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探究文本意蕴
2017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探究文本意蕴
考点五 -18-
-18-
一
二பைடு நூலகம்
三四五
审答规范
典例 方法点拨
典例2(2013·山东卷,原文《活着》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 及作用”部分)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①“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②让读者体味 “活着”的滋味;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 耐人回味。(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 情给分)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 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11典例 方法点拨
-11-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 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 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 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考点五 -13-
-13-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典例 方法点拨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 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 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要柔肠寸断 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 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毫升,共需300毫升 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爸爸是O血型的 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 也是O型的呀!’”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拟题意图或作用的探究。注意从题目 与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及艺术效果等方面分析。“活 着”恰恰是小说中两个主要形象——老人和老牛的生存状态,其中 蕴含的对生命的思考正是本文的主题所在,它引导读者去体味“活 着”的意蕴,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从艺术效果来看,这个题目 形象生动,言简意赅而又耐人回味。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20典例 方法点拨
-20-
答题建模 第一步,抓住小说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如标题的表层义、 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第二步,抓住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标题与情节、人物、主旨、 环境等的关系。 第三步,从多个角度分点作答。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21典例 方法点拨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17典例 方法点拨
-17-
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题目的分析鉴赏。小说的题目从内容上看, 可以是小说的人物,也可以是小说的环境、中心情节的概括等;从 手法上看,可以是线索,也可以设置悬念等。这篇小说的题目从内 容上是中心情节,可结合小说的主旨思考“血”与“血型”的不同处;也 可以从情节和主题角度思考,以“血的故事”为标题好处在于突出主 题;以“血型的故事”为标题在于彰显情节线索。拟写答案时一要明 确观点,二要结合文本指出依据。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19典例 方法点拨
-19-
探究小说标题意蕴需要四个“关注” 1.关注题目与人物的关系。“活着”恰恰是小说中两个主要形 象——老人和老牛的生存状态。 2.关注题目与情节的关系。小说写了“人福贵”和“牛福贵”相依 为命的生活,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3.关注题目与主题的关系。小说的主题是引导读者去体味“活着” 的意蕴,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 4.关注题目与效果的关系。从艺术效果来看,“活着”这个题目形 象生动,言简意赅而又耐人回味。
考点五 -12-
-12-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典例 方法点拨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 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 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 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 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 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①老泰山凶得来!”
2017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 综合性选择与文本意蕴探究题
解题方法
第二板块 从答题角度寻求突破方法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3-
-3-
综合性选择与文本意蕴探究
综合性选择和文本意蕴探究都属于对文本的整体阅读。这类题 目建立在对文本内容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小说的人物、主题、情 节、技巧等作深度与广度的考查。综合性选择属于对文本广度的 考查,意蕴探究属于对文本深度的考查。探究题涉及的方面较多, 如对作品主题意蕴、标题意蕴、情节安排、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的探究等。
考点五 -10-
-10-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典例 方法点拨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 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 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 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考点五 -14-
-14-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典例 方法点拨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 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 两股热流交会,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 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 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 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5典例 方法点拨
-5-
典例(原文见考点一典例3)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 A、B不给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 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 非的人。
-21-
考点五 -22-
-22-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典例 方法点拨
三、主题意蕴探究 所谓主题意蕴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以及作者创作 的意图,包括思想与情感两个方面,思想意蕴重在把握小说的主题, 探究小说的思想性;情感意蕴指作者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 情感态度、喜怒褒贬。 【常见设问方式】 ①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 你的看法和理由。 ②这篇小说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③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 ④读完这篇小说后,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结合实际谈谈你的 感受。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 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 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 术匠心。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6典例 方法点拨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4典例 方法点拨
-4-
一、综合性选择题 综合性选择题采用五选二的考查形式,选项往往涉及对作品的内 容理解、思路分析、文章主旨、艺术表现等多方面的考查,具有一 定的综合性。从近几年课标卷的命题情况看,属于优选题,即五个 备选项中,有两个最恰当的,根据不同选项组合赋分。 【常见设问方式】 ①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②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 是
世故圆滑、反复无常”错,这表现的应是马兰花丈夫的重利思想。D项,“又
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错,这更多的是表明麻 关闭
婶答的E给女3儿分知,答恩C给图2报分的,答品D质给。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 答案
一
二
三四五
审答规范
考点五 -7典例 方法点拨
-7-
1.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将选项大致分成筛选信息(概括内容)和评 价赏析两类。
-6-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
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
人的情。
关闭
本题E.发考查生对在小马说兰文花本与内麻容婶分两析家与概之括间的的能故力事。温A项馨,“动说人明,三其孬中好也嚼蕴舌含,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