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等级考试高级试卷(一)本试卷及格标准(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八级及格:90分;九级及格:100分。
一、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得分:C分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A)。
答: A晋南北朝时期□ B商周时期□C汉时期□ D隋朝时期□2、下列文字属于哪种文字( D )。
答:A楷书□ B甲骨文□ C金文□石鼓文□3、始皇推行“书同文”作为官方规规则的统一文字是(C )。
答:A金文□ B籀文□小篆□ D隶书□4、(A )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代书法墨迹中最古老的来自名家的作品。
答: A《平复帖》□ B《兰亭序》□C《月仪帖》□ D《急就章》□5、说文解字的作者是(B )。
答:A斯□ B许慎□ C瑗□ D索靖□6、颜体复兴是在哪个年代(B )。
答:A元代□ B清代□ C明代□ D唐代□7、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简称(B )。
答:A大篆□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8、关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正确的顺序是(C)。
答:A文字图画—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B文字图画—小篆—金文—甲骨文—楷书—隶书□C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D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9、清代僧人怀素的《自叙帖》属于(C)。
答:A小草□ B章草□ C狂草□ D行草□10、《贺捷表》的作者是(D )。
答:A皇象□ B索靖□ C王献之□ D钟繇□11、“明末三家”是指黄道周、( B )和王铎。
答:A董其昌□ B倪元璐□ C瑞图□ D徐渭□12、《法书要录》十卷,是( C )编撰而成的。
答:A羊欣□ B豪□ C彦远□ D怀瓘□13、下列隶书中古朴劲键,方整雄浑,有生拙之趣的是( C )。
答:A《西狭颂》□ B《石门颂》□ C《迁碑》□ D《礼器碑》□14、( D )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最完整,字数又最多的汉碑。
答:A《全碑》□ B《乙瑛碑》□ C《史晨碑》□ D《鲜于璜》□15、草书由章草发展到今草,相传是由东汉时期的书法家(C )奠定的。
答:A王献之□ B一□ C芝□ D皇象□16、《艺概》的作者是(B )。
答:A康有为□ B熙载□ C思□ D弘景□17、《广艺舟双楫》的作者是(D)。
答:A包世臣□ B阮元□ C班□ D康有为□18、邕书法学习(C )后别开生面,在行楷之间,用笔深厚坚韧。
答:A米芾□ B轼□ C王羲之□ D颜真卿□19、《自书告身帖》的作者是( A)。
答:A颜真卿□ B王羲之□ C米芾□ D黄庭坚□20、下列作品中属于褚遂良的作品的是(C)。
答:A《颜勤礼碑》□ B《化度寺碑》□ C《倪宽赞》□ D《集字圣教序》□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20分)得分:分1、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最有名的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兰亭序。
2、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的代表作品。
3、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4、“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是周(明中期)。
5、“书者,散也”的著名论断,出自书法家__蔡邕___的著名理论著作《笔论》。
6、与“一笔书”相关的两个书法家是东汉的_芝___和东晋的_王羲之。
7、以兰草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议篆、隶、草、楷的字形,穷极变化,自称为“六分半书”的清代书家是板桥。
8、“日书万字”的元代书家是孟頫。
9、被袁宏道称为“八分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的是徐渭。
10、古朴自然潇洒,意趣盎然的摩崖刻石的代表作作品《石门颂》、《西狭颂》、《淮表记》。
11、“瘦金体”的创造者是宋徽宗佶______。
12、“颜筋柳骨”指的是颜体楷书_、柳体楷书。
13、商周时期的著名的金文有_大盂鼎、毛公鼎、季子白盘、散氏盘、墙盘等器物上的铭文。
14、北朝书法中的明珠是《龙门十二品》。
15、_擫_、押、_钩_、_格_、_抵_,被称为执笔五字决。
16、《致侄季明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17、《古诗四帖》的作者是旭。
18、“三宋”是指宋克、宋遂、宋广。
19、被称为“书圣”的两个书法家是东汉的_芝_____和东晋的_王羲之_。
20、迄今见到的最早而署有书写者的碑刻石是_《西狭颂》__。
三、判断(每题2分,共计10分)得分:分1、《天发神谶碑》是皇象所书。
答:A对□ B错□2、钟繇有“一代绝手”之美誉。
答:A对□B错□3、《出师颂》相传为索靖所书。
答:A对□ B错□3、草书是行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书体。
答:A对□B错□5、《寒食帖》从头至尾,气脉贯通,一气呵成,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答:A对□ B错□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得分:分1、图形文字金文,富有图画性。
2、行书又称押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期来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弥补了楷书书写慢而草书的难以辨认。
3、永字八法1.点为侧 2、横为勒3、竖为弩4、钩为趯 5、提为策 6、撇为掠7、短撇为啄4、明四家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五、论述题(30分)得分:分1、结合代刻石概述代小篆的风格特征。
答:代的小篆笔画圆转流畅,较大篆整齐,主要用于官方文书、纪功刻石及印章中。
