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记元谋县羊街中学优秀管理者山文辉山文辉,男,元谋县羊街中学教师,中共党员。

1999年8月毕业于楚雄师范学院,从那以后,他便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任教16年,他身兼数职,担任过16年班主任、8年年级组长、6年团支部书记、6年政教主任和3年副校长。

在工作中,他始终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断探索、锐意创新、求真务实、模范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始终践行着当一名好教师、好班主任的人生目标,到如今他已在自己所热爱的班主任这一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了十六个春秋。

山文辉老师扎根山区教学16年,把满腔的热情全部倾注到了学生身上。

他常说:“我要对得起羊街老百姓。

”他是如此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4年3月,山文辉老师由牟定县调入元谋县羊街中学任教,在这11年中,他践行自己的诺言,兢兢业业,教学工作突出,管理工作出色。

在教学中,他来到羊街中学11年都获元谋县教育局颁发的“教学优质奖”;所教语文,8年获片区第一名,3年获片区第二名;他还是县级骨干教师。

在管理工作中,他多次受到党委政府的表彰:7次获县镇级“优秀教师”、5次获县镇“优秀班主任”、1次县级“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他担任班主任的班级92班分别于2008年、2009年荣获“县级先进班集体”和“省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几十年来,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升学率高,在学校的历次考试和各种文体活动中始终名列前茅,多次受到省、州、县及学校的表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以身作则,无私忘我,做学生的表率。

带好班级,不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还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

为此,当班主任之初,他就下定决心,用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放心。

多年来由于山老师身兼数职和学生课堂接触的时间不是太多,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每天早上他总是习惯第一个到教室,把门窗打开,等候同学们的到来,放学后一定到教室看一下才放心的离开;任课教师有事他自愿和学生泡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学习;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或者谈话;卫生,特别是大扫除,他和学生一起搞;教室里的门窗、桌凳坏了,他亲自修;在生活上,山老师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健康;学生生病、受伤,他都是力争第一个赶到现场、精心护理并及时送去就医;学校、班级搞活动,他一直都陪着学生,一起经受严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和快乐。

就这样,山老师工作了16年,担任了16年的班主任。

16年来,他从未误过一节课,年年几乎全勤。

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也形成了无形的动力,全班同学都能按时到校,很少有人迟到,学习和各项活动都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由于全班上下齐心协力,各科成绩在同年级中遥遥领先,各种活动总是榜上有名。

二、换位思考——让留守孩子在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

山老师常说“山区的孩子读点书很不容易,特别是困难家庭的孩子更不容易。

”正是这份朴素的情感,使他十六年如一日,以强烈的责任感,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家长。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孩”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据调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

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这些孩子,用一句方言讲就是“很不逗人爱”的孩子,他们常常被人们遗忘在角落。

对于这些孩子,山老师经常想到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

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他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山老师所教过的学生都知道,饿了,可以到他家里吃;病了,可以到他家拿药;没钱了,找他借;他们夫妻搭班,他教语文,妻子教数学;一个正班主任,一个副班主任,对班级呵护有加,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他们的家就是留守学生的家。

同行说,再顽皮的学生到山老师那里都会变得乖巧。

为了转化洒洒依村委会一位后进生,他每周找这位学生谈话不少于2次,曾5次上门与家长沟通争取支持。

有一次下雨天黑路滑,他骑车摔到箐沟里……这位同学终于在他的真诚感化下,变后进为先进,初三时入了团,考上了楚雄师范学院,现已成为一名骨干教师。

他还想方设法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让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近几年当地大旱,开学时,卧丹村委会就有2名学生因交不起学费未来报到,他骑着车挨家挨户反复做动员工作,还自己掏钱为他们买饭买棉被,终于使这几名失学学生重返校园。

十六年来,他累计帮扶留守孩子一百余人。

每学期初,他都要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家访,并建立专门的家庭联系卡,然后汇总分析,对症下药,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和汲取精神的营养,从关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

山老师时时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适时地给予帮助和疏导。

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他多次被县镇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

每个新学年分班时,家长总是争着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山老师所带的班级,“把孩子交给山老师,我们放心。

”这质朴的语言就是家长对山老师教育工作的最大肯定,此时的山老师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心里甜丝丝的,再苦再累也值得。

三、关心爱护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

要让学生成才,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山老师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

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他允许学生犯错误,但不允许学生屡教不改。

他常对学生说“再一再二不再三”。

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他也能心平气和,对症下药。

班上农村进城务工、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几十个,在他细致、耐心地工作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

一个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学习、品质差的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可班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这部分学生身上。

山老师常对学生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

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后进生不成为掉队的孤雁。

没有心理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如今,许多学生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田,聆听他们的心声,抚慰受伤的心灵,疏导郁闭的心渠,真诚地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沟通从心开始”,山老师深知这个道理,每一次他都毫不吝啬地找每一个学生谈心、交心。

四、重视协调配合,身体力行,狠抓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作为学校副校长,他积极协调学校各块工作,做好校长的副手。

他针对学校学生安全、纪律、卫生等几块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主题班会并在自己班上践行,在全校树立榜样。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抓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他因地制宜制定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并身体力行。

他的班级每周定期举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对安全工作,做到时时讲,时刻将安全放在心中;两次跟教学有关的团队活动。

如:周一的“快乐读书”活动,读名篇,记笔记,写心得;周五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讲故事,说心得,诵经典,评习作;每两周让学生办一期“快乐读书”小报。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活动,优化班级文化环境,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另外,山老师还积极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队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

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还抓住学生假期开展:“我与伟人对话”,读名著、走近伟人等读书活动;调查家乡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变化;走进家乡的民风民俗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

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青春在奉献中绽放。

新的课程改革,既是对我们广大教师的挑战,也是机遇,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他深深懂得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提高。

山老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摸索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学习与实践,他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积累了一些经验,写成了40多篇科研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州、县级奖励。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出色。

山文辉老师于2006年“破格”晋升中学一级教师,2012年晋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2013年被评为了“县级骨干教师”;2014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和“县级骨干教师”。

2012年,山老师脱离政教主任、年级组长工作,被聘为学校副校长,管理学校安全工作。

由于教学成绩出色,管理有方,今年山老师又被学校推荐为“县级优秀管理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山老师说:“他要一辈子扎根山区,对得起羊街老百姓,永远铭记爱岗敬业,永远践行爱岗敬业,是他永远不变的宗旨。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