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可以借助有、等仪器;科学的观察要有 ;观察时要、和;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记录必须、准确地反应所感知的事物。
2、生物是指有的物质。
非生物是指没有的物质。
3、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
如绝大多数植物通过作用制造;(2)生物能进行。
如农民伯伯经常锄地松土,(3)生物能。
如人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落叶等。
(4)生物能对。
如草履虫向有光的方向游动。
(5)生物能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6)生物具有特性。
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它能够,所以属于生物;生物应环境,也能环境。
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首先要明确和,制定,调查过程要,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如果调查的数量过多时,要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进行调查。
2.实施调查的方法步骤:→分组→设计→调查→→。
调查结果的处理: 凭个人好恶取舍,所调查的生物都要认真观察,如实。
3.生物的归类方法:按生物归类,将生物划分为、、其他生物(细菌和真菌)。
按生物分将生物划分为生物和生物等。
按生物分将生物划分为作物、、、宠物等。
第二章认识生物圈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物圈:地球与其的总和。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和的因素叫做。
3.生态因素的分类:因素如阳光、、水分等和因素。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和开始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一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实验。
这个唯一不同的条件叫;设计对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和设置。
提高实验结果正确性的措施。
该实验中用研究的样本数量要多不是1只是为了、实验过程中对记录的数据要做或处理,都是为了。
6、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关系、关系、关系。
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土壤等,属竞争关系。
一群蚂蚁搬取食物属于。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必须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环境的同时,也会和环境;2.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3、大树底下好乘凉;树林里空气清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地衣促进土壤的形成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个。
5.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和,如莲的根状茎和叶柄中有。
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在的。
但生物对其生活环境中的每一种生态因素具有一定的,中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有性。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指在的内,与所形成的。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下列中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 B一棵大树 C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鱼,D一个湖泊中所有的水。
3.生态系统组成包括和两大部分。
3.按照获得和的方式不同,生物成分又分成、和。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4.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因为绿色植物的作用能进行制造的不仅养活了,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
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成分。
5.大多数动物属于,但蚯蚓、蜣螂、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因为它们能把中的分解成、、等归还大自然,从而促进了生物圈中的。
6.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成分有、和。
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但没有动物物质循环仍可进行。
7.一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是和;一个食物网再加上和成分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形成的链状结构叫。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交织在一起形成。
8.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结构称为一个,如在食物链:草→虫→鸟→鹰中草是第营养级,虫是第营养级。
如食物链:草→虫→鸟中,数量最多、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都的是最少的是。
9.生态系统中的最终能量来源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和流动的。
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
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它以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
因此说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10.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与能力流动不同,物质循环可以以某种形式在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和实现的,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
1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和越多,越复杂,越强,反之则越弱。
但生态系统的的,当外界干扰超过此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
所以我们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保持生态系统的,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生物的数量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但各种和却是的,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具一定的。
第三、四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科学家把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划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可为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荒漠等)和生态系统(有海洋、淡水等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如沼泽)。
自然条件下,决定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和量。
2.陆地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因为;森林生态系统作用:森林在、、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之称。
3.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为的地区之一。
4. 是典型的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
5.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和的条件下形成的。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的作用,有之称。
地球上70%的氧气来自于海洋植物(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等)。
6.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及工业用水,而且在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7.农田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们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营养结构,自动调节能力。
8.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千米左右的深处。
这个20千米厚度的生物圈包括:、、。
生物圈内有生命存在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如、空气、水、温度和;9.生态系统是的、的。
生物圈是一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所有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对右图标号背熟)【8】:稳定镜身;【14】: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11】:握镜的部位;【12】: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6】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显微镜中调节光线的强弱的结构:、;【13】: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
用来调节。
【7】:反射光线。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镜,光弱时使用镜。
【4】和【1】:都起作用【3】是按装和调换。
【9】和【10】。
转动【10】时镜筒升降的幅度;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和。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分以下四步:一、;二三四3.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必须熟记):⑴。
注意:取送显微镜时,要右手握,左手托。
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上,朝向自己,安装好。
⑵对光。
需要完成下面的四步操作:①转动,使。
②转动,使对准通光孔(因为,容易找到物象)③转动,选对准通光孔,然后眼睁着,眼注视目镜两手④转动,直到看到一视野。
(注意:切勿将阳光,以免损伤眼睛)注意:无论是对光还是观察标本都首先选择和对准通光孔,因为低倍镜视野大,容易找到观察的目标。
⑶观察:①放置 :把所要观察的正面朝上放在上,用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_ _的中心;②下降镜筒:转动 ,使镜筒缓慢 ,直到物镜接近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目的是;③升高镜筒:左眼向 _内看,同时方向转动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④再略微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⑷整理。
注意用专门的擦镜头;用擦拭显微镜的外表。
4.如何判断显微镜视野内污点的位置?:5.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时,必须有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常用的玻片标本按材料类型分:、。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的薄片制成;涂片——用的生物材料经过_ 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
6.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这里的“倒”是指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举例:分别在装片上写了个“9”‘b’、‘p’显微镜视野中分别观察到的是“”、‘’、‘’7.像移动的方向和装片移动方向。
例如:在视野的右上方观察到一物象,要将装片向方移动才能使该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8.低倍镜下观察的视野里:视野;视野内细胞体积,但细胞数量;高倍物镜下观察的视野里:视野,视野内细胞体积,但细胞数量。
特别注意的问题:在低倍物镜视野左下方观察到一个细胞,我想在视野更清楚的观察到这个细胞,则需要进行的操作是:①移动——使物象移动视野的;②转动——换上③转遮光器——选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④转动——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9.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 X 。
如用目镜40X、物镜10X的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了倍。
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1.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熟记):(一)制作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为:(1) 擦:用将和擦拭干净。
(2)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目的是(3)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撕取一小块——_ 表皮。
(4)展:把撕下的浸入载玻片上的 _中,并用镊子将它,目的。
(5)盖:用夹起,使它的然后,这样做的目的是(6)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用从盖玻片的吸引,使碘液浸润。
染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
所以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六个字:、、、、、用低倍镜观察到洋葱内表皮是由一个个的格子组成的,每一个格子就是一个。
2.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内细胞发生重叠的原因可能是洋葱内表皮;用显微镜观察时在视野内发现了许多大而带黑边的圆圈它们可能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如图是动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___是植物细胞,因为该细胞中有【】、【】、【】该细胞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细胞结构是【】。
2)在制作的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甲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过程中滴的是,乙滴的是,目的都是为了。
3)西瓜中所含的糖分主要存在于乙细胞的[]___中。
4)乙细胞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___。
5)乙细胞所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有【】外,还有___。
6)检测轻度污染的水域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因为以细胞内有【】。
8)从图上可以看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9)切番茄流出的红汁水是,主要来自结构[]___中。
10)维持细胞形状的结构是[ ] ,因为它有作用。
11)动植物细胞呼吸的场所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