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遵义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贵州省遵义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

8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

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

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

考试期间遇到这些事,莫慌乱!不管是大型考试还是平时的检测,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

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讲清楚应急措施,告诉孩子遇事不慌乱,沉重冷静,必要时可以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

贵州省遵义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蛮横.(hèng)取谛妇孺.皆知(rú)揠苗助长B.自怨自艾(ài)娴熟深恶.痛疾 (wù)容光焕发C.阔绰.(chuò)执拗毛遂.自荐(suì)拈轻怕重D.棱.角(léng)谩骂弄巧成拙.(zhuō)独树一帜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一蹴而就....。

B.听到余光中先生去逝的消息,他只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C.同学之间千万不能对别人妄自菲薄....,否则没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D.郭帆导演的电影《流浪地球》从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可谓妙手偶得....!3.文化积累一--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里面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著的“好事情”。

B.“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孟浩然,“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和他的弟子共同编撰。

D.《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金刚镯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娘娘。

4.语言运用---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泛舟湘江,两岸葱郁的树木、攀沿的绿藤,都在水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__________,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A. 天空和大地整个绿成一片B. 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C. 拍打着船舷的江水一片碧绿D. 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红军山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B.九年级(1)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C.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D.桐梓县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肉类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小明同学草拟的《寻物启事》中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B.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就再好不过了。

C.家父七十岁寿宴于8日中午十二点举行,届时务必参加。

D.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加庆典,深表歉意。

7.句子积累——按要求默写句子。

(12分)①《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②《观沧海》:水何澹澹,__________。

③《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__________。

④《过故人庄》: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⑤《饮酒》: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

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

⑦《爱莲说》: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悲愤孤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时间过得真快呀!正如孔子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转眼间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真舍不得离开老师和同学们。

二、阅读(50分)(―)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12分)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流过。

过河不远便是--个高高隆起的沙士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

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

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

”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

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

吃罢早饭。

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

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

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

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

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

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

“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

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

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⑾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

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

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⑿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②段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是为下文写炊烟作铺垫。

B.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乡村炊烟的美,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文章第③段回忆小时候在岗子玩耍的内容与本文主旨没有联系,可以删去。

D.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傍晚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习惯。

9.选文乡村中早中晚的炊烟各表现了庄稼人怎样的生活情状?(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⑩段中引用陆游的诗句“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的结尾说“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结合文意,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母语是教育的起点(12分)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

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代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