路的铺面材料有粘附力,材料的使用范围会受到限制。
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使道路的饰面变得很单调,在冬天更是如此。
所选用的铺面材料彼此之间应该很协调,它们还应该适应所覆盖地块的形状。
现浇混凝土和碎石块比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铺面材料更适合一些形状奇特或圆的地形。
如果用正方形或长方形材料来铺设这样的地形,需对它们做大面积的切割。
选择铺路材料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地观察体验,天然材料是最佳选择。
在使用新型材料的时候,应该使它们的颜色容易协调,这样如果铺设方法正确的话,看起来效果会不错。
所铺道路最好能反映当地的民俗特色,这样会创造一种场所精神。
步行路面和车行路面分离,为创造更有意义、更有个性的路面提供了机会。
无论是铺设步行路还是车行路,都有必要使用多种材料,或者使用不同颜色的同一种材料铺设车行道,但要适当地增加基础厚度。
采用不同材料铺路的时候,主要任务是让每一种材料所占的面积尽可能地大,并且要确保不同材料彼此之间接缝光滑,过渡自然。
材料的图案越复杂,所占的面积应该越大。
千万注意不要使用太多的颜色。
一些铺路材料的颜色和周围植物的叶子不容易协调,因此,最好让铺路材料尽可能地保持自然的颜色,像花岗岩小方石、碎石和鹅卵石等,这样就可以使整个设计保持协调统一。
虽然同为连锁砖铺设,但步道为了便于行走,采用了非渗水性铺地砖,而周围地域则采用渗水砖铺设,以减少整个地段的积水。
1.混凝土铺地此类路面因其造价低、施工性好,常用于铺装园路、自行车停放场。
其表面处理大致有以下几种:除用铁抹子抹平、木抹子抹平、刷子拉毛外,还有简单清理表面灰渣的水洗石饰面和铺石着色饰面办法等。
若将混凝土路面用于园路,较为常见的设计手法是不设路缘。
但这种路面缺乏质感,易显单调,因此应设置变形缝增添路面的变化。
园路的变形缝一般按以下标准设置,缩缝的纵横间距为5m,胀缝的纵横间距为20m。
一般混凝土道路,如其纵缝间距为3—4.5m,横缝缩缝间距5 m,横胀缝间距20 m左右,可使用沥青接缝板(厚10 m m)填缝。
通常混凝土路面的混凝土标准设计坑压强度为135kg/ m2,粗骨料的粒径为25 m m以下。
2 灰泥铺地灰泥是指水泥、砂和水配成的材料,配合的比例通常有三种。
铺地用的灰泥是以1份水泥对砂2份配成。
另两种配法如下:其一是以1份水泥对3份砂配成的灰泥,专供粘接红砖、水泥砖之用;其二是以1份水泥对1份砂特殊配方,供涂敷表面之用。
庭园中利用灰泥铺地有通道、露台等处。
铺设方法是先以混凝土打一层基础,再以灰泥铺涂路面,由于灰泥铺地的施工简便,较诸铺砖、石板或地面容易,因此利用较为普遍。
3.瓷(陶)砖铺地瓷砖铺设方法,通常在建筑物四周的地面铺设瓷砖时,要先填妥基础碎石约15cm厚,再加一层混凝土约10—20cm,上面再涂以3cm厚的灰泥,然后才可铺瓷砖。
在园中通道、阶梯、园路等用瓷砖铺地时,亦可用砂15 cm、碎石15 cm 和基础填充法,再于其上铺3 cm厚的灰泥及瓷砖的方式。
在3 cm厚的灰泥上贴铺瓷砖时,要注意几个要点。
首先,灰泥的浓度不可太稀,要调配成半硬的粘稠状态,铺瓷砖时才易压入固定而不致陷下。
其次,为使瓷砖排列整齐,每片的间距为1 cm,要利用平准线。
于铺设地点四角插好木椿,用绳拉张,作为铺瓷砖的平准线。
除了纵横间隔笔直整齐外,另还需要一条高度准绳,以控制瓷砖面高度齐一。
但为使路面不因下雨积水,有必要在施工时将路面作出两侧1.5%—2%的斜度。
3住宅区步行道由瓷砖铺设成龙纹,曲折变化,与街道的其他景观巧妙搭配,突破了硬质铺装常见的呆板。
4.红砖铺地红砖的硬度与自然石、混凝土、石板比起来固然差些,并有易磨损的缺点,但以其色彩及易于施工的特点,用于专供行人步行的通道,还算是理想的的材料。
上等的红砖铺成园路时,橙红的砖、与绿色的草坪对比强烈,相互煇映,使庭园的景色清新悦目。
烧过头的火砖色泽较深,未烧熟的砖呈黄红色,如果以混合作用的方式排列,往往也独树一帜。
如果要求整齐,就要选用颜色、品质均一的标准红砖。
铺红砖之前,先打一层3 cm厚的碎石层,再铺灰泥之后才开始排放砖块,最后再用1份水泥与3份砂配成的灰泥填入砖间缝隙,这种填缝用的灰泥不必掺水。
5.水泥平板铺地铺设时,先在地面撒一层砂,然后将水泥板压按入砂中,使砂满溢于板间空隙。
水泥板铺地施工简单,造价也不高,但因板形均一,排列起来略嫌单调,因此应用时加些装饰的技巧是必需的。
譬如,把平板与平板间的距离留大一点,在空隙中种植草皮,或把不同颜色的砂、石填于空隙可以获得变化的效果。
另外,把平板错格排列,或将夹板切成小块,大小交杂混合摆置,可增加变化的趣味。
5水泥预制平板与天然小料石形成的镶嵌地坪,活跃了庭园的视觉感受。
6.切石板铺地切石板铺地的情趣与卵石铺地截然不同,由机械加工的切石铺地平坦好走,光洁整齐。
适于加工切板的石材有花岗岩、安山岩、粘板岩等。
切石路如果仅为供人行走,其下可不必考虑打水泥基础。
施工要点分述如下:(1)挖掘土面时,先估算预计使石面露出的高度以及埋入的部分深度后,开始挖出土壤。
(2)挖出土面时,把路基用碎石铺满,并灌入灰泥,使碎石固定。
(3)安放厚石板,使纵横间隙成直线,石面平整,高度一致,并在石板间灌满灰泥。
(4)石面上若沾有灰泥,用刷子洗净。
7.自然石铺地用自然形状的石块作铺地表面所呈现的风味,与用红砖、水泥砖、瓷砖、陶砖铺出的工整感觉不同。
然而,自然石铺地时与其他材料及施工步骤大致相同。
自然石块的形状、大小少有完全相同的,因此编排时要下一番功夫,避免在的集中在一片,小的在另一片,而必须使大小石参差排列,才不会显得造作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