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
平时作业四
(2007秋)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九讲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包括“补修课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

作业时间为150分钟(两个半小时),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与期末考试的范围和题型相一致,可以看作是一次“模拟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2.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3.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集是张资平的《---------------》。

4.“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是--------------的一再被人们引用的诗句。

5.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派作家对方兴未艾的左翼文学、时髦的现代派文学以及流行的商业化文学都相当反感,保持着一种批判的态度。

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就一直都在写作“美”和“爱”,尤其是那些关于母爱的篇章。

7.有不少学者认为,--------------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般读者可能更爱他早期的抒情散文。

8.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改革后的《------------》。

10.--------------在《独语》中这样写道:“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

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

11.茅盾的《腐蚀》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事变的长篇小说。

12.沈从文的作品展示了“两个文学世界”,一是“都市世界”,一是“--------------”。

13.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桥》被看作是-------------的代表作。

14.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的格律化运动,以“建筑美、音乐美、图画美”为审美标准,探索新格律诗的写作。

15.---------在《“京派”与“海派”》说:“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

16.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三大杰作之一的《-------------》。

17.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有三篇小说,即《银灰色的死》、《沉沦》和《-------------》。

18.胡适既是白话新最早的实践者,也是当时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一文被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

19.1923年,闻一多在《---------------》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女神》的评论,一是《〈女神〉之时代精神》,一是《〈女神〉之地方色彩》。

20.有人认为,曹禺的《原野》借鉴了美国戏剧家------------《琼斯皇帝》的一些表现手法,并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小说《春蚕》中说,茧厂十多天前驻过东洋兵,现在又开走了。

这是指()。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一二•九”事变D.“八•一三”事变
2.1943年,沦陷区文学中张爱玲一夜之间成为了市民文化的“明星”,同年,在解放区也有一位一夜之间成为了农民文化的“明星”,他是()。

A.丁玲B.周立波
C.孔厥D.赵树理
3.沈从文的文学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A.以《边城》为代表的小说创造出一种牧歌式的田园风格
B.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C.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污染和破坏的古老美好的人生形式
D.以《边城》为代表的作品创造出一种抒情小说文体
4.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是根据他自己早年的同名诗剧改编的,这部诗剧是()。

A.《棠棣之花》B.《聂嫈》
C.《凤凰涅槃》D.《屈原》
5.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A.《呐喊》B.《坟》
C.《野草》D.《热风》
6.曹禺的第三部话剧作品是以仇虎和金子为主人公的()。

A.《原野》B.《蜕变》
C.《日出》D.《雷雨》
7.茅盾常常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其中,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四个月就动笔写的小说是()。

A.《蚀》B.《子夜》
C.《虹》D.《腐蚀》
8.老舍曾为自己作品一度流入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而深深地苦恼,试图“故意的停止幽默”,而他为自己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的作品是()。

A.《四世同堂》B.《二马》
C.《骆驼祥子》D.《离婚》
9.周作人的散文常常表现出一种被称之为“中年心态”的枯涩味,因此,在30年代曾有人将他与明末的一个文学流派相提并论。

这个流派是()。

A.竟陵派B.桐城派
C.公安派D.性灵派
10.抗战开始不久,穆旦作为西南联大的“护样队员”行程三千里,远征昆明,第一次感受到自我生命与生养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诗泉喷涌,写下了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赞美》等诗篇。

他在《赞美》一诗中这样写道:()。

A.这是时候了,这里是我们被曲解的生命/ 请你舒平,这里是我们枯竭的众心/ 请你柔和/ 主啊,生命的饿源泉,让我们听见你流动的声音。

B.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C.……呵上帝!/ 在犬牙的甬道中让我们反复/ 行进,让我们相信你句句的紊乱/ 是一个真理。

而我们是皈依的,/ 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D.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怯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茅盾在创作《子夜》时,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的三条“火线”是()。

A.吴荪甫与赵伯韬斗法的一条先虚后实
B.与农民矛盾斗争的一条以虚为主
C.与工人斗争的一条线一实到底
D.红军活动的一条线先实后虚
2.老舍的小说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

A.表现出受英国文化影响的幽默风
B.没有二三十年代典型的“新文艺腔”
C.大量使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炼、纯净的语言
D.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
3.30年代散文创作更加繁荣的主要理由有:()。

A.抗战初期报告文学几乎一枝独秀
B.除鲁迅外,涌现了一大批新的杂文家
C.小品文,特别是幽默闲适小品风行一时
D.一批年轻作者自觉追求抒情散文艺术
4.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并不完全像有人说的是虚伪的表现,比如()。

A.爱穿侍萍绣过的衬衣
B.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
C.无论家搬到哪里都要带上侍萍用过的家具
D.每年四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
5.祁老太爷最喜欢长孙媳妇,是因为她()。

A.已经给祁家生了儿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
B.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不像二孙媳妇那样闹得荒
C.虽然识字不多,却很有学问,常常能猜到老太爷的心思
D.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都由她一手操持
四、简答题(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请简要描述新诗从新文学的草创时期到30年代的发展轮廓。

(8分)
2.什么叫“京派”?“京派”的重要作家主要有哪些,能否说出其中的五位?“京派”作家对哪些文学流派很反感?(6分)
3.为什么可以说在蘩漪身上,并未表现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6分)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

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什么是“牧歌田园诗风格”?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沈从文《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2.张爱玲为什么把她的小说集名命为《传奇》?她的小说代表作《金锁记》讲述的是怎样一个传奇故事?请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并说明作品讲这个故事的主要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