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同步练习(有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节空气同步练习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2、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3、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下列图示所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监测点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状况南浦 57 可吸入颗粒物 II(良) 将军桥 48I(优) 状元 66 可吸入颗粒物 II(良) 黎明西路 63 可吸入颗粒物II(良) 5、右表是2008年5月7日温州市部分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日报。
从表中可知,该日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南浦 B.将军桥 C.状元 D.黎明西路 ]6、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瓶空气中的氧气,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请你帮助该同学选取最适宜的物质()A.蜡烛 B.铝丝 C.木炭 D.红磷 7、已知在相同情况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 A、约等于21% B、大于21% C、小于21% D、无法确定 8、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9、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氧气急救病人 B.把氮气和氩气混合充入灯泡,使灯泡耐用 C.用氧气进行气焊D.将氧气、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10、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
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二.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1、2007年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至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请根据右图回答:(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___。
(2)用化学式填空:制造化肥并还可以做保护气的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上述“温室气体”是指。
12、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
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
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⑴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⑵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⑶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填字母)。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13、为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8分) 14、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第二步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四、竞赛之窗(每空2分,共8分) 15、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则说明;(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为;(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C,解释:空气中氮气占体积分数为78%,含量最多。
2、A,解释: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D,解释:因为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液化为液体水,使饮料瓶外壁变得潮湿。
4、B,解释: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黄铁矿中含有很多杂质,乙醇汽油中即有乙醇又有汽油,食醋中含有较多的水,硅中只有一种物质。
点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而混合物不可以。
5、B,解释: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点拨:知道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6、D,解释:要燃烧消耗氧气,才能除去氧气,但不能生成新的气体,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蜡烛和木炭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铝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点拨: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药品要具备: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产物不能有气体。
7、B,解释: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根据质量==体积×密度,故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大于21%。
8、C,解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但还有其他气体,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不是质量的1/5,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
9、D,解释:用氧气急救病人是利用了氧气的支持呼吸的性质,把氮气和氩气混合充入灯泡,使灯泡耐用是利用氮气和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用氧气进行气焊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只有将氧气、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点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这些物质的性质。
10、B,解释:因为煤炭燃烧放出的烟中含很多悬浮颗粒物,煤中含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故选B 二.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1、答案:(1)(1分)混合物(2)(3分)N2 O2 CO2 解析:(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所以是混合物。
(2)氮气可以制造化肥并还可以做保护气;氧气能供给人类呼吸;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
12、答案:(1)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2)酸化土壤(3) A 解释:结合本题,该镇下酸雨的原因有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用煤炭作燃料等;酸雨带来的危害比较多,如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土壤酸化等;将硫酸厂搬离该镇的做法不妥,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搬到其他地方仍会造成污染。
点拨:酸雨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等溶于雨水所形成的,能产生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原因,治理当然要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着手。
13、答案:(1)工厂的废气经处理后排放(2)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3)禁止使用含铅汽油(4)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5)减少建筑工地粉尘的产生(6)增加使用公交车,减少使用汽车数量(7)用燃气代替燃油(8)提倡使用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等)(9)限放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任写五条均可)。
解释:保护空气人人有责,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很多,只要合理均可。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8分) 14、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点燃[来源:中.考.资.源.网] (3)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4)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解释: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因此剩余的主要是氮气。
导致进水量不足1/5的原因除答案给出的原因还有导管内没有事先要先注满水,因为已经冷却到了室温;图1所示的实验,在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的同时,胶塞不能马上塞好,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一部分气体膨胀逸出,而图2所示的实验则弥补了这个不足,使实验结果准确。
点拨:造成进入集气瓶水少于1/5的原因: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导管内没有先灌满水等,优点也要从两种装置的不同中找原因。
四、竞赛之窗(每空2分,共8分) 15、答案:(1)装置的气密性好(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约在12 mL的刻度线上(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 mL的刻度线上(4)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解释:(1)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则说该整个装置都不漏气;(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这的氧气为40 mL/5==8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8mL=12mL的刻度处;(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40mL和注射器内20mL的氧气为(40mL+20mL)/5==12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12mL==8mL的刻度处;(4)因为白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产生热量使气体膨胀,可能会使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不使用弹簧夹可能会使注射器活塞弹出等,造成实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