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一、实验目的
1.测定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醇的粘均分子量。

2.掌握用乌倍路德粘度计测定粘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子量是表征化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

但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一般在103~107之间,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平均分子量。

测定高聚分子量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在流动时存在着内摩擦。

在测高聚物溶液粘度求分子量时,常用到下面一些名词。

如果高聚物分子的分子量愈大,则它与溶剂间的接触表面也愈大,摩擦就大,表现出的特性粘度也大。

特性粘度和分子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式中,M 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alpha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

K和alpha值与温度、聚合物、溶剂性质有关,也和分子量大小有关。

K 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alpha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解与0.5~1 之间。

K 与alpha 的数值可通过其他绝对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从粘度法只能测定[η]。

在无限稀释条件下
因此我们获得[η]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以ηsp/C对C 作图,外推到C→0 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lnηr/C对C作图,也外推到C→0 的截距,两根线会合于一点。

方程为:
测定粘度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法、转筒法和落球法。

在测定高聚物分子的特性粘度时,以毛细管流出发的粘度计最为方便若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中,因重力作用流出
时,可通过泊肃叶公式计算粘度。

(m=1)。

对于某一只指定的粘度计而言,(4)可以写成下式
省略忽略相关值,可写成:
式中,t 为溶液的流出时间;t0为纯溶剂的流出时间。

可以通过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从(6)式求得ηr,再由图求得[η]。

三、实验仪器
1.仪器
恒温槽1 套;乌倍路德粘度计1 只;移液管(10mL)2 只,(5mL)1 只;秒表,吸耳球,螺旋夹;橡皮管;
2.聚丙烯酰胺;硝酸钠(3mo l·dm-3和1 mo l·dm-3)。

四、实验步骤
本实验用的乌倍路德粘度计,又叫气承悬柱式粘度计。

他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粘度计里逐渐稀释从而节省许多操作手续。

1.先用洗液将仪器洗净,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分别冲洗几次,每次都要注意反复流洗毛细管部分,洗好后烘干备用。

2.调节恒温槽温度至30.00℃,在粘度计的B 管和C 管上都套上橡皮管,然后将其垂直放入恒温槽,使水面完全浸没G 球。

3.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用移液管分别吸取已知浓度的聚丙烯酰胺溶液10mL 和硝酸钠溶液(3 mo l·dm-3)5mL,由A 管注入粘度计中,在C 管处用洗
耳球打气,使溶液混合均匀,浓度记为C1,恒温10min,进行测定。

测定
方法如下:将C 管用夹子夹紧使之不通气,在B 管用吸耳球将溶液从F 球
经D 球、毛细管、E 球抽至G 球2/3 处,解去夹子,让C管通大气,此
时D 球内的溶液即回入F 球,使毛细管以上的液体悬空。

毛细管以上的液
体下落,当液面流经a 刻度时,立即开始计时,当液面降至B 刻度时,停
止计时,测得刻度a,b 之间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

重复这一操作三
次,它们间相差不大于0.3s,取三次的平均值为t1。

然后依次由A 管用移液管加入5mL,5mL,5mL,5mL 硝酸钠溶(1 mo l·dm-3),将溶液稀释,使溶液浓度分别为C2,C3,C4,C5,用同法测定
每份溶液流经毛细管的时间t2,t3,t4,t5。

应注意每次加入硝酸钠溶液后,要充
分混合均匀,并抽洗粘度计的E 球和G 球,使粘度计内溶液各处的浓度相
等。

4.溶剂流出时间的测定
用蒸馏水洗净粘度计,尤其要反复流洗粘度计的毛细管部分。

用1 mo l·dm-3的硝酸钠洗1~2 次,然后由A 管加入约15mL 1 mo l·dm-3硝酸钠溶液。

用同法测定溶剂流出的时间t0。

五、数据记录
1.数据记录
2.作图
由回归直线截矩得[η]=
3.由公式代入数据得
表Ⅳ-2-30 高聚物溶剂体系的[η]--- M关系式
摘自:印永嘉主编.大学化学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