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室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关键词前言第一章小空间的概念和围的界定 (1)1.1概念 (1)1.2围的界定 (1)第二章小空间的优化整合措施 (1)2.1通过装饰手法进行空间优化 (1)2.2通过建材运用进行空间优化 (8)2.3通过软性布置进行空间优化 (12)第三章空间优化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14)总结 (15)参考文献 (15)第一章小空间的概念和围的界定1.1概念:所谓的小户型是一个泛指的概念,究竟小到什么程度才能归到小户型的畴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小户型概念还是过于空泛和不准确,往往把纯粹户型面积较小的单位和紧凑型户型混为一谈,比如说65平方米的两房两厅和85平方米的小三房同样归到小户型的畴之中。
现在政府强调90M²以下占70%,按这个规定90平方米以下都会归到小户型的畴。
1.2围的界定对关于小户型概念和围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规的说法,因地域和时间的不同说法各异,但在一些一线城市有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一居室销售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下,二居室销售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销售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这样的户型,均称为小户型。
第二章小空间的优化整合措施2.1通过装饰手法进行空间优化2.1.1 合理规划格局配置,极致利用空间面积空间格局配置不仅关系着行进路线及活动方便度,也影响到所有空间的使用效率。
不同类型的房屋所产生的问题,解决方式也大不相同。
新屋通常会有空间分配不均、格局不够方正、、畸零空间较多等问题,而老屋则有管线空间影响过道、长走道浪费空间、阳台过长或过多、空间功能规划不完整等问题。
要打破既有空间设计不良的问题,改变格局配置前,必须了解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及活动习惯,才能达成最完善的安排。
1.减少隔间!公共空间采用开放式设计将空间中有形的隔墙改以隐形的界线代替,才能为空间创造宽广无碍的视觉印象。
排除不得不隐秘的空间如卧室、卫浴、客厅、餐厅、厨房、书房等,空间最适合采取开放或半开放式设计,仅以家具或弹性拉门等做区隔。
空间运用的灵活性不仅为生活带入更多的乐趣与可能性,也更符合实际需求。
从空间的轴心拉出平面与立面的线条,简洁而利落。
开放式的客厅、餐厅则让面积不大的住家看起来更加宽敞。
2.扫除畸零!破除不良格局规划完美符合需求的屋形总是难寻,不管新屋或老屋,总会有些或大或小、或轻或重,需要克服的问题点。
一般而言,这些问题点除了造成视觉上的不美观之外,也可能引发生活上的不便。
通过局部或是全面的格局重整,将空间缺点破解后化为优点,即能换来意想不到的生活享受!在面对屋形较特殊、不规则的空间,或者是过道过于局促、深度不够等问题的时候,改从斜角度格局来思考解决之道,借助挪移局部角度以扩视野,呈现不方正的另类规划,即可营造既宽敞又舒适的居家环境。
住家的楼梯结构体下方通常都会有一块不小的空间,这个部分,可以配合楼梯造型施作一体成型的储藏空间,或是在每个阶梯底下做抽屉式收纳,以将空间利用发挥到极限。
3.争取面积!有效放大小空间格局配置在有限的空间中争取最大的使用效益,一直是小面积居家的规划主轴。
