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修订稿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修订稿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旨在促进学生卓越发展和学校卓越发展。

浙江省嘉善县泗洲中学构建了“弘毅、睿智、健硕、优雅、善群”校本课程群,在实施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先导,在德育活动中培育学生卓越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多样性课程内容为依托,在选择性学习中促进卓越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学生论坛为平台,让学生在鼓舞与启发中共同迈向卓越。

采用荣誉晋级体系和学分认定体系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取得显着成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发展;卓越学生;校本课程【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促进初中生卓越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编号:2015SC1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2-0004-03构建符合核心素养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卓越发展、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体系,无疑是促进学校卓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优质学校的主要标志。

浙江省嘉善县泗洲中学坚持改革创新,致力于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5年,“促进初中生卓越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获得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近3年来,浙江省嘉善县泗洲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开发了“弘毅睿智健硕优雅善群”五大校本课程群,并在全校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

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我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希冀对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助益。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宗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学校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精诚办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通过对本校及社区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定位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与“弘毅睿智健硕优雅善群”培养目标吻合,促进学生卓越发展和学校卓越发展。

1. 培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卓越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学生卓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结合我校“弘毅睿智健硕优雅善群”的培养目标,开发了促进学生卓越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其具体目标如下:一是在强健体魄层面,实施体魄锻炼课程,大课间活动课程扩容扩时(25分钟变成40分钟),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体质,强健体魄。

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一定竞技水平,形成体育运动爱好,养成终身运动锻炼的习惯。

二是在健全人格层面,把德育融入国家课程中,让每一位老师都承担起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的任务。

同时在拓展性课程中综合实施人格成长课程,分阶段开发与实施“入学指导课程”“军训励志课程”“法制与安全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想目标教育课程”“感恩教育课程”“富门寒教课程”等德育课程,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及其他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提高公民道德素养,锻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学生服务社会的志向与愿望。

三是在人文素养方面,实施文学艺术课程,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陶冶心智,修养性情,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生命底色,培育学生终身受益的文学艺术素养。

四是在科学精神层面,实施科技探究课程,丰富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探究与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卓越发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使学校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

在深化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积极作为,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文化积淀和实际情况,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

基于“卓越学校,卓越人才”的学校发展愿景,针对为学生卓越发展奠定基础的现实需求,我校明确提出了“五个具有”的学生培养目标: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和优异的学业成绩,具有良好的习惯和坚韧的性格,具有广泛的爱好和突出的特长,具有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心理,具有国际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

而这些培养目标都必须通过学校特定的课程设置以及具体实施来逐步达成。

因此,我校将校本课程开发置于旨在促进学生卓越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下加以考虑,从而进一步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加大卓越人才的培养力度,迈开卓越发展的步伐。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我校在促进学生卓越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秉承“精诚办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弘毅、睿智、健硕、优雅、善群”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具有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1. 弘毅课程群:旨在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主要涵?w以下三类课程:主题教育类、节典活动类、自主管理类。

2. 睿智课程群:旨在促进学科学习兴趣,锻炼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活动,提升学科思维品质,培养和实践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主要涵盖以下三类课程:知识拓展类、科技创新类、未来畅想类。

3. 健硕课程群:旨在促使学生养成一项体育运动爱好,终身受用。

主要涵盖以下三类课程:活动健身类、竞技训练类、兴趣游戏类。

4. 优雅课程群:旨在培养学生的内涵素养、文艺素养和形体意识,提升学生生活品质。

主要涵盖以下三类课程:风度气质类、衣着形象类、艺术素养类。

5. 善群课程群:旨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基本能力。

主要涵盖以下三类课程:人与自然类、人际关系类、国际理解类。

上述五类校本课程群,旨在多形式、多途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促进学生卓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W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将编制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的课程目的,实现预期的教育结果的手段。

设计完美、富有价值的学校课程编制出来后,如果束之高阁,那么结果还是等于零,理想的课程设计必须付诸实施。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

1. 以立德树人为先导,在德育活动中培育学生卓越发展的核心素养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我校在促进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先导,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卓越发展的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灵魂。

我校德育工作包含生命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五大系列教育活动。

在一系列德育活动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总而言之,用德育活动构建校园幸福工程,为孩子们成长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是我校德育活动的亮点与特色,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卓越发展的重要举措。

2. 以多样性课程内容为依托,在选择性学习中促进卓越学生个性化发展依据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目标,我校除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外,还开设了多种类型的校本课程;既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思想品德等基础性,也有知识拓展性课程、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多样性课程内容的设置,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在传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扩大了课程范围:更注重提供与先进文化、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实践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更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广泛接触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更注重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求,在选择性学习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促进卓越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注重“三个结合”,即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长课程与短课程相结合、学生走班与教师走班相结合,让学生在菜单式的课程内容中,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卓越学生个性化发展。

3. 以学生论坛为平台,让学生在鼓舞与启发中共同迈向卓越通过建立论坛来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讨论关于学生卓越发展的相关问题,展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聆听身边同学追求卓越、走向卓越的实例,从而得到启发与鼓舞。

譬如,在2016年暑期举办的学生卓越发展论坛上,我校学生会主席黄驭洋、知名小作家陈书缘、火箭模型制作能手邵钦和张贞贤、吴艺鲲、金亿6名同学代表发言。

他们分别从做好学生干部、从事小说创作、开展科技创新以及学习书法、舞蹈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艰辛和乐趣,诠释了坚持是追求卓越最好品质的道理。

我们还聘请了杭州师范大学的6位专家,分别对6名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高度评价了6名同学的精彩演讲,并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剖析。

专家们认为,要追求卓越,就要立德,就要有担当力、人格魅力,还要有洞察力、自信力;要追求卓越,就要做到坚持不懈,而热爱是坚持的前提;要追求卓越,就要做到主动学习,主动追求。

专家们还指出,卓越不是少数人的事,凡人也可以追求卓越,小事中也可成就卓越。

通过学生论坛,一方面为卓越学生搭建了一个个人展示的舞台,让其他学生从中得到鼓舞与启发,从而共同走向卓越。

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引领,指明了学生追求卓越、迈向卓越的光明大道。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评价我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卓越发展校本课程在学生卓越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指向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所以课程评价也与学生的核心素质评价有机紧密整合起来,通过评价激励共同推进卓越学生发展目标的达成,其评价主要通过荣誉晋级体系和学分认定体系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