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

什么是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的要紧特征关税同盟的要紧特征是:成员国相互之间不仅取消了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还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也确实是讲,关税同盟的成员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的贸易障碍之外,还采取共同对外的关税及贸易政策。

GATT规定,关税同盟假如不是立即成立,而是通过一段期间逐步完成,则应在合理期限内完成,那个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

建立关税同盟的前提条件1、已建立的关税同盟或签订的临时协定的缔约方对非同盟或临时协定参加国所实施的关税或其他贸易规章,大体上不得高于或严于建立同盟或签订协定前各组成领土所实施的相应措施的一般限制水平。

2、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订立临时协定后,各组成领土对非贸易集团或协定参加国的贸易所实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规章,不得高于或严于组成共同关税领土前所实施的相应的限制措施。

3、上述临时协定应订有在合理期限内成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打算和进程表。

关税同盟的排他性爱护措施关税同盟的排他性爱护措施要紧有以下各项:1、减低直至取消同盟内部的关税。

为达到这一目的,同盟往往规定成员国在同盟内部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分时期、逐步地从各自现行的对外关税税率,过渡到同盟所规定的统一关税税率,直至最后取消成员国彼此间的关税2、制定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对外关税税率。

在对外方面,同盟国成员必须在规定时刻内,分不调高或调低各自原有的对外关税税率,最终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税率;同时逐步统一各自的对外贸易政策,如对外卑视政策,进口数量限制等;3、对从同盟外进口的商品,依照商品的种类和提供国的不同,征收共同的差不待遇关税,如特惠税率、协定国税率、最惠国税率、一般优惠税率、一般税率;4、制定统一的爱护性措施,如进口限额、卫生防疫标,等等。

共同对外关税的建立的意义1、它幸免了自由贸易区需要以原产地原则作为补充,保持商品正常流淌的问题。

在那个地点,代替原产地原则的是筑起共同的“对外壁垒”,从那个意义上看,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的排他性更强一些。

2、它使成员国的“国家主权”出让给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程度更多一些,以致一旦一个国家加入了某个关税同盟,它就失去了自主关税的权利。

现实中比较典型的关税同盟是1958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关税同盟的分类关税同盟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间建立的,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关税同盟,其目的在于确保西欧国家的市场,抵制美国产品的竞争,促进内部贸易的进展,积极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另一类是由进展中国家建立的关税同盟,其目的要紧是为了维护本地区各国的民族利益,促进区内的经济合作和共同进展。

如中非关税同盟与经济联盟,安第斯条约组织、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

关税同盟的具体内容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

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淌;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静态效应有贸易制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制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

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

当贸易制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确实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动态效应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阻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阻碍。

有时,这种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阻碍。

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确实是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制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进展,使生产者能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同时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不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

因此关税同盟所制造的大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

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往常,许多部门差不多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居国内市场,猎取超额垄断利润。

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

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定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纳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阻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如此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1、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假如关税同盟的对外排他性专门大,那么这种爱护所形成的新垄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严峻障碍。

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否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就不容忽视。

2、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进展水平的差距。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淌,假如没有促进地区平衡进展的政策,一些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不将逐步拉大。

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形式,也是战后世界经济进展的一种重要现象。

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依照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8款(甲)项规定:"关税同盟应理解为以一个单独的关税领土代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因此①对同盟的组成领土之间的贸易,或至少对这些领土产品的实质上所有贸易,实质上已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②同盟的每个成员关于同盟以外领土的贸易,已实施实质上同样的关税或其他贸易规章"。

依照那个定义,关税同盟有两个差不多特征:①同盟内取消一切内部关税壁垒和关税措施;②同盟成员采取统一对外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依照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8款(乙)项规定:"自由贸易区应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集团,对原产于这些组成领土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

自由贸易区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该集团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另一方面,各个成员又各自独立地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因此,有人把自由贸易区称为半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共同市场是在成员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的对非成员的关税,并同意生产要素在成员间能够完全自由移动。

要紧共同市场1、中美洲共同市场960年2月13日,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在尼加拉瓜首都有马那瓜签署了《中美洲经济一体化总条约》。

1962年7月,哥斯达黎加签署加入了该条约,共同市场正式成立。

1963年8月,巴拿马以准成员国身份参加共同市场。

其宗旨是促进中美洲一体化和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关税障碍,建立统一的对外关税;最后实现地区贸易自由化,建立自由贸易和关税同盟。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国家为促进欧洲经济联合而建立的经济组织。

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其宗旨是促进法国和德国之间的持久和解,进展各成员国的经济,使之形成一个大的共同市场,试图建立西欧国家的政治联盟,缓和它们彼此间发动战争的恐惧心理。

自50年代起欧洲共同体所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在促进西欧贸易和经济繁荣方面取得专门大的成功。

什么是自由贸易区1、界定于国际协议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能够吸引外资设厂,进展出口加工企业,同意和鼓舞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进展。

自由贸易区的局限在于,它会导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税。

假如没有其他措施作为补充,第三国专门可能将物资先运进一体化组织中实行较低关税或贸易壁垒的成员国,然后再将物资转运到实行高贸易壁垒的成员国。

为了幸免出现这种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贸易区组织均制订“原产地原则”,规定只有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原产地产品”才享受成员国之间给予的自由贸易待遇。

理论上,凡是制成品在成员国境内生产的价值额占到产品价值总额的50%以上时,该产品应视为原产地产品。

一般而言,第三国进口品越是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相竞争,对成员国境内生产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

原产地原则的涵义表明了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的某种排他性。

现实中比较典型的自由贸易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目前这种区域性安排不仅包括物资贸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爱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是一个国家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的手段。

要紧依据:张克宁(商务部国际司司长):我想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做一个澄清。

所谓自由贸易区,不是指在国内某个都市划出一块土地,建立起的类似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实行专门经贸政策的园区,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协定,在WTO 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时期取消绝大部分物资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业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涵盖所有成员全部关税领土的“大区”。

2、界定于对外贸易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物资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

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经济区域,区内同意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物资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物资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专门的功能区域。

自由贸易区的作用FTA对区域内经济的阻碍大致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由于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和贸易数量限制措施之后直接对各成员贸易进展所产生的阻碍;第二类是指缔结FTA之后,由于区域内生产效率提高和资本积存增加,导致各成员经济增长加快的间接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