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关于调整财务审批权限的若干规定(试行)为使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并提高财务审批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国家财经法规、财务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一、财务管理原则学校财务管理的原则为“预算控制、项目管理、成本分析、提高效益”二、经费预算年初,由预决算委员会办公室根据《预算法》和省财政厅当年预算批复编制学校年度经费预算,经预决算委员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校党委会议批准后下发执行。
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学校不再对预算进行调整。
突发事项所需经费由责任部门按照相关程序上报学校批准后,从校长机动金中列支。
年度预算一经批准下发,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随意变更预算项目和预算控制金额。
各部门(学院)在下达的经费支出预算限额内,依据有关规定合理制定本部门经费使用计划,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后,送财务处和教务处(本专科教学业务费)、研究生部(研究生教学业务费)备案。
财务处每月8日前向书记、校长书面汇报学校上月各类资金收支情况以及大额资金(5万元以上)支出项目明细表,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向书记、校长报送上季度资产负债表和经费大类支出明细表,并由校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指示意见。
年末按照财政厅的要求进行经费决算汇总报表的编制和效益分析,报预决算委员会批准后上报。
年终决算完成后,由预决算委员会以书面形式向教代会报告当年学校财务收支以及预算执行情况。
三、经费审批学校各项经费实行集中核算,统一管理,逐级报批,分级负责的审批制度。
学校经费按照经费来源渠道分为预算资金(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校区基本建设及大型修缮项目专项资金、部门(学院)自筹资金、代管及其他资金。
(一)预算资金的经费审批1、计划范围内的预算资金支出。
包括年初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
年初预算资金是指学校财务计划中下达给部门(学院)的经费。
专项资金则是指上级部门在计划执行年度内下达的各类具有专门用途的经费。
预算资金在计划使用范围内:1万元以内的支出由责任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审批;1—3万元的支出经责任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审定后,报分管校领导审批;3—10万元的支出由责任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提出初步处理建议,经分管校领导审定后,报校长审批;10—30万元的各项支出由责任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提出初步处理建议,经分管校领导审定后,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30—100万元的各项支出由责任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提出初步处理建议,经分管校领导审定,报党政联席会议批准;100万元以上的各项支出由责任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提出初步处理建议,经分管校领导审定,报校党委会议批准。
经校长办公会议、校党政联席会议、校党委会议批准的经费项目,报销时实际支出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由校财务处长按照会议决定审核签字报销,不再报校长审批。
若实际支出超过批准的预算范围则由财务处长提出经费处理意见后报校长审批。
2、调整计划项目的支出。
经办部门(学院)提出经费申请,校财务处提出初步处理建议,分管校领导审定,报校长批准。
10万元以上开支还应按照以上程序报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校党委会议批准,报销时由财务处长按照会议决定审核签字,不再报校长审批。
3、校长机动金的支出。
校长机动金作为学校为解决突发事件而安排的一种救急预备费用,根据学校财力状况在当年财务计划中统一安排。
校长机动金的使用由相关部门(学院)提出申请,财务处长提出经费处理建议,报分管校领导审定后,按照以下权限进行:10万元以下由校长负责审批;10—30万元由校长办公会议批准;30—100万元由党政联席会议批准;100万元以上由校党委会批准。
经校长办公会会议、校党政联席会议、校党委会议批准的机动金支出,报销时若实际支出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由校财务处长按照会议决定审核签字报销,不再报校长审批。
若实际支出超过批准的预算范围则由财务处长提出经费处理意见后报校长审批。
4、学校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贷款利息、归还贷款本金、按照财务计划提取各类专用基金,“一卡通管理中心”拨付给各食堂的营业款,由财务处长审核后签字支付,不再报校长审批。
后产公司(物业公司)的后勤服务费(物业管理费)支出由产业开发管理办公室按照协议审核签字后,财务处长审核拨付,不再报校长审批。
按照财务计划正常发放的人员工资、津补贴、离退休人员经费及生活补贴、丧葬抚恤费、研究生生活补助、导师指导费等人员支出,以及按照规定缴纳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会经费等政策性支出,由人事处会同财务处审核后进行发放,不再报校长审批。
5、按照捐赠人意愿、政府规定发放的奖助学金由学生处审核后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后发放。
6、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内部独立核算部门发生的课酬、津贴、工资等人员支出,按照学院制定的《分配办法》,在批准的计划范围内由院长负责审批;教学业务费等公用支出3万元以内由学院院长负责审批,3万元以上由学院院长提出意见报分管校领导审批。
学院提取的奖励福利基金的支出,3万元以内由学院院长审批,3万元以上由学院院长提出意见报校长审批。
(二)校区基本建设及大型修缮项目专项资金。
是指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的校区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以及财政安排的或学校自行安排的各种改扩建、修缮工程专项资金。
该类资金中对外支付的设计费、征地费用、审计费用、可研报告费用等的支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协议)规定执行。
