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题说明:请同学们把单选题和填空题的答案填写在第II卷上相应的答题处。

第I卷一、单选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1.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3 m,分度值1 mmC.量程30 cm,分度值1mm D.量程10 m,分度值1 dm2.下列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长度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1dm=107nm B.1cm=1000μm C.1nm=1000μm D.1nm=10-3μm4.小马驾驶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超过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卡车时,则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D.以轿车车座为参照物,小马是运动的5.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7.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走廊 C.防噪声耳罩 D.环境质量监测仪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9.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根据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0.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B.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为66℃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2s D.人步行的速度约4km/h11.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会导致读数偏大的是A B C D12.如图体温计的读数是A.8.2℃ B.37.8℃ C.38℃ D.38.2℃13.小明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B.三人体温都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14.海波的凝固点是48 ℃,那么在48 ℃时海波处于下面哪种状态A.固态 B.液态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5.铁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16.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一定不变 D.可能不变1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信息描述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B.该物质的沸点为80.5℃C.加热8min时物质的温度是80.5℃D.CD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18.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9.下列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A.浓雾的散去 B.雾凇的形成 C.雪人的消失 D.樟脑球的变小20.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1分,计20分)21.(5分)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测量:(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m。

甲乙(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如图乙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用刻度尺测得这20圈的总宽度为 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3)下图停表的示数是 s。

甲乙21题图 22题图22.(4分)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1)如图甲所示,分别把乒乓球接触轻敲和重敲后的音叉。

当接触轻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小;当接触重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大。

这个实验现象表明:①声音是由物体产生;②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的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①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也不同。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23.(3分)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另外,在一定温度下,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例如(举出1个生活中的实例)。

24.(4分)下图是水的三态联系示意图,仿照图中冰和水之间的示例,将括号中的空补充完整:①();②();③();④()。

24题图 25题图25.(4分)如图一名老师在向幼儿园小朋友展示“神奇干冰秀”,她将少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粉末撒到地板上,地板上弥漫出浓浓的一层雾。

上述活动中产生雾的原因是,。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第Ⅱ卷一、选择题答题处:二、填空题答题处:21.(5分)(1) (2) (3) 22.(4分)(1)①② (2)①②23.(3分)24.(4分)();();();()25.(4分)三、探究与实验(本题有3小题,计20分)26.(7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填写字母公式)。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3)实验中为了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很(选填“大”或“小”);(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为t1,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程的时间为t2,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测得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cm/s。

路程/cm 运动时间/sS1=80 t1=3S2=40 t2=227.(6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小明应选用(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但要继续热。

28.(7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甲乙丙丁(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四、综合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计20分)29.(8分)一辆轿车在120s内行驶了3000m,它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30. ( 6 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收到回波信号。

(设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问:( l )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 2 )如果太空中有两只相距较近的宇宙飞船,能否利用回声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什么?31.(6分)某人在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0.4s,求长铁管的长度?(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5200m/s;结果保留1位小数)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选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计20分)21.(5分)(1)1.8给1分1.82-1.84给2分(2)49.0-49.3(或49) 2.45 (3)32.4 22.(4分)(1)振动振幅(2)响度音调23.(3分)温度 压缩体积 略24.(4分)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25.(4分)干冰升华(1分)吸热致冷(1分),空气中的水蒸气(1分)遇冷液化(1分) 三、探究与实验(本题有3小题,计20分) 26.(7分)(1)v=(2)刻度尺 秒表 (3)计时 小 (4)变速 (5)4027.(6分)(1)热胀冷缩 (2)乙 (3)0 6 (4)不变 吸 28.(7分)(1)B (2)时间 68 (3)99 C (4)见下图,正确给2分四、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计20分) 29.(8分) 解:v =s v =3000m120s=25m/s …………………………………………………………………6分 25m/s = 90km/h …………………………………………………………………………2分30. ( 6 分) 解: (1)v =2vt =1500m /s 4s 2=3000m ……………………………………………………3分 (2)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3分 31.(6分)解:设铁管的长度是s ,因为声音在空气中需要时间比声音在铁管中传播大0.81s ,则有:t1﹣t2=0.81s,即﹣=0.81s ……………………………………………4分解得s=294.7m………………………………………………………………………………2分注:其他正确解法均可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