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纷纷销毁自己产品的主要目的是()A.发泄对社会的不满B.人为的造成商品减少C.维持商品的价格D.响应政府的号召2.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解决危机,罗斯福实施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实施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①整顿金融业②复兴工业③恢复与稳定农业④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文中“新应用”指的是()A.美国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加紧在国际市场进行争夺B.利用“金元外交”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加紧掠夺C.美国政府仍然对内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4.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本质上一致的地方是() A.都是依据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调整B.都是国家政权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都奉行自由的经济政策D.都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5.罗斯福针对“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的措施是()①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②出台农业调整法③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现金补贴④限制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尤其是________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扩大的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 A.恢复和稳定农业B.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C.复兴工业D.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7.在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通过的法律文件是()①《紧急银行法》②第一《农业调整法》③《国家工业复兴法》④第二《农业调整法》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8.罗斯福新政的推行所产生的影响有()①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②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③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新政的实施带来美国国库每年60亿~70亿美元的亏空,并且仍有700多万人失业,14%的人口靠救济金过活。
从1937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又走向衰退。
1937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几近崩溃,被称为“黑色星期二”。
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对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毫不起作用B.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办法C.资本主义制度必将灭亡D.罗斯福新政是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的10.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接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11.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征是() A.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B.保护关税,减少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C.利用政权杠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D.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12.关于凯恩斯革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凯恩斯的《国富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B.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唯一依据C.20世纪70年代以后,凯恩斯的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所奉行D.凯恩斯开创了西方宏观经济学13.凯恩斯在致命危险威胁资本主义的世纪里巩固了这个社会。
上述观点说明了() A.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代替市场B.凯恩斯革命的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凯恩斯革命加剧了社会矛盾D.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政策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14.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的最大挑战是()A.“滞胀”B.经济危机C.通货紧缩D.需求不旺15.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源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B.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消费不足的弊端C.解决危机的办法是扩大需求D.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16.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拉美迅速流行。
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等新自由主义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高度依赖等,使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这表明()A.新自由主义在拉美逐渐失去了市场B.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不符合拉美诸国的国情C.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D.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削弱17.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①新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西方市场②西方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③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④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8.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共有的特点不包括()A.扩大国有经济成分B.政府制定经济计划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发挥市场自由调节作用19.2008年2月14日,德国战后一起最大的逃税案浮出水面,本次巨额逃税案嫌疑人多达千名,涉案金额可能高达40亿欧元。
对德国来说,确保税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 A.德国早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社会B.德国与欧洲大陆及北欧多数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C.德国过于强调社会保障,政府财政负担沉重D.德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国际金融报》载文指出,美国人对跌倒的孩子不扶的教育方式是颇有道理的。
引申到市场管理,那就是对市场经济也应当减少行政干预。
美国政府这一做法的好处是() A.束缚少,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B.有利于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C.减少财政负担,增加财政收入D.避免社会成员的两极分化21.能影响各国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因素有()①本国国家制度②历史文化③经济状况④自然条件⑤国际环境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2.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和接受②重商主义理论的迅速发展,并占主流③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④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兴起及推动⑤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⑤23.日本模式曾经创造了令欧美国家都震惊的经济发展速度,使日本快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大国。
但在1996、1997年两年,日本经济却出现负增长。
影响日本经济的关键是个人消费的不足。
日本政府积极干预市场,促使其经济发展,但在2002年又步入低迷。
请问,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尖锐矛盾B.日本国内消费不旺C.人们对未来预期不乐观D.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24.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的是()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25.对于英美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正确的是()A.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B.政府的干预过于直接C.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罗斯福就任总统后推行“新政”革命取得巨大成功,使美国安然渡过了难关,新政也为罗斯福赢得了极大声誉。
有人说,罗斯福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生在这个时代,生在美国,而不是生在日本、德国等其他国家。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16分)27.材料一李嘉图认为,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在运行。
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
材料二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经济的萧条与失业问题,对此,政府应积极加强调控。
他认为没有国家的积极干预,资本主义就会灭亡。
材料三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李嘉图和凯恩斯的什么观点?(8分)(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李嘉图和凯恩斯的观点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
(10分)28.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表明党和政府根据社会转型中的现实需要,不断调整“公平与效率”的定位,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的社会保障理念和制度安排,将社会职位的主题词锁定为公平,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日益扩大,种类相应增加。
材料二欧美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和实践,特别是被称为“福利国家”的北欧诸国,通过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地控制了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且经济颇具竞争力。
(1)西方市场经济模式中,哪一种最注重社会保障?其形成原因是什么?(8分)(2)我国借鉴别国的经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意义是什么?(8分)【答案解析】1.C[各国销毁产品的目的在于减少供应,维持商品的价格。
故C项正确。
B项说法不准确;D项不是主要目的;A项说法不符合题干要求。
]2.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主要是加强与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题中选项均符合新政的内容,故选D。
]3.D[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拒绝了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并没有采用法西斯的对外转嫁经济危机的政策。
]4.A[三者一致的地方均是对生产关系作出部分调整。
]5.D[①不是针对农业出台的措施。
]6.D7.D[第二《农业调整法》是1938年通过的,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是1933年到1935年。
]8.C[罗斯福新政因为仍然坚持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仍没有解决。
] 9.B[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10.B[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实际应用。
]11.C[这是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12.D[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以后,凯恩斯的主张不同程度地被西方国家所奉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政策受到怀疑,但其影响依然存在,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
A、B、C三项说法均错误。
]13.B[凯恩斯革命的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凯恩斯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但并没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故选B项。
] 14.A[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陷入两难选择: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