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公司生产流程改善

某公司生产流程改善

B公司生产流程改善摘要生产流程改善,根据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按照其基本的四大改善原则: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先从整体上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再造,达到整体流程的精简。

B公司现在主要生产中高档鞋柜,而A型号鞋柜(以下简称A产品)是B 公司鞋柜系列的主要产品,销量和产值占据着重要地位,对B公司效率和效益的影响较大。

而且作为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其生产流程最为典型,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等待等问题具有代表性,可以说其生产状况较典型、较全面地反映了B公司目前的生产状况,所以本文选取该产品的生产流程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运用精益生产和工业工程等相关知识对生产流程进行改善。

关键字:精益生产ECRS1B公司现状分析1.1B公司简介B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中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是一家中小型民营的家族企业,隶属于家具制造行业,主要从事办公和家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主要产品有中高档办公台、电脑台文件柜以及套房、鞋柜等,客户主要是大中型的家具批发商,产品在国内的主要销售区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和浙江地区,在国外则远销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国家。

B公司经过多年的稳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先后引进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先进生产设备,还拥有专业的设计人员和大批熟练员工,产品从设计、选材、生产到质量监控和售后服务均具有较髙的水准,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过国家质检机构检验合格,完全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和各项质量标准。

B公司从成立至今,始终秉承着“凭质量稳定客户,以服务赢得市场”的理念经营管理,旨在做到让广大消费者放心和信任,所生产的产品在客户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B公司最早是以办公家具的生产起家,但是近年来随着该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B公司正在逐步放弃办公家具的生产,转型向鞋柜市场进军。

为了适应家具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公司转型的需要,公司也在进行调整转型以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1.2 B公司生产流程现状分析B公司目前的产品系列主要有电脑台、办公台、办公书柜、鞋柜等系列产品100余总,随着近几年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作出了重要的战略调整,由办公家具向中高档鞋柜转型,而A型号鞋柜(以下简称A产品)是B公司鞋柜系列的主要产品,销量和产值占据着重要地位,对B公司效率和效益的影响较大。

而且作为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其生产流程最为典型,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等待等问题具有代表性,可以说其生产状况较典型、较全面地反映了B公司目前的生产状况,所以本文选取该产品的生产流程作为研究对象。

鞋柜属于板式家具,板式家具的主要原材料是人工板材,然后通过排孔、钻孔等方式安装连接件和圆榫,将各个功能零部件组合而成。

零部件是组成板式家具的基本单元,其生产和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周期、效率等。

如图1.1所示,A产品的物料在各个生产环节的传输路径主要有:(1)开料、质检、分拣1区、钉装、质检、镂机、质检、排孔、质检、分拣2区、木磨、质检、灰磨、质检、底油、质检、晾干1、油磨、质检、面油、质检、瞭干2、安装检验、配件、包装。

(2)开料、质检、分拣1区、镂机、质检、排孔、质检、分拣2区、木磨、质检、灰磨、质检、底油、质检、瞭干1、油磨、质检、面油、质检、瞭干2、安装检验、配件、包装。

(3)开料、质检、分拣1区、排孔、质检、分拣2区、木磨、质检、灰磨、质检、底油、质检、瞭干1、油磨、质检、面油、质检、瞭干2、安装检验、配件、包装。

(4)开料、质检、分拣1区、排孔、分拣2区、封边、质检、修色、质检、安装检验、配件、包装。

(5)开料、质检、分拣1区、封边、质检、修色、质检、安装检验、配件、包装。

(6)开料、质检、分拣1区、安装检验、配件、包装。

通过对生产流程和各个工序的实地调查以及与高层管理者的访谈得知,开料、排孔和封边是生产流程中最为主要的3个生产工序,这3个生产工序的规模和质量决定了生产车间的规模和企业产品的质量。

此外,镂机、排孔、木磨和面油这4个工序是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工序。

图1.1 B公司A产品物料传输路径图从整个生产系统来看,B公司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的生产制造,每个工序都是由人机结合来完成,所以人工在生产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而且整个生产过程属于离散型制造,没有连贯的工作流水线,工序基本按照操作的先后顺序进行生产,每个工序的在制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时必须通过人工质检环节以及大量的分拣和搬运的工作,造成了生产过程中的极大浪费和等待,延长了生产周期。

并且每个工序的操作过程没有规范,人工因素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造成了重要影响,也增加了质检的时间和工作量,进而影响了产品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2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流程再造方案2.1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流程再造总体思路通过对B公司的内外部环境、经营运作存在的问题和再造要求的分析可知,B公司由于生产周期过长、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希望通过实施流程再造对其生产方面进行变革,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但是由于B公司自身资源、资金和能力的有限,太大的投入不仅使B公司无法承受,还有可能造成后续经营的困难,得不偿失。

要在现有资源条件的限制范围内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的目标,对于B公司来说,实施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流程再造可谓是目前较为有效且可行的途径。

根据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按照其基本的四大改善原则: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先从整体上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再造,达到整体流程的精简。

