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时间研究和标准时间的制定
第九章 时间研究和标准时间的制定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4、合成评比(Synthetic Leveling) 以上几种评比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观测人员的主 观判断,莫罗(R.L.Morrow)为了克服此困难,创立了合 成评比(综合评比)法,这种方法是将操作单元的实测 时间值与预定时间相比较,得到该操作的比较系数,再 取其平均系数,作为该观测周期中所有操作单元的评比 系数,其公式为: 评比系数P=预定时间标准(Ft)/相同操作单元实测 平均时间(0) 三、标准时间的制定 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宽放时间 =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时间*(1+宽放率)
良 平均 可 欠佳 理想 优 良 平均 可 欠佳 C D E F -0.02 0.00 0.03 0.07
一致性系数表 A 0.04 B 0.03 C 0.01 D 0.00 E -0.02 F -0.04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3、客观评比(Objective Rating) 客观评比法是门达尔(Mundel)博士为将观测人员的 主管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创建的一种评比方法。 客观评比将评比分为两大步骤: 第一步:将某一操作观测的速度同标准速度、正常速度 相比较,确定两者适当的比率,作为第一个调整系数。 第二步:利用“工作难度调整系数”作为第二个调整系 数再加以调整。 正常时间=实测单元的平均值X速度标准评比系数X工 作难度调整系数
2.时间研究的步骤 2.时间研究的步骤
3)决定观测次数(一般采用误差界限法,误差+5%,可 靠度为+95%)
2 n n 2 40 n ∑ X i − ∑ X i i=1 i N =
n ∑ Xi i=1
2
上式中,Xi——每一次秒表读数; 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
本次课程结束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2)分发扑克牌:30s内将52张扑克分成4堆的速度。230mm和 80mm即为发牌的起点和终点距离。 3)插销子:将30只销子插入30个空内,用0.41min的速度。 (2)评比尺度:评比时需将观察者的速度与理想速度作精确 的比较,所以必须有具体的数字表示其快慢,常采用60分法 和100分法。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分或 100分,观测速度大于理想速度,就给予60分或100分以上的 分数;反之,给予60或100分以下的分数。至于具体多少分数, 全凭经验与判断,经验愈多,判断愈精确。该方法带有很大 的主观性。 (3)化观测时间为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X(时间研究人员的 评比/正常评比)(即评比率)
∑ Xi
i =1
n
n
2.时间研究的步骤 2.时间研究的步骤
标准差为:
σ
=
∑
n
(Xi n
−
X)
2
i
正常值为X+3σ内的数值,超过者为异常值。根据正态分 布的原理,在正常情况下,若计算同一分布的抽样数值, 其99.7%的数据应在均值正负三倍标准差内。用图示表示 管制上限(UCL) 如下: X+ 3σ
X X- 3σ 管制下限(LCL) 中心线(CL)
2.时间研究的步骤 2.时间研究的步骤
一、时间研究的工具介绍 时间研究最重要的工具是秒表,在工厂,常用的秒 表分为电子型和机械型。 电子型的秒表可直接进行显示, 且操作方便,一般使用的秒表都为电子型,如图所示:
A B C
正常画面显示:时.分.秒.星期 按B制1次:画面出现0:00 00 按C制开始计时、暂停; 按A制可作周期计时及调校回0:00 00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一、评比的目的 评比实际上是一种判断或评价技术,其目的在于把 实际操作时间,调整到“合适适当”的操作者的“正常 速度”上来,把观测时间转化为正常时间。 二、几种评比方法介绍 1、速度评比 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 与自己理想中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以想像的比较。 (1)理想速度(正常速度)的建立,以下几种为国际公 认的方法: 1)行走: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直道路 上以4.8km/h 4.8km/h 4.8km/h的速度行走。
时间研究和标准时间的制定
Contents :
1.时间研究概述 1.时间研究概述 2.时间研究的步骤 2.时间研究的步骤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1.秒表时间研究概述 1.秒表时间研究概述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用途 1、时间研究的定义 时间研究又叫秒表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 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 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2、时间研究的用途 (1)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 (2)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 (3)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4)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 (5)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 衡。
2.时间研究的步骤 2.时间研究的步骤
3、第三步:测时 1)测试方法分类:①归零法。 ②累积测时法。 ③周程测时法。 ④连续测时法。 2)剔除异常值——三倍标准差法(3σ) 假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X1,X2, X3……Xn。 则该操作单元的平均值为:
X1 + X2 + X3 + ... + Xn X = = n
熟练系数表 A1 超佳 A2 B1 优 B2 C1 良 C2 D 平均 E1 可 E2 F1 欠佳 F2 0.15 0.13 0.11 0.08 0.06 0.03 0.00 -0.05 -0.10 -0.16 -0.22 努力系数表 A1 超佳 A2 B1 优 B2 C1 良 C2 D 平均 E1 可 E2 F1 欠佳 F2 0.13 0.12 0.10 0.08 0.05 0.02 0.00 -0.04 -0.08 -0.12 -0.17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3.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2、平准化法(Leveling) 平准化法又称西屋法,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 后来为劳雷、曼纳特和斯太基门德完成整个体系。此法 应用最为广泛,它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和一致性四 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 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 工作环境系数表 A 理想 -0.06 度的等级。 B 优 -0.04
2.时间研究的步骤 2.时间研究的步骤
4)决定观测时间 根据观测次数来测时,每一单元都有时间值,取所 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单元的操作时间。 4、第四步:决定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评比系数 5、第五步:决定宽放时间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一般定为15%——17%) 6、第六步:计算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 =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研究的步骤 2.时间研究的步骤
二、时间研究的步骤 1、第一步:收集资料,确定研究对象。 2、第二步:划分操作单元。 划分操作单元的原则: ①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辩认的起点和终点。 ②单元时间愈短愈好,但以使时间研究人员能精确测记为宜。 一般以0.04MIN 0.04MIN 0.04MIN为宜。 ③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单元分开。 ④尽可能使每一人工单元内的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以便易辨 认。 ⑤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 ⑥规则单元、间歇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⑦关于操作的时间标准仅用于其特定的操作,所以每一单元应有 完整而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