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创新扎实有序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辽西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凤楼辽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玲我们辽西街道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45.25 平方公里,辖2个村,4个社区,13个驻区单位,街道户籍人口25300人。
60岁以上的老人1420 名,占总人口的0.6 %,其中男721 人,女699 人。
80岁以上高龄老人83人,空巢老人460人。
自2007年起,我们借鉴外地经验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体系纳入了社区工作重点之中。
先后在全街道的4个社区展开了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为民众谋福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初,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们全面总结近三年来居家养老工作的经验,并根据街道、社区的实际,深入展开讨论,剖析自己。
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西勇和电厂两个社区为重点,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探索。
在市民政、老龄部门的指导下,我们针对大部分老年人都在家中养老及实际需求,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使居家老年人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关爱和慰藉,实践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
一、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居家养老工作。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系统工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崭新的工作模式。
虽然
我们已经有了先行一步的经验;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不能被原有的工作模式束缚,要根据新形势,面对新问题建立新的工作体系,开展新的服务。
为此,我们首先开展了专项入户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结构逐步“小型化”,空巢老年家庭日趋增多。
老年人一方面难离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愿意享受天伦之乐。
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又缺少日常生活照料,增加子女负担。
养老服务对象日益增多,解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成了当务之急。
面对日益突出的社区养老问题,我们从辽西街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在2007年开展居家养老无偿服务的试点工作基础上,为社区居家养老探索出新路子。
首先,成立了以党委一把手为组长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
各个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并选派责任心强、能力强的人员主抓此项工作。
本着高标准投入、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原则,深入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其次,确定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两走”的工作思路。
一是走进去。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志愿者和义工服务、邻里结对服务等养老服务形式,对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二是走出来。
通过兴办日间照料室、健身活动室、小广场、秧歌队等为老服务设施,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
二、先行先试,点面结合开展优质服务。
针对辽西的实际,我们将试点社区选择在人员密集、结构比较复杂的电厂社区和西勇社区。
在市民政局的帮助和支持下,投入部分资金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体系,成立居家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建立养老服务站。
购置了电脑、办公桌椅、健身器材等办公和服务老人的必须物品。
并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服务、信息咨询、文娱活动和上门服务流程。
采取点面结合,对有服务需求的老人分别进行“点上服务”和“面上服务”。
“点上服务”即选派社区内的专人入户为老人服务,或每日一次入户巡视,并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服务;“面上服务”即发挥社区养老设施的作用,开展保健、康复理疗及各项有益老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一是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持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实行有偿、低偿、无偿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对社区内“空巢”、“低保”和家庭特殊困难老人等重点服务对象实行政府买单。
由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为他们提供家居卫生、陪伴看病、代购物品、买菜做饭等生活照料服务项目。
逢年过节,社区都组织志愿者队伍上门慰问,使他们倍感党和政府、社会给予的温暖。
通过居家养老服务站与社区内的各个服务机构对接,为有经济能力购买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有偿、低偿的多样化为老服务项目:应急呼叫救助服务、110治安救援、119火警求助、心理咨询、专家门诊预约、120
紧急求助等,满足社区老年人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以拓展社区设施功能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在民政和残联等部门的支持下,投资60万元兴建占地200平方的西勇社区居民康复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内设日间照料室、娱乐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康复活动室、聊天室等为老服务设施。
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读书看报、学习、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
电厂社区充分挖掘资源,组建了老年秧歌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社区还建立了完备的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同志免费体检、定期举办健康咨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常识。
建立助老优惠志愿服务者服务体系,已经吸收志愿者和义工52人,随时为老年人实行免费送餐、免费理发、体检,生日酒席打折优惠等服务项目。
老年人不出小区就能解决生活上的大大小小的困难。
三是以邻里互助养老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
实行志愿结对、邻里关爱。
党员志愿者、热心邻居与老人结成关爱对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和健康关照,使老年人享受到“相邻是福、相识是缘、相助是爱、互帮互助”的邻里互助养老。
电厂社区74岁的邱玉坤老人,孤身一人,街道和社区帮助其结对子,由街道出资为其解决生活费用,与社区居民结成互助对子,常年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走
出孤独,走到社区的大家庭中来,社区成立了聊天义工队,组织大家深入到老人中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
三、创新服务,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我们始终坚持以提高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工作目标,通过积极搭建各种社会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拓展服务范围,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精神慰藉、安全保障、文化娱乐、权利维护、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方位的服务。
(一)日常照料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精神慰藉、法律咨询等四项服务,把统一印制的服务联系卡发给每位老年人,老年人通过电话即可得到所需的服务。
(二)康复理疗服务。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优势资源,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家养老联动服务”关系,老人到该中心就医可免收挂号费;免费量血压、咨询等多项优惠。
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经常到社区举办健康讲座,并在重要卫生纪念日到社区举办义诊活动。
同时利用老年人康复理疗室,在医疗单位的指导下开展康复理疗活动。
老年人每周可到服务站享受三次康复理疗和保健服务。
(三)精神慰藉服务。
成立了聊天服务队,组织义工和志愿者定期到老人家里了解情况、聊天,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四)“暖巢”关爱行动。
社区与“空巢”老人的子女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提醒他们探望、关心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增强年轻人赡养老人的思想意识。
社区也为“空巢”老人提供管家式的服务,协调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对生活上有困难的老人,我们建立了社区“爱心超市”,通过社区居民、街道村屯、驻区单位的捐赠,填补困难老人的生活。
(五)多元化文体服务。
组建老人秧歌队、舞蹈队等各类文体活动小组,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还经常举办老年健康讲座、图书阅览、讲书读报活动。
我们虽然在养老服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这项工作尚在起步阶段,在养老服务设施、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们将立足辽西街的实际,以服务老人,活跃老年生活,提升老人精神面貌为目标,倾心聚力,热心服务。
不断开创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新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