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话题作文《心愿》的教学设计

(完整版)话题作文《心愿》的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心愿》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体验选择合适的素材,尝试多种文体的写作。

2、根据不同的交流目的,选择恰当的表达,初步具备读者意识。

3、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向着自己美好的理想奋斗。

二、教学重难点:
1、结合生活体验选择合适的素材,尝试多种文体的写作。

2、根据不同的交流目的,选择恰当的表达,初步具备读者意识。

教学的基本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1、心愿的理解:意思是心中的愿望。

2、心愿包含两个方面的要点:
(1)渴望实现。

(2、)尚未达成。

前者说明愿望强烈,不是一般无意义的目标。

后者说明在实现的过程中,或者还有障碍,或者是需要努力,总之并非一蹴而就。

三、分类:
1、对自己的心愿: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外出旅游等。

2、对他人的心愿:爸爸能有时间多陪伴我,好朋友永远不分离等。

3、对社会的心愿:空气和水不在污染,人们之间充满友爱和温暖,弱势群体能够受到关爱等。

四、写作要求:
以“心愿”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具体要求:
1、可以书写自己的真实的心愿,也可以展开想象进行虚构。

2、必须是要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和学校的名称等。

五、写作指导:
1、选材要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心愿,要选择那个自己最有表达意愿的,也较有意义的心愿去写。

最有表达意愿的是指最有感受的,最想写的。

最有意义的心愿是指最能够引发思考的,或能够反映某种普遍意义的。

因此如果仅仅表达自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不如表达自己精神上的需求更好。

2、写作立意:
立意要有深度,不能停留在事件的叙述上,而要做深入的思考,挖掘背后所存在的问题。

可以问问以下几个问题:
•要挖掘“心愿”背后所产生的原因,
•以及“心愿”怎么样才能达成
•这个“心愿”会引发什么思考,
•这个“心愿”达成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
举例子深挖掘立意:
•如“能够有一个没有太多作业的周末”为心愿。

深入思考如下:
•1、这个心愿反映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2、这是由激烈的竞争和家长学习的焦虑造成的。

•3、这个心愿的达成需要学校、家长、学生等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教育。

•4、这个愿望的达成,意味着教育生态趋于健康。

3、表达形式
选材立意后,要从文体形式、写作目的和潜在的读者等角度进行形式上选择:
(1)写成故事(2)写成书信
(3)写成日记(4)写成博客
(5)微博等
不管什么文体形式,写作的时候要具备读者意识,也就是写给谁看的,这点心里要清楚。

4、文体形式要求:
(1)写成记叙文:
潜在的读者是同学,写作目的是分享交流。

注意的要点:
•1、叙事要完整流畅。

•2、事件过程要精彩曲折。

•3、重点部分要细致描写,文中还要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

(2)写成书信:
对象是父母,写作目的是感染打动真诚沟通。

具体要求:
•1、具体明确表达意愿。

•2、情感真挚,语气恳切,且符合写信人身份。

•3、有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格式规范。

(3)、写成日记:
潜在的读者是自己,写作目的是记述经历,袒露心迹。

具体要求:•1、如实、具体且尽量有序地记录事件。

•2、情感自然真实,语言直白朴实。

•3、写好日期。

(4)、写成博客:
潜在的读者是网友,目的是交流思想,引发议论。

具体要求:
•1、话题要有时代性,观点要新颖,且有理有据。

•2、表述清晰,语言有活力,有新意。

六、范文示例:
心愿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

•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是五六岁的时候,我的表哥、表姐都已经上了小学。

我非常羡慕他们。

他们背上书包说说笑笑地去上学。

我觉得上学是一件非
常让人高兴的事情。

他们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会拿出书本和作业本来做回家
作业。

我又觉得有趣。

他们真神,不但能够看懂那些我不知道的文字,还能够
迅速地写下那么多的文字和图画,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
能够成为一个学生,像他们一样背着书包说笑着上学,看书做作业。

