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型肥料种类及效果----缓控肥料
新型肥料种类及效果----缓控肥料
适宜使用范围
• 适用于经济价值高、生育期长、需 肥量大但又不便分次施肥的作物, 以及养分易于淋失的温高、多雨地 区或灌溉地区,尤其是在质地轻的 砂性土壤上。
1.硫衣尿素
• 硫衣尿素(SCU)是最早诞生的无机包 裹类缓释肥,具有以肥包肥的特点。该类 肥料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 目前已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二是污染环境
• 有资料显示:由于化肥利用率过低而使用量又过大,
• (1)大量氮肥形成的一氧化二氮气体逸失到空气里,加 剧了温室效应;
• (2)我国每年约有49.4万吨氮肥渗透到地下,污染地 下水;
• (3)123.5万吨氮肥随降雨流失到江河湖泊,使湖泊、 池塘、河流和近海水域富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 水体缺氧、水生生物\鱼虾死亡,等现象发生。
(二)包膜肥料(Coated fertilizer)
• 又称包衣肥料、薄膜肥料。 • 用半透性或不透性薄膜物质包裹速效性化
肥颗粒而成的肥料。 • 成膜物质有塑料、树脂、石蜡、聚乙烯和
元素硫等。 • 包膜的目的是使包膜肥料在施入土壤后里
面的速效养分缓慢地释放出来,以延长肥 效。 • 释放速率决定于包膜种类、厚度、粒径、 肥料溶解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 土壤微生物活性等。
目前本人大致归纳一下:
• 1. “缓释”“控释”肥 (简称缓控肥)
• 2. 生物肥 • 3. 冲施肥 • 4. 腐熟剂 • 5.复混(合)肥 • 6.概念肥(如氨基酸肥料、多肽肥料)等等
这些肥料新在那里?
1.名称新、概念新、颜色新 2.生产工艺新 3.加入材料新 4.内容含量变化新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何认识“万变不离其中”的道理?
• 优化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 的应用,优质高效高利用率肥
料的研究与开发一直是人们解 决上述问题努力的方向。
新型肥料的种类
• 所谓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 • 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
目录》(2003)中有关新型肥料目录就包括 • 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 • 复合微生物肥料; • 植物促生菌剂; • 秸秆、垃圾腐熟剂; • 特殊功能微生物制剂; • 控、缓释新型肥料; • 生物有机肥料; • 有机复合肥; • 植物稳态营养肥料等。
1.脲甲醛
• 尿素与醛类的缩合物 • 典型的脲甲醛产品含N37%~40%。
• 属于化学合成有机长效氮肥
2.异丁叉二脲
• 是世界范围内生产量仅次于脲甲醛的一种 有机氮化合物,含氨量31%。
3.丁烯酰环脲
• 是在酸催化下,尿素与乙醛反应而成,是环状结 构的产品,约含氨30%。
• 有机长效氮肥肥效的影响因素:
一、“缓释”“控释” 肥
(简称缓控肥)
养分缓慢释放的肥料
缓释肥料 (Slow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SRFs)
• 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在土壤中缓慢的 释放出来(释放速率远小于水溶性 的速效肥料)的一类肥料,
• 传统叫缓效性肥料。
缓释肥料的特点
• 这类肥料通过技术措施限制肥料养分 释放过程,使化学物质形态的养分释 放速率远小于其自然释放速率,但是 养分释放速率快慢程度不可控,受肥 料自身特性和环境条件影响。
控释肥料(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CRFs)
指通过各种调控机制预先设定 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 式(释放时间和速率),使其养 分释放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 (或基本一致)的肥料。
其内涵
• 是指通过某些加工技术工艺的控制, 使得化学物质形态的养分的释放速 率能够达到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 率和释放时间),这种养分释放模 式可以与某些植物养分吸收的规律 相对应。
• 在尿素颗粒表面涂上硫黄,再用石蜡之类 涂封起来,就形成了硫衣尿素,含氮约 34% 。主要成分有:尿素 76%、硫磺 19% 、 石醋 3%、煤焦油 0.25 %、高岭土 1.5%。 施入土壤后,石蜡涂层被微生物缓慢降解, 尿素逐渐释放出来。
• 在水解和生物降解作用下释放氮,其释放率受产 品颗粒大小、土壤温度、水分和pH的影响。
4.草酰胺
• 用作硝化纤维制品的稳定剂。 也可用作缓效肥料。在推进剂 中用作降速剂,在衬层配方中 用作增链增黏剂,在燃气发生 剂中用作发气剂和降温剂。
有机合成缓释氮肥的不足:
• 不能满足作物前期对氮素的需求。 价格较贵。
缓控肥料的种类
• 1、合成型缓溶性肥料 • 2、包膜或包裹型缓释·控释肥料 • 3、化学抑制型缓效肥料 • 4、基质改良型缓效肥料
(一)合成型缓溶性缓释肥:
• 肥料主要为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
• 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施入土壤后,在化学 的和生物的因素作用下,肥料逐渐分解,氮素缓 慢地释放出来,满足了作物整个生育期对氮素的 需要,减少了氮素的淋失、挥发及反硝化作用所 引起的损失,也不会由于浓度过高对作物造成危 害,同时由于可以作基肥一次施用,也节省了劳 力,并且解决了密植情况下后期追肥的困难。
新型肥料的种类 及应用效果评价
前言:化学肥料的作用和效果
•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粪)当家”。
• 说到化肥,人们自然会想到咱们的粮食问 题,中国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成功解 决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十三亿人的温 饱问题。在创造这个奇迹的众多科技因素 中,化肥功不可没。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
• 中国化肥用量已经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
• 单位面积化肥用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 倍,强度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 然而,祸福相依,大量使用的化肥,在给 人们送来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 列的社会及环境问题。
一是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 均只有30%左右,比世界先进水平低了 近40个百分点,化肥的浪费现象十分 严重,每年因此损失的化肥达 2000万 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00亿、瓜不甜”的 现象,与过量不合理施用化肥有关系。
• 研究表明: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水 果、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 标,品质下降。在过量施用化肥的地 区,地下水和饮用水的硝酸盐含量常 常严重超标。人们长期饮用硝酸盐含 量超标的水和食品,会引发高铁血蛋 白症,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