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轮车队危险源管理表

胶轮车队危险源管理表

发生人员受伤事故
中等
1.乘车人员在乘车时,不得将身体的任意部位及所携带工具和零件超出车身外; 2.乘车人员在乘车时不准在车厢内站立、嬉戏打闹; 3.乘车人员必须待车辆停稳后方可按顺序上车;
7
未检查停车地点顶板或巷帮状况或检查不到位
未及时发现顶板、巷帮冒顶片帮,导致人员伤害或造成设备损坏
中等
1.停车地点必须采取锚杆、金属网支护;
31
配件或修复件未达到完好标准
装配的配件或修复件发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中等
配件必须符合出厂标准,修复件必须符合原有件标准。
32
未全面检查、复查车辆修复情况
车辆没有停稳并固定,检修时车辆移动压伤人员
中等
维修工在修理完毕后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发动机、转向机构、离合操纵转向机构、换档机构、刹车等应操作灵活可靠并且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且必须填写检修记录。
40
未全面检查、复查车辆修复情况
修理完毕后没有全面检查车辆的各部件性能及操作灵活性造成车辆事故。
中等
维修工在修理完毕后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发动机转向机构、离合操纵转向机构、换档机构、油门、刹车等应操作灵活可靠并且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且必须填写检修记录。
41
操作使用不当
操作不符合要求碰伤、划伤人员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 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
42
未断电,违章操作
没有断电,产生电弧造成人员烧伤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前必须断开电瓶线,禁止带电作业; 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绝缘性能好的工器具。
43
安装车辆线路、接头不合格
33
操作使用不当
绳索、吊环、起吊工具不完好,操作不符合要求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 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
34
绳索、吊环、起吊工具不完好
导致设备损坏,人员受伤
一般
1.吊装绳索,吊环必须符合出厂要求,达到实用标准;
2.绳索不得有断丝、断股现象;
装配调试不合格造成车辆线路短路,燃烧造成事故
中等
维修工在安装时必须使用万用表测试漏电、短路情况,一定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工作且主修工亲自驾车试运行确认无误后交付使用,同时填写好检修记录。
44
吊车未检查确认作业区域内有其他人员存在
作业过程有人员进入造成人员受伤事故
中等
1.吊车司机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域内是否有人员存在,确认作业区域内没有非作业人员存在时方可作业;
维修工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并在使用前进行完好检查。
20
操作不符合要求
操作不符合要求碰伤作业人员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 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
21
油料洒落
油液洒落,污染车间、导致发生火灾事故等
中等
必须使用专用的清洗池。
22
装配、调试检修不到位、不合格
38
空气压缩机操作不规范
空压机故障导致设备故障,人员伤害
中等
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遵守空压机的使用说明,按程序操作。
39
气动扳手时会发生碰伤事故
中等
1.空压机严禁不加润滑油就开机,润滑油加至油位2/3高度处,夏季用19号空压油,冬季用13号空压油 2.空压机应放置在空气流通处,空压机应向箭头方向运行,空载半小时,无故障可逐渐升高压力到额定值(定排气压力到额定值)
装配、调试不合格,损坏车辆甚至造成事故
中等
1.维修工在检查完毕后必须认真装配车辆的零部件; 2.维修工在装配车辆的零部件完毕后,一定要进行一次细致的运行前的复查工作,同时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
23
未按要求固定维修车辆
未按要求固定维修车辆,操作不符合要求导致伤手或砸脚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车辆前必须拉紧手刹,车轮用三角木块前后掖死;
3
车辆状况不完好(包括灯光、制动、转向、表面划伤等)
车辆的转向、制动系统,发动机、底盘、灯光及车辆仪表故障、轮胎爆炸等,导致事故发生
中等
1.整车外观必须整洁完好,附属设施及装备齐全、有效; 2.发动机启动灵敏,动力性能可靠,符合技术标准;
3.转向轻便、灵活,左右转角符合技术要求;
4.离合器操作轻便,结合平衡,分离彻底,不抖不打滑,无异响
29
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
未及时发现刹车系统失灵造成车辆损坏,人员碰伤
重大
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查车辆制动液液面,刹车油管无破损,无渗漏,刹车总泵、分泵无漏液无磨损,确认完好后方可出车。
30
装配、调试检修不到位、不合格
装配、调试不合格,损坏车辆甚至造成事故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完后必须认真装配车辆; 2.维修工在装配车辆完毕后,一定要进行一次细致的运行前的复查工作,同时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
卸货时人员操作不符合要求
装配的配件或修复件发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一般
作业人员在卸货时必须轻搬轻卸,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标志朝外,箭头朝上。
17
自卸车驾驶员升降液压缸时未按要求检查周围是否有人员.