然后通过制定生产节拍以及对各个工序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调整,对每个环节进行再造,以达到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的消除操作上的浪费和在制品的等待。

最后按照生产流程的要求,通过对生产车间的布局进行调整,使得各个工序之间衔接更为流畅,物流路线更为通畅、简短,以提高车间的空间利用率和运作效率。

2.2生产流程的ECRS方法再造ECRS (Eliminate、Combine、Rearrange、Simplify,取消、合并、重排、简化)不仅是流程再造的方法之一,也是精益生产的改善原则。

取消:通过对生产流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进行审查、分析,确认其保留的必要性,对一切可以不必要的操作环节、不规范的操作动作、不方便的作业以及不必要的闲置时间等都应当取消。

合并:对生产流程中的各项操作和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将可能连接在一起的动作、可通用的工具以及可合并的工序等,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予以合并。

重排: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生产工序进行宏观分析,对工艺流程、工序位置、作业分工等进行重新考虑和布置,以达到优化流程、缩短物流路线、均衡工作量、消除薄弱环节的目的。

简化:即简化复杂的流程、不必要的设计结构和每道工序的内容,力求以最简单的动作完成操作,缩短运送路线和信息传递路线。

通过现状分析可知,A产品现有生产流程的主要环节主要有:开料、分拣、钉装、镂机、排孔、分拣、木磨、灰磨、底油、油磨、面油、安装检验、配件、包装。

其中两道分拣操作仅仅是物料的分类、搬运,没有任何的增值操作,属于不增值环节,而每一道工序中都暗含着质检的操作,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另外,由于各个工序的操作没有统一的规范,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故为精简生产流程,消除生产操作流程上的浪费和等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优化改进:(1)取消部分工序的质检环节。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与高层管理者、操作工人的访谈得知,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镂机、排孔、木磨和面油这四道工序最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这几个工序的质检环节可以保留,而其他生产工序的操作质量一般来说比较可靠,而且日常操作中,工人也知道该工序的问题不大,质检操作过程也不是很严谨,根本不会一件件的去检查,有时甚至应付了事,抽查几个就该批订单的在制品放过去了。

由此可见,这些生产工序的质检环节即使存在,也形同虚设,作用不大,因此完全可以取消。

如有需要,则可以由车间主管负责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另外,对于产品生产己经发展成熟的产品,工人操作规范、熟练且质量有保证,一般是不会出现生产问题,所以工序的质检环节均可取消,只需要在最后安装的时候检验即可。

根据精益生产的思想,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能培训和操作督导,提高其操作水平和操作质量。

(2)合并不增值且必要的分拣环节。

结合实地调查和访谈结果,通过仔细对分拣环节的分析发现,分拣环节完全可以通过改变操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操作习惯,分别合并到开料和排孔这两个工序当中,不需要单独安排人员进行该项操作。

在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下来之后,第一时间发放到各个工序的生产工人手中,尤其是幵料和排孔工序的操作人员,由于这两道工序的在制品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去向,有必要让操作工人明白自己操作的是哪部分在制品,哪些部分在制品下一步将进入到哪一个工序。

此外,应当按照在制品去向和尺寸要求的情况适当分工,使得在制品经过这两道工序后就直接完成了分拣,操作工人可以很清楚、很轻松地将在制品传输到下一个工序。

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工人只管本工序操作,只按照在制品尺寸要求分工,在制品完工后统一到缓存区进行分拣,下一个工序的工人再花大量时间来寻找和搬运。

(3)重排各个生产工序的位置。

基于精益生产的思想,为优化生产物流,缩短各个生产工序之间的距离和在制品运输距离以及理顺生产物流路线,提高生产的连续性,对B公司的两个生产车间中的工序位置进行了重新布局。

根据产品的生产流程的基本顺序为参照标准,以精益生产和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合理地设置了缓存区、工序位置以及各个工序内部和工序之间的通道距离,节省了工序的操作占地面积,增设了物料专用通道和扩大了通道面积,使得工序之间衔接更为紧凑、连贯,车间内的生产物流更为畅通。

具体内容可见:4. 3.4车间优化方案。

(4)简化每一道工序的操作,使其统一、规范、标准。

B公司的整个生产流程中,大部分都是人工操作,开料、钉装、镂机、排孔和封边这几道工序是由人机合作完成,所以人工因素在生产流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就B公司目前的状况来说,最为快捷有效且低成本易操作的简化方式就是:在每一个工序的操作工人中,选择最有经验、效率最高、质量最好的熟练操作工人,按照再造要求和思路,共同制定统一、规范、标准的操作方式,以最简单、最高效的动作完成该工序的操作,以达到减少操作转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再造后的物料传输路径如图2.1。

图2.1 B公司改善后的A产品物料传输路径图再造后的生产流程只有16个生产工序,删除了原先生产流程中不增值的2个分拣工序和大部分暗含的质检环节,从整体上对生产流程进行了精简。

而且通过简化每个生产工序的操作动作、规范工序操作除去了操作上不必要的动作,减少了操作中的转换时间,提高了每个工序的操作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