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二章课件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二章课件
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 构和布局
主要体现在城乡、学前教育普及年限和东西部的差异上 1、城乡差异 城市师幼比1:15~1:17;乡村师幼比1:31~1:71。 2、东西部差异 部分东部城市3~6岁幼儿入园率达100%;而部分西部城市的 百分数只是个位数; 东部师幼比1:20以上;西部师幼比1:40以上。
一、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
我国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较多地停留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学科 知识价值与儿童身心发展价值的讨论焦点上。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 “学科化”倾向明显,主要原因是学前教育受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价值观的 影响,还与当前社会的文化现实、教育现实、我国的文化历史背景有关。
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代 表人物: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
如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就是从小培养的。
学前教育与科技创新
第五节 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区域内,具有一定数量与质量, 形成一定结构的人的总体。
基本特征有: 1、人口数量 2、人口质量: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3、人口布局:是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情况 4、人口流动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3.8
第五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 3.9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3.15
第八章 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3.22:讲解历年真题 3.29:复习全书
一、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四、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五、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力(受苏联教育的影响)
确立了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
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
三、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方法的使用
西方:个人本位,强调教育中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强调儿童为中心, 自主探索。 中国:社会本位,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乖巧、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 游戏是早期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接触和
学习本民族文化、认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的重要途径。 (二)学前教育与文化交流
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的过程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选择 (四)学前教育与文化创新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受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016.4]据美国芝加哥亲子中心的研究,在考虑通胀因素的 情况下,对亲子中心每投入1美元,15-18年后所获得的收益 是7.14美元,体现了学前教育具有()P67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促进科技发展功能 [2015.10]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学前教育受教育权的是()P68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政治制度 C 文化 D 人口 [2015.4]决定着学前教育领导权的是()P67-68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政治制度 C 文化 D 人口 [2015.4]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016.4]简述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015.10]简述学前教育对文化作用的表现
一、学前教育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一)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性质 (二)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领导权 (三)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学前教育受教育权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内容 二、学前教育又对社会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为政治服务) (一)为培养一定社会政治人才打下基础 (二)影响着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关点)
学前教育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文化,即人化 广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社会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科技、 教育等 教育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社会本位)
文化与学前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 三、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方法的使用 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 (二)学前教育与文化交流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选择 (四)学前教育与文化创新
(二)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领导权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掌握着领导权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立法、经济投入和意识形态掌握着领 导权; 在中国:学前教育中国化改革(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 的幼儿园新教育(20世纪50年达)——动乱后的改革至今
一、学前教育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三)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学前教育受教育权
五、学前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使未
来的劳动者能够更好更熟练掌握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 社会的需要或者自己的爱好从事不同的工作,能够最大程度 释放个人的潜能,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2、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基。
学前教育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性手段。 3、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补偿性学前教育;收益大于花费;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 益)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是指国家性质。政治的集中体现是政 治制度。
广义: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 的组织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等。 狭义:主要是指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 式。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 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学前教育又对社会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学前教育为 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二)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基。 (三)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在原始社会中:幼儿处于平等地位,公养公育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奴隶主和封建主的子女才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育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早期幼儿园只招收没人照顾的工人阶级的孩子(以 英国为例) 在社会主义社会:让每个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内容
在阶级社会里,思想品德教育带有阶级性,如我国传统的蒙养教育宣扬 “三纲五常”,资产阶级宣扬“民主”、“自由”、“博爱” 我国当今社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等。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 任务、内容、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学前教育的任务:照看孩子
发展儿童的情感与智
力
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
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手段:口耳相传
交流
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面对面
学前教学组织形式:早期家庭教育的个别教学
班
级授课制
一对一VIP服务
五、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 1、促进学前儿童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助于学前家长教育素质的提升
小结:P79
经济——一个“决定”,两个“制约”P64-65 政治制度——四个“决定”P67-69 文化(三个)、科技(三个)、人口(四个)——“影响”P70-74 P7476 P77-78
二、学前教育又对社会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一)为培养一定社会政治人才打下基础 自古以来,任何政权,想得到巩固和发展,都需要培养
新的接班人。学前教育在培养接班人上起到了奠基作用。 “三字经一‘弟子规” (二)影响着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关乎社会和谐
城乡幼儿园、入学率、师资;学前教育双重功能,促进 社会公平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 的规模与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出现并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现了学前教育的基本 普及 在中国 1949年,全国幼儿园不足1000所; 2010年,全国幼儿园共有15.04万所,毛入园率56.6%; 2011年,全国幼儿园共有16.68万所,毛入园率62.3%; 2018 年 , 全 国 幼 儿 园 共 有 26.67 万 所 ( 普 惠 性 幼 儿 园 占 68.57%),毛入园率81.7%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2
第一步:扫码下载蓝墨云APP 第二步:注册登录 (请用真实姓名注册) 第三步:搜索本课的班课号: 699210,加入 第四步:查看课程课件、知识 重点总结、历年真题模拟题, 辅助学习
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
绪论
3.1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3.2
脑科学的发展:时间速度、左右脑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
如在幼儿园课程中新增计算机网络课程。(乐高、编程课、美国 STEM教育)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手段、方式、方法
网络课程及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出现(小水滴课堂、机器人、VR)
二、学前教育也对科技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学前教育与科技传承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
学前家庭教育
工业革命
学前教育机构产生
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
社会问题
大量女人进入工厂——引发婴儿无人照顾及孩童堕落等严重的
英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学校(欧文 1816年) 德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1837年,福禄贝尔)
一、学前教育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一)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性质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学前教育的目的不一样。
在原始社会: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生产实践、保卫氏族的人; 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培养维护奴隶主及封建主利益的接班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培养为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工人; 在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