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线描画教案
线条,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幼儿涂鸦的开始,陪伴着幼儿的成长,成为许多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只要把笔尖放到纸上移动,便形成了线,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象,线条其实也是幼儿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我的一种绘画语言,成年人面对一些形象和线条会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而孩子们却用线条的作画方式创造了各种风格各异、面貌不同的线描画。
根据罗恩菲尔德和皮亚杰的分析研究,结合幼儿园大、中、小班的绘画教学实际,我们开展了不同阶段幼儿线描画教学的探索实践:即:小班――图式涂鸦期;中班――线描萌芽期;大班――线描成熟期。
一、小班幼儿图式涂鸦期的教学
在新入园的小班幼儿中,他们最喜欢涂涂画画,我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和鼓励孩子的这种涂鸦行为,提高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表现能力,在给孩子上的第一次美术活动中,我是这样教学的:师:小朋友,你们会画画吗?(所有的小朋友都说:我会,我画的很好,我在家里妈妈教我画过……)师:看来,你们真不错,那你能画一张你认为最棒的画吗?(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拿起笔乱画起来。
)从孩子的作品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很随意的,没有目的地画,一张纸上画了好几个物体,然后画出来以后,孩子们觉得像什么那就是什么。
有点像靴子的他们就说成了是妈妈的高跟鞋,长方形的说成了公共汽车,椭圆的添画上小眼睛就成了老鼠。
但是他们开始作画时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大多孩子把画画得很小,有的画在纸的一角。
于是,我编了一首儿歌:“学画画,要学狮子王,胆子大,力气大,想什么,画什么。
学画画不学小老鼠,胆子小,力气小,想不出,画不出。
”我还让一个比较大方的幼儿一边说一边表演,引得所有的孩子都哄堂大笑。
学了这首儿歌,第二次绘画时发现孩子们表现得自信、胆大多了,整张纸都画满了。
我发现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弥补了个别孩子对绘画的心理咨询害怕现象,同时让孩子们知道画画要大胆,这一点对以后的画画有很大的用处,可以在很早的时候就克服画面形象的不饱满的问题。
为了让孩子在该阶段有所提高,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我选择孩子们喜欢和感兴趣的、形象较简单的以及幼儿自己身边的物体进行练习:如太阳、苹果、大树等等。
通过形象的教学让孩子理解线条的内涵:如我让孩子在纸上画一条曲线“ ” 我又让画同样的一条线“ ”然后再画一条“ ” 让小朋友一条一条的增加,这时他们
会惊奇的发现这是大海,孩子们明显地体会到了多画几条线更好看了,像另一种东西;同样也让孩子们感知到“一点一点的线条”像下雨,“旋转的线条”像蜗牛,“一横一竖”的线条像星星,“一上一下的线条”像大山等。
在这一阶段我教学的目的是让幼儿从乱画中走出来,知道用线条可以画出许多自己看到的事物,能用线条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
二、中班幼儿线描萌芽期的教学
当幼儿知道了用线条去表现自己的东西时,我逐渐的加上线描的形式、原理、方法等,让孩子不仅能用线画好,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用?让幼儿感知线描的特点。
因此在孩子们进入中班后我选取的主题一部分是以前画过的:如大树、太阳、房子等,也有一些主题是适合线描表现的如花瓶、衣服、鱼、大树叶等。
记得在主题画《怪鱼》活动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了一个图形“”,让幼儿想像,你想到了什么?加上几根线,你能变出其他的东西吗?然后我很快地画成了一条大鱼,我接着问这条鱼漂亮吗?(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还没画鱼鳞。
)我让孩子在黑板上画出鱼鳞,问这些鱼鳞其实就是由什么画成的?你能用线画出其他的花纹吗?(有的小朋友问,一定要是见到的鱼花纹吗?能不能画自己想像的花纹?我马上说请大家用你想像的线条画出想像的花纹,还教会了他们如何分割图形的方法。
)在作品的展示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鱼都不一样,真正地成了“怪鱼”。
为了让孩子在萌芽期能理性的理解线的组合,我又出示了一张线条有疏有密的鱼,与一个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相比问:哪张更让你想多看一下?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发现我的画上有的地方线条画的特别的密,有的地方特别的疏。
这时我拿起笔在这孩子的画上有的地方迅速的添画上线条,幼儿马上发现自己的画变的漂亮了,这样恰到好处的出示范例又一次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又一次拿起笔在自己的画上画起来,通过类似的活动,孩子们知道线条之间的疏密关系、粗细关系、轻重关系、黑白关系等,这无疑在涂鸦的基础上又向前提高了一步。
三、大班幼儿线描成熟期的教学
我认为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幼儿在掌握了线描的基础上能灵活地运用和进行再创造。
大班的幼儿有了线条装饰的能力,也有了线条的对比概念,自然有了创造的欲望。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训练后,我发现我班孩子特别喜欢印画卡通书、图书上的图画,他们经常会带一些可以印画的书来,我觉得这是用线条来激发孩
子的创造力的最好机会。
我将一些小人书上的优秀线描作品给孩子们欣赏,让他们能从中受到启发,又通过先讲故事,再幼儿画的形式来创作如:《小蝌蚪找妈妈》、《小红帽》、《小人国的故事》……其教学的简单过程是这样的:我请一幼儿先讲一个故事,然后我把重点描述一遍,如“密密麻麻的森林”、“漂亮的花衣裳、帽子”等,强调突出个别有想像的字词和适合线描表现的词语,再请幼儿根据故事来创作。
并把图画制作成图书来增加乐趣。
除了讲故事的形式,我有时也根据活动的主题来创作,让幼儿创作线描画,其效果也是明显的。
如:《动物王国》主题活动中,我让幼儿每人画一只动物,并用线条来装饰;主题《秋天》活动中,我让幼儿画画秋天的水果娃娃、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树叶,也都要求幼儿要用线条来装饰等等。
从幼儿的作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幼儿依靠直觉用线画画,不仅能培养其创造能力,而且为以后的美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