现存的《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相传为丞相斯所书,这些刻石,结体匀称,字形呈长方,上下取纵势,偏旁部首基本固定,笔法圆转宛通,中锋用笔,藏头护尾,笔画委宛而刚劲,富于端庄美和肃穆气,虽字字独立,然观其整体,相互依附,在章法上有行有列,并由其纵势产生了行间大于字距小的布白特点。
2、试论述孟頫的书法风格特征及其成就答:孟頫的大楷书吸取邕书碑的方法,既得流美风韵,又存遒健骨气,在晋人的韵味之外,又具有唐人的法度。
代表作《妙严寺记》《三清殿碑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稿》《仇锷墓志铭稿》。
其小楷极具特色,用笔极为娴熟,结体妍丽飘逸,用笔遒劲,深得晋人神髓。
其行草书被世上称作成就最大者,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以行草书的影响最大。
传世作品有《兰亭十三跋》《归去来辞卷》《赤壁赋》《雪晴云散帖》,既严守古法,又纵横飘逸。
六、翻译题(20分)得分:分翻译过庭《书谱》节选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
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
余乃假之以湘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
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
我曾用全部心思来作书,自以为写的很不错。
遇到世称有见识的人,就拿出来向他请教。
可是对写得精巧秀丽的,并不怎么留意;而对写得比较差的,反被赞叹不已。
他们面对所见的作品,井不能分辨出其中的优劣,仅凭传闻所悉谁为名人,即装出识别的样子评说一通。
有的竟以年龄位高,随便非议讥讽。
于是我便故弄虚假,把作品用绫绢装裱好,题上古人名目。
结果号称有见识者,看到后改变了看法,那些不懂书法的人也随声附和,竞相赞赏笔调奇妙,很少谈到书写的失误。
就像惠侯那样喜好伪品,同叶公惧怕真龙有什么两样。
于是可知,伯牙断弦不再弹奏,确是有道理的。
中国书法等级考试高级试卷(二)本试卷及格标准(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八级及格:90分;九级及格:100分。
二、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得分:分1.马王堆出土的竹木简册和出土的(B)竹简,是西汉前期的作品。
答:A《居延汉简》□ B《膑兵法》□ C《汉简》□ D《莱子侯刻石》□2.祖永《桐阴论画》评论(C )行草笔意离奇超妙,深的二王的神髓。
答:A徐渭□ B瑞图□ C黄道周□ D倪元璐□3.《书谱》的作者是(A )。
答:A过庭□ B康有为□ C阮元□ D□4.(C )草书求意趣于法度之外,而纵情又于法度之中。
用笔狂纵,纯任自然,线条婉转如春蚓秋蛇,变化莫测。
答:A旭□ B芝□ C怀素□ D王羲之□5.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米”之称的是(D)。
答:A米友仁□ B米芾□ C米闹□ D米万钟□6.将王献之的《豹奴帖》和王羲之的《吾唯辨辨帖》、《家月帖》中的句子改变成自己风格特征的书家是( B )。
答:A颜真卿□ B王铎□ C孟頫□ D黄庭坚□7.篆隶的复兴与发展是(C )“书道中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A元代□ B汉代□ C清代□ D民国□8.( A )的隶书被朱彝尊称为“古今第一”。
答:A簠□ B板桥□ C金农□ D何绍基□9.著名书画家(C ),与石涛齐名,绘画位列“清四僧”。
答:A燮□ B吴昌硕□ C朱耷□ D邓石如□10.朝刻石《泰山刻石》相传是(C )所书。
答:A阳冰□ B柯九思□ C斯□ D高□11.清王世贞认为(《C 》):遒媚劲健,与颜真卿并美。
答:A九成宫醴泉铭□ B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D阴符经□12.《汝南公主墓志铭》,相传为(A )虞世南书。
答:A虞世南□ B□ C欧阳询□ D凝式□13.元揭傒斯认为:“唐人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
”句中的“此”是指( A )。
答:A《书陆机文赋》□ B《急就章》□ C《兰亭诗》□ D《兰若碑》□14.《祭侄文稿》是容与形式完美和谐的典,故元代的( D )将其列为天下第二行书。
答:A孟頫□ B维桢□ C康里巎巎□ D鲜于枢□15.今草自( B )的“一笔书”开创之后,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努力,而到唐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答:A怀素□ B芝□ C旭□ D皇象□16.( C )集刻的晋唐宋元名人笔迹成《戏鸿堂帖》,在明代集帖中仅次于《玉烟堂帖》。
答:A孟頫□ B邢侗□ C董其昌□ D徐渭□17.有“宋书殿军”之誉的是南宋书家( B).答:A陆游□ B即之□ C夔□ D构□18.元孟頫认为( C)的书法“道祖书如王、家子弟,有风流之习”。
答:A宋徽宗□ B吴说□ C薛绍□ D米友仁□19. 以下图片哪一是汉代的篆书( D )。
答:A□ B□ C□ D□20.石鼓文是(A )发现的。
答:A唐代□ B代□ C汉代□ D晋南北朝□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20分)得分:分1.《四山摩崖》是分别指的尖山、铁山、山、冈山。
2.书法史上习惯把北朝的碑版称为碑。
3.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北摩崖楷书《石门铭》列为神品。
4.“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是形容南朝书法家羊欣.5.《九成宫醴泉铭》以方笔为主,妍美秀雅,开初唐欧阳询楷书之先河。
6.旭传世的唯一的楷书作品是《郎官石记序》7.神策军碑体现了“柳书”骨骼开,平稳匀称的特点。
8.有“书中仙手”之誉的是唐朝的邕。
9.《祭侄文稿》与争座位贴、祭伯父文稿合称颜氏三稿,是颜真卿行草书的代表作品,曾收入宋、明、清历代刻本中。
10.旭的草书艺术丰富了笔法的表现力,直接影响了颜真卿的书法变革,对推动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
11《淳化阁帖》是丛帖的开始,是中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汇帖。
12.黄庭坚是尚意书风的倡导者和主要书家,主“入古出新”。
13.轼认为书法好坏与学问、修养至关重要,曾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