升降液压缸时车厢下方或上方有人员,造成人员摔伤、挤伤或压伤。
中等
1.驾驶员升降液压前必须下车检查车厢上下及周围是否有人员,确保车厢周围无人员并发出升降信号后方可升降液压缸。
2.吊车司机在作业前严格控制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45
吊车作业范围无明显的警示标识、标志
导致设备损坏,人员受伤
中等
1.吊车作业区域内设置危险警示标识牌,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2.警示牌放置位置应醒目,引人注意。
2.停车地点采取锚杆金属网和钢带联合支护;
3.停车地点用锚索加强支护。
8
乘车人员未按要求下车
车辆未停稳,人员跳下车,人员伤亡发生事故
中等
乘车人员必须待车辆停稳后,依次按顺序下车。
9
车辆状况不完好
车辆的转向、制动系统,发动机、底盘、灯光及车辆仪表故障、轮胎爆炸等,导致事故发生
中等
1.整车外观必须整洁完好,附属设施及装备齐全、有效; 2.发动机启动灵敏,动力性能可靠,符合技术标准; 3.转向轻便、灵活,左右转角符合技术要求; 4.离合器操作轻便,结合平衡,分离彻底,不抖不打滑,无异响;
装配、调试不合格,损坏车辆甚至造成事故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
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
37
未全面检查、复查车辆修复情况
车辆没有停稳并固定,检修时车辆移动压伤人员
中等
维修工在修理完毕后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发动机转向机构、离合操纵转向机构、换档机构、油门、刹车等应操作灵活可靠并且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且必须填写检修记录。
汽车运输队危险源管理表
单位:汽车运输队
序号
危险源名称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风险等级
管理标准
1
未检查车辆情况或检查不到位
开车前,没有进行车辆检查,使车辆带病运行,发生事故
中等
1.驾驶员应熟悉车辆状况;
2.驾驶员开车前必须检查车辆的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灯光电器装置、发动机、底盘部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维修记录后方可驾驶;
27
操作使用不当
操作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
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操作人员。
28
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
未及时发现转向失灵造成车辆损坏,人员碰伤
中等
维修工在检修车辆转向系统时必须检查:方向机安装牢固,无松动,球头磨损、横拉杆变形、立仁轴、羊角轴承损坏,及时更换确认完好后方可出车。
3.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故障时,驾驶员应立即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将车辆停靠在巷道右侧进行修复,同时在来车方向40米设置危险警示牌,不得妨碍其它车辆通行;
4.驾驶员在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内行使速度不得超过30Km/h,其他巷道车速不得超过20Km/h,会车速度不得超过5Km/h;
6
乘车人员未按要求乘坐车辆,车辆未停稳人员强行扒、蹬上车,车上打闹、站立等不安全行为
5.底盘各总成链接可靠,运转时无震动,无异响; 6.制动有效,四轮制动力均衡;驻车制动性能完好;
10
未检查货物超重、超高、超宽、超长
1.货物超重、超高、超宽.超长行驶中刮伤人或设施,或车辆轮胎爆裂造成车辆损坏;
中等
1.驾驶员在拉运大型材料时,不得超宽、超高、超载运行,必须捆绑牢固可靠;
2.拉运超长水管等部件时必须悬挂警示牌。
中等
1.驾驶员在拉运货物时严禁人货混装;
2.驾驶员在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内行使速度不得超过30Km/h,其他巷道车速不得超过20 Km/h,会车速度不得超过5 Km/h,行使到巷道交叉点、转弯及前面有车辆、人员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鸣号减速,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14
车辆强行强会,违章操作
会车时,不互相避让不关闭大灯,导致车辆碰撞违章驾驶,驾驶技术差,发生碰撞,人员受伤,车辆损坏
2.维修工修理完毕后必须填写检修记录。
26
维修工在检修自卸车液压缸时在车厢下方作业。
维修工在检修自卸车液压缸时在车厢下方作业,液压缸卸压,造成人员压伤、挤伤。
中等
1.维修工在检修自卸车液压缸时,如要在车厢下方工作必须提前做好车厢支承,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车厢上下方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