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5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学校要迎接全市统一的考试,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学校决定利用音体美课程的时间让语数外科目的老师为学生解疑答惑,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
B.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C.正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D.错误,加重了语数外老师的负担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2题:
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
”这句话体现了( )。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要遵循其规律
B.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他人负责
D.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3题:
张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为解决班级内部班干部的人际关系问题,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自主开发了“和谐人际”的班级课程,这体现了教师( )。
A.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
题干中主要体现的是教师根据班情开发新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第4题:
王志是一名让所有老师头疼的学生。
他很聪明,只要他有兴趣的题就一定能解出来,但他却很少认真听课,上课总是干扰其他同学,不完成作业,不遵守班规。
下列关于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应了解原因,激发王志的学习动机
B.教师应该了解王志的家庭情况,结合家长力量一同帮助王志
C.不论王志做了什么,教师都应尊重王志,不要去管他
D.教师应注意及时帮助,正面引导王志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C选项虽是强调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但并不是对学生不管不问。
“不要去管他”表达有误。
第5题:
初二(3)班的班主任梁老师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成绩,根据全班学生的不同水平和接受能力,尝试进行分层教学,该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
B.止确,教师享有学术研究权
C.错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D.错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第6题:
某初中新学期扩招生源,由于新校舍没有按期完工,学校让初一十班的学生在年久失修的学校礼堂进行上课,上课期间礼堂上方的风扇突然脱落,砸伤了正在学习的小王和小李,该校的行为( )。
A.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B.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生命健康权主要包括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7题:
某地一所农村学校,房舍由于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上级主管部门为其专门拨出经费5万,让学校完善整修校舍,而校长李某却把此款用来修建自己的办公室。
在一个阴雨天,校舍倒塌,致使三个学生和教师死亡,10人受伤。
对于此案例,校长李某应承担( )。
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行政处分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8题:
农村家庭出身的赵某从小立志“学业为民,服务山区”。
赵某今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边远贫困的乡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按照法律法规,当地的人民政府应对赵老师( )。
A.进行奖励
B.提高工资
C.予以补贴
D.给予表彰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第9题:
李某将一批教育经费优先配置给市内的五所重点初中,对于农村地区的初中则不予拨付教育经费,李某的做法( )。
A.正确,优先配置重点学校教育资源
B.正确,初中可以划分重点和非重点
C.错误,违反法律规定,应责令其限期改正
D.错误,应当适当拨付给农村的中学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第10题:
有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家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女孩子没上完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
这侵犯了未成年人的( )。
A.生存权
B.受教育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11题:
李老师在校内开了一个超市,学生张某喝了该超市所售卖的过期的饮料,腹泻不止,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
A.张某和其监护人
B.学校和李老师
C.学校
D.李老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12题: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是( )。
A.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B.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C.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D.优先配置农村教育资源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规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第13题:
李老师正在上课,王亮、张宏两位同学却在讲话,于是就过去训斥他们。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他们起绰号:说话声音最响的王亮为“大喇叭”,声音有点沙哑的张宏为“破铜锣”。
李老师还罚他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站立直至下课。
李老师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