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一章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

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

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7.1、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2、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7.3、旅游业的性质文化性和经济性)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客旅行社业,交通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10.中国旅游历史常识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具有旅行社业务性质的组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建立。

1927年6月,该旅行部改名为“中国旅行社”。

商业性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1.1949年10月,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

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家旅行社。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

1957年4月,中国华侨旅行服务总社成立。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2.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旅游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入境旅游工作从政治接待性质转变为经济性产业。

13.1981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198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第106个成员国。

1985年12月,旅游业首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

1992年起,中国旅游业以主题年的形式对外开展促销活动。

14.中国已是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07年,中文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的官方语言。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在2020年使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15.旅游业态指旅游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

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继续发展红色旅游,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等,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16.红色旅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17.红色旅游精品体系要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18.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19.红色旅游的特点: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

20.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沪浙红色旅游区,以上海为中心,主题形象“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主题形象“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地区为中心,主题形象“百色风雷,两江红旗”。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以滇北,川西为中心,主题形象“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以延安为中心,主题形象“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东北红色旅游区,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中心,主题形象“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主题形象“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主题形象“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太行红色旅游区,以山西,河北为主,注意形象“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以渝中,川东北为中心,主题形象“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主题形象“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21.生态旅游在1983年首先提出。

又称回归大自然旅游,绿色旅游,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

年增长率20%。

22.生态旅游的特点:1)生态目的地是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

2)强调旅游规模小型化。

3)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

4)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

23.低碳是指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

2010年的“生态景区中国行”活动的主题为“低碳旅游——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24.中国生态旅游是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

25.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卖者,是主体之一。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买者,是主体之一。

3)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是客体。

4)价格。

26.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是欧洲地区。

美洲在旅游市场中居第二位,东亚和太平洋市场是世界上第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27.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客源分为三个部分: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统称海外游客。

28.港澳台地区是中国入境旅游业最重要的客源地。

29.外国人客源市场位居前列的国家:韩国,日本,俄罗斯。

30.国内旅游的主要特点:规模大、短程旅游比重大、散客比例高、出行方式多样、人均消费水平低。

31.出境旅游仍以近距离旅游为主。

到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位居世界第四位。

32.国家旅游组织是一个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事务的组织。

其设立形式,地位高低和权力大小取决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旅游业发达水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3.国际性旅游组织。

第二章1.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是直立猿人的著名代表。

早期智人的著名代表有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和广东马坝人。

晚期智人的代表是广西柳江人和四川资阳人。

2.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学会了人工取火。

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使中国成为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西安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文化中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

3.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

4.父系氏族公社代表有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5.三皇是指“女娲伏羲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唐尧(yáo)、虞舜(yúshùn)”。

6.尧、舜、禹的时代,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通过部落联盟民主推选(即禅让)的方式担任首领。

7.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制度,奴隶社会开始。

8.周武王建立了宗法制。

9.公元前841年,号“共和’,这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10.商周时期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商代的文字称作甲骨文。

11.著名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12.商代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13.《诗经》中的日食记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时期的日食记录。

14.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秦韩赵魏”。

15.初税亩标志着奴隶制开始瓦解。

16.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

水利工程:邗沟都江堰郑国渠。

17.春秋时期用木炭冶炼燃料,秦汉时期用煤做燃料,明清时期以焦炭作燃料。

18.孔丘,被尊为“圣人”。

他整理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还编写了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孟轲,被尊为“亚圣”。

19.《春秋》中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0.鲁班,被后代木匠尊为祖师爷。

21.秦汉时期,政治上改“王”为“皇帝”,设立三公九卿,行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轨,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击百越,开凿灵渠。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统一使用“五铢钱”,又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22.水排发明比欧洲早1000多年,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23.西汉初期出现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张衡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仪,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24.《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术,《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25.张仲景是“医圣”。

司马迁写成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史记》。

班固写成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26.《后汉书》中有中国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

27.汉代,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冶铁上发明了“灌刚法”。

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1000多年。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脉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

法显第一个到达印度取经。

《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9.隋唐宋元时期:1)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以及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创制了新型浇灌工具筒车。

2)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敞肩劵石拱桥,比欧洲类似的桥早700多年。

《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天文学家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他主持编订的《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4)《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颁布的医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