工程预付款、进度款、决算款、监理费等严格按照学校建设项目付款流程(施工单位依据工程进度,按照合同规定提出付款申请,经过监理公司、项目跟踪审计单位、学校项目现场代表、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校区监督办公室主任、经办会计、财务处长层层审核,分管校领导审定,最后报校长批准)方可支付款项。
建设办公室、监督办公室、采购办公室、征地办公室对内支付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用中:1)津贴、补贴、加班等的支出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由各办公室主任进行初步审核,分管校领导审定后报校长批准报销;2)日常行政办公、业务等公用开支1万元以内由分管校领导批准后报销;1万元以上须报校长批准后方可报销;3)接待费用单次报销金额在3000以内的由各办公室主任签署意见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后报销;超过3000元以上的,除按以上程序签批外,还须报校长批准后方可报销。
办公设备由学校资产处统一购置。
财务处每月将校区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按照建设工程费用、工资及津补贴、加班费用、接待费用、日常公用经费等大类项目编制经费支出月报表,报校区建设工程领导小组。
(三)部门(学院)自筹资金、代管及其他资金。
是指各部门(学院)在各类对外办学、资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收益扣除按照规定上缴学校收入后留在部门(学院)用于办学成本支出和职工福利奖励支出和改善办学支出的经费。
代管及其他资金是指财务处按照学校规定管理的各种纵、横项课题以及其他代管经费。
部门(学院)自筹资金、代管及其他资金的支出:1万元以内由该部门(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课题、项目负责人)审批;1—3万元由该部门(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课题、项目负责人)提出处理建议,报分管校领导批准;3万元以上则由该部门(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课题、项目负责人)、财务处提出处理建议,报分管校领导审定后,报校长批准。
四、上述所有资金必须严格按照以上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执行,同时,涉及设备购置的还需要按照规定办理政府采购手续,严禁先支出、后补办手续的行为发生。
五、本规定从公布之日起执行,试行一年。
凡与本规定不符的,均以此规定为准。
本规定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关于需要由校长审批的经费支出范围根据《云南民族大学关于调整财务审批权限的若干规定(试行)》中有关规定,现对在财务报销中需要由校长审批的经费支出范围明确如下:1、3—10万元的预算资金在计划范围内的支出;2、10万元以内的预算资金计划项目调整的支出;3、10万元以内的校长机动金支出;4、经过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校党委会议批准但在实际支出超出批准预算的经费支出;5、用预算资金(不含校领导工作经费)购置礼品及食品、校领导通讯耗材,报销接待费、咨询费、加班补助以及一万元以上的车辆维修、燃油等费用支出,在事先经过校党政主要领导的书面批准的前提下,事后按照实际发生金额进行报销的经费支出;6、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3万元以上的奖励福利基金支出;7、校区建设经费中工程款以及人员经费支出、设备购置费、单次金额超过3000元的接待费用以及一万元以上的公用经费支出;8、3万元以上的部门(学院)自筹资金、科研代管经费支出;不需要由校长审批的经费支出范围明确如下:1、3万元以内的预算资金计划支出;2、10万元以上由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校党委会批准并在预算范围内的支出;3、按照财务计划发放的人员工资、津补贴、研究生生活补助、导师指导费,缴纳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会经费等支出;按照捐赠人意愿、政府规定发放的奖助学金;支付银行利息及本金、提取各类专用基金、“一卡通管理中心”拨付给各食堂的营业款、按照协议支付的后勤服务费、物业管理费。
4、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按照规定支付的人员支出以及3万元以内的奖励福利基金支出、3万元以内的部门(学院)自筹资金支出;5、校区建设项目管理费用支出中1万元以内的日常公用支出;6、校区建设项目管理费用支出中单次报销金额在3000元以内的接待费用支出。
云南民族大学财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维护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院校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方针;正确处理好建设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三条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依法多渠道筹集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建设的资金;科学合理编制学校财务预算,强化预算控制,增强计划的科学性、预见性,通过预算实现对资金运转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师生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学校资源,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经济秩序,真实、完整、及时、清晰地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四条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第五条按照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六条“高等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的规定,学校财务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
第六条学校成立校预决算委员会,作为党委、行政财经决策的参谋机构,负责审议校财务预算、决算,审议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建设项目的资金预算。
学校设财务处,作为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在校长领导下,统一管理和核算学校财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