空间的运用可以分别从水平线与垂直线两方面着手,例如:阳台外推(水平延展),或是夹层规划(垂直立体运用),皆是创造大空间享受的恒常定律,尽量让居家场域能够重复的使用,整体功能自然增强且多元。
挑高的小面积住家若室使用面积实在不足,可以垂直向上开发,将局部空间规划、处理为夹层。
夹层上方可安排较为隐私的卧房或者书房;客厅、餐厅和厨房等公共空间则可设置在夹层下方,让使用者得以享受最恰好的生活空间。
为了让视觉从室延伸至室外,也将户外景观纳入生活步调,让居家更有氛围,可以在阳台的空间规划绿草地面。
干燥的绿草用强化玻璃罩起来,使之成为垫高的地面。
在其角落摆放大型绿色盆栽,达到室室外的相呼应。
书房、客房则可以采用轻隔间,以减少原木砖墙所占的沉重面积,赋予小面积空间轻盈感。
2.1.2 合宜过道安排,空间用得恰到好处客厅、餐厅、卧室与卫浴等各个场域间过道的串连与整合,关乎功能效率的发挥度,甚至对空间氛围大有影响,因此设置必须合理,且不突兀、不浪费时间。
所以,过道安排建议针对室的形状与居住者的习惯、需求,流畅不迂回的过道可以让空间用的恰到好处,提升居住品质。
1.玄关过道:入门过渡,以容易转圈为宜理想的玄关面积应该至少3平方米以上,宽敞的空间感不仅能够避免开门后无处站立的窘况,也可以配置适宜的功能。
一般来说,玄关或通道至少要有90厘米宽,若宽度不足,应该尽量避免设计高度过高的柜子,否则容易让人感到更为压迫,狭隘,也会影响整体视觉上的穿透。
玄关的规划首重宽敞感,必须避免因为太小而造成进门时的压迫感。
此外,在不影响周边过道的前提下,还可以善加利用建筑格局的畸零角落,赋予实用功能,将空间的使用度开发到最大。
2.客厅、餐厅过道:流通枢纽,首重连接空间客餐厅是多数人集中的地方,从门口到餐桌或是沙发的路线,使用频率较高,因此空间宜宽敞。
人的肩膀平均大约50厘米,但人正常行进所需要的空间为55~60厘米宽,若要让两个人能错身而过,则要有110~120厘米的空间。
遇到狭小的场域,不太可能确保每条走道都宽敞,但有些空间是必须确保宽敞的,例如:将椅子拉出来坐的空间、打开家具的门所需的空间等。
最基本、最简单、也最不会影响过道的家具摆设方式,就是沿着梁柱或是墙壁制作或摆设橱柜、家具,这样空间不但看起来比较大,活动功能也比较优良。
要不然,东放一个柜子,西摆一件沙发,在家中走路还得东闪西拐的,原本实用的家具就成大型障碍物!3.厨房过道:串连工作区块,省时又省力想做好厨房配置,就先要研究厨房工作流程。
一般而言,烹调者的工作空间应该是:从冰箱拿取食材、清理、洗涤、备膳调理、烹煮食物、装盛食物、将菜篮放置于台面、上桌。
也就是会陆续经过冰箱、水槽、煤气炉台、调理台面、餐桌。
撇开排一字型的厨具不谈、这样的工作流程会呈现三角形的空间,而在此空间的往返应控制在6.6米左右,才最合理且省力。
此外,选定厨具后应马上请业主根据所需高度予以调整,一般正常的工作台高度是85厘米,而吊柜上缘高度一般不超过230厘米。
总之,“符合人体工程学”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厨房的过道形式一般有四种:1.n型厨房的过道安排。
2.L型厨房的过道安排。
3.一字型厨房过道安排。
4.中岛型厨房的过道安排。
4.卫浴过道:依空间大小,规划最适配件卫浴空间的重点物件不外乎洗脸盆、马桶、浴缸,或是淋浴设备,有些面积大、豪华型的浴室则可以加上桑拿及SPA设备。
基本型的浴室分为全套(含浴缸)及半套(不含浴缸)两种,必须考虑实际的面积来选择。
例如,不到5平方米的浴室旧不要勉强摆入浴缸,用淋浴设备取代即可,或是将洗脸盆,梳妆镜移到浴室外,做成干湿分离形式。
还有,管线的安排也很重要,因为安装的位置必须与卫浴设备配合,否则会发生使用不顺畅的情形。
保持流畅动线卫浴设备的尺寸要与浴室的空间配合,一般浴缸尺寸长约150~180厘米,宽约80厘米,高度为50或60厘米,而洗手台的宽度至少要1米。