有时,我
实在忍不住了,就向表哥表姐讨作业来做。

可是,他们都说:“燕燕,你还太小,
等你长大了,一定也能够上学读书,而且还要做作业。

”每当听到这一句话的
时候,我心里就暗暗在想自己一定要快一点长大,免得读书做作业都让表哥和
表姐读完做完。

•有一次,他们放学回家又做起了作业来了。

我像往常一样,搬来一只小凳子,然后,我站在凳子上面看他们做作业。

看着看着,我突然看到表姐的作
业本有一个像鸭蛋一样的圆圈。

我就轻轻拍了拍表姐的肩膀问道:“你书本上的鸭蛋是什么东西呀?”说着,我还用小手指给她看。

表姐放下手中的笔对我说:“这不是鸭蛋,这是数学中常用的阿拉伯数字零!”我听得懂数学,但是不知道什么叫阿拉伯数字。

但是,我为了不让表姐看出我什么都不懂,于是,装得非
常懂的样子点了点头,继续一声不吭地看着他们做作业。

•表姐做完了作业,看到我还入神地看着她的作业本,就笑眯眯地说:“燕燕,你是不是非常喜欢做作业?”我嗯了一声。

“那我就先来教你数数,好吗?”“好,好!”我高兴得差一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幸亏表姐拉住了我。

•接着表姐就把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在纸上写了下来,指着数字一个一个让
我跟着读。

我跟着表姐学数数,觉得好有趣,好开心!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成为一个六年级的大姐姐了。

我小时候的愿望也
早就实现了。

但我会继续努力,漫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心愿
漫步在涛人笔下充满哀愁的金色世界里,秋天变得悲伤起来,不是因为颜色的变化,而是因为树木与花草的凋零,看着那枯黄的大地,我多想让时光倒
回春天,继续欣赏生命的繁华。

小经意地走到一棵大树跟前,一棵暗黄的梧桐树,它显得那么憔悴,一片
在树顶端的叶子,被秋天染成了暗黄,它如枯叶蝶一般飘落,飞向大地,在那
一刻,我多想把它送回天空、送回枝头,可它却不理会我的心愿,一路划过美
丽的弧线,落在了地上,依偎在人树母亲旁,似乎再也不舍得飘飞,我心里顿
时冰冷,为这个生命叹息,它真的不会再享受蔚蓝的天空了!我突然想把它好
好收藏起来,这个心愿变得很强烈,可不知为什么,我的内心却有种力量阻止
我这样。

一个冬季过后,仞到春天时,地上成片的落叶如大江东去,一般不见踪影,最多只留下几片只剩叶脉的叶子,它们簇拥在大树下,而那棵大树的树枝上却
开始有了几点绿色,好像那曾经的绿叶把它们的颜色送给了在春天里正要发芽
的树枝,我似乎明白了。

是的,这落叶的色彩虽被时光褪去,它却不会被秋冬
的寒冷所威胁,而是加倍地奉献,它依偎在大树旁,因为它要用全身的力量滋
养大树,把养分给自己的母亲,让母亲度过这个冬天,让大树母亲的新枝叶在
即将到来的春天里更加绿意盎然!这正是美与力量之所在啊!
这手掌大的树叶,它用牺牲把自己的生命变得充实、华丽起来,生活中,
也有许多像落叶一样华丽而充实的生命。

被人们称为“宝岛母亲”的杨秀霞,
体弱多病,而且已经54岁了(骨髓捐献者年龄规定在55岁以下),为了一个
大陆孩子稚嫩的生命,她不顾自己的安危,捐给孩子骨髓,用无私奉献的力量,挽救孩子的生命,她的生命也因此伟大,这不与落叶一样吗?同样也有美丽的
心灵,有奉献的光华:
我也有自己美好的心愿,是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伟大,不是用名利换取,而
是用无私的奉献点缀生命,我的心愿是被这些平凡而义伟大的金色落叶引导,
是它们让我有了真实的愿望和实现愿望的勇气。

这秋天,不再是暗淡的枯黄,而是闪亮的金色,这秋天,不再是惋惜悲伤
的时刻,而是伟大的季节,在这片鲜艳的金色中,我会用奉献来实现那平凡的
心愿,会用自己的力量来证明——奉献是最美的心愿。

语言极具文采,构思自然而巧妙,熟练地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细腻地表
现出由“悲秋”到“感悟秋天”的情感变化、作者眼里看到的不再是僵硬的自然,而是充满情感与活力的灵魂世界。

文章卒章显志,联系“宝岛母亲”的事例,让文章更有内涵与深意,在作者的文笔带领下,读者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
秋的灵魂与作者美好而崇高的心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