规划时要注意丈量的问题,才能够确保浴室过道的流畅。
5.卧室过道:以床为中心,争取畸零空间运用人不会经常在卧室走,因此卧室的通道保留人可以进出的限度即可。
卧室的过道规划重点在于收纳该空间的家具,以及设置更衣室的可能。
开门式的衣橱和床要保留90厘米以上的空间,拉门式的则为50~60厘米;后者较省空间。
抽屉的话,要考虑拉出的空间和人弯腰的空间,跟床之间至少要间隔75厘米。
睡寝空间同样将硬件设计降至最单纯,最低调,并且舍弃不必要的柜体,整个空间宽阔无阻。
即便运用色彩,也可以考虑自然气息,为卧房注入静谧沉静的休憩质感,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充分适应屋主的需求,流畅的过道及合乎逻辑的功能划分,也大大的提升了舒适度。
2.1.3 大面积延伸,集中视觉焦点在一个场域之中,一定要出现视觉焦点,以为空间定调。
色彩、光线、门片或者柜体等能构成大面积的元件,都是影响空间调性的要素。
要营造开阔的空间感,必须着重于大面积的处理;铺完整的面,才能够产生视觉上的通透感。
小地方稍微点缀、装饰即可,布置过头的话,容易将空间切割得过于琐碎,突显不出大气度。
1.开大面窗引自然光与景致入许多人可能没有想过;改变窗户的形式,能够为住家带来什么样的效果?窗户的形式不但与采光好坏有着极大地关联,还可以营造不同的设计风格,就连窗户线条与空间感的融合与否,都会大大的左右设计感。
强调户外与室的结合,把腰窗改为落地窗,将美丽的户外景色尽收眼底,且设计时尚又不失大器、稳重。
宽敞的空间不仅采光、通风效果俱佳。
透明玻璃与开放式格局更提升了视觉的穿透感,让空间条件与生活气氛更为舒畅。
强调自然采光的空间中,柔和的色调与对象可以提升生活质感。
2.用魔术般的光影变化放大空间光源也是赋予空间性格的元素之一。
在运用上,除了好好的发挥空间原有的天然采光面之外,灯光的安排也是重要的课题。
空间有没有人工照明,会造成相当大的差异,灯光不仅有助于提升室的明亮度,还关系着居家整体的气氛与舒适度,也具备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
建材是空间与人接触最频繁的媒介,其应用之重要性自然不可轻忽。
为了提升建材的质感,可以透过灯光安排,让空间在简单线条之中透露细微处的精致,从而营造出居家构图的美感与品位。
在一个空间中,可以交互运用各种光源,以提高居处的明亮度;这时建议舍弃多余的柜体安排,以免阻挡光线的流动。
即便该场域已经采用了许多光源,任然可再选择一盏具垂吊感的主灯,以平衡整体的视觉印象,铺气氛。
在住家中,吊灯最常出现的地方是餐厅。
在餐厅设置主灯,不但可以定义场域功能,也能圈出视觉焦点,营造用餐气氛。
壁灯多使用在玄关入门处、壁炉两侧、卧室主墙两侧或者浴室洗手台上方,也被广泛用于走道照明。
桌灯与立灯适合于局部位置,除了实用功能之外,也常成为布置品,甚至跟雕塑作品一样具有艺术价值。
3.运用门片营造空间一体感如果居家空间无法做到全开放,活动式隔间这时就可以派上用场,辅助规划出开放场域。
大片拉门与门片在开启的时候依然能保有空间的流畅,需要隐私时又能给予适当的区隔,是设计开阔空间时一个具双重效果的规划方式遇到避免不了、无法拆除的隔间,其立面的造型设计要特别注意,一般的隔间与施作到底的门,皆暗示了隐私需求,通常会造成拘束视感,总会让空间产生封闭、不开阔的气氛,这时可以用隐藏式隔间与一体成型的门代替,化解此问题。
为了捕捉更多光线并且营造开阔舒适的空间感,建议尽量舍弃砖墙。
看似开放的空间,在需要隐私时,可借助大片拉门创造出独立隔间。
拉门可选择与空间调性相符的色系,在合上时,就不至于造成视觉上的突兀感。
4.延伸柜体拉宽空间视觉规划空间时,为了适应住户的收纳需求,常常会安置大量的柜体。
除了收纳功能这个强项之外,柜体也可以通过安排而成为区隔空间的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