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弘扬了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抓住文本体会关键词句,从文中感悟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
3.交流收获,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夸父追日的原因及其执著、奉献的精神,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神话,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夸父追日
追日原因:喜欢光明
追日经过:拿着提起迈开
无比欢喜奋力
追日结果:自我奉献奋力拼搏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都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吗?你们都听过哪些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学习一个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叫——《夸父追日》。
(生读题目)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师板书)
2、理解题意:知道夸父吗?(师补充:传说夸父我国北方部落的一个首领)(你怎么知道的?你真爱学习!老师没教,你就会自己去读课文了。
)追就是?(追赶)日就是?(太阳)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夸父追赶太阳)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夸父是怎样追日的?
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同学们真能干,紧紧抓住追日这个主要内容,提出了3个有
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3个问题,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样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还请大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由读文。
3、反馈自学情况
检查生字词:虞渊渭河翰海大泽伏下身子向前一抛咕嘟咕嘟颓然手杖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课件出示,口头填空:这个神话故事写了夸父()太阳,()虞渊,夸父倒下变成(),他的手杖变成()。
)
①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②写夸父怎样追日的是哪个自然段?(2——4自然段)③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品读第一段,感受夸父追日的强大精神支柱
1、夸父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一个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波浪线划出最能概括原因的句子。
2、交流:
课件出示:“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
充满光明。
”
(1)指名读。
(2)引读:
师:是呀,夸父对光明是那么的渴望,当夜幕降临,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阳,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师: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3)读着这样一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勇敢向往光明)
四、研读追日的经过
过渡:是呀,在字里行间,我们不禁被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感动了,更被这些神奇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让我们再次随着这些神奇的语言文字走进课文2~5节。
老师这儿有3个词语,谁来读一读?
1、出示: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道渴而死。
指名读---齐读
2、这3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词语,读读课文2——4自然段,并且用直线划出哪些句子能读懂这个词语?
反馈:
与日逐走
谁来说说这个词。
1、词义(追着太阳跑。
)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双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显红:追、跑)
评价:你读懂了“逐”就是“追”;古代的“走”就是现在的“跑”。
2、追得快(显红:一眨眼、两千里、像风似的奔跑)
评价:夸父跑得真快啊!像风一样,追逐着太阳。
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相当于一眨眼就从杭州跑到了北京。
爸爸的汽车在告诉公路上行驶,如果以每小时100公里来计算,两千公里得开多少小时?(20小时)整整要开20小时的路,可是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真神啊!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
把这份感受读出来吧。
渴欲得饮
谁来说说对“渴欲得饮”的理解。
词义(很渴想要喝水。
)你是从哪里读懂的?(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显红:霎时间)
评价:巨人喝水,那真是饮干江河水。
是呀,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他不顾疲惫去追赶太阳,那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支撑着他。
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读到这里,你仿佛又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道渴而死
1、喝了那么多水,喝够了吗?
2、同学研究“道渴而死”的?谁来说说这个词
预设:A“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
”
师:为什么要到大泽去呢?是因为他渴。
老师只听你们读懂了“道渴”二字,“而死”呢?
3、“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
4、看到夸父的倒下,你心情如何?
(伤心、悲痛……)我们怀着这样沉痛的心情来读他倒下的这句话。
5、“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
这一叹,他会叹些什么?夸父遗憾什么?(没有追到太阳、没有把光明留住)⑵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遗憾、对光明的渴望都化作这最后的奋力“一抛”上,这一抛,都抛出了什么?(这一抛,抛出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
这一抛,还抛出了鲜美的桃子。
)⑶引导:孩子们,传说夸父是古代部落的一个首领,这个部落特别奇怪。
一年中只有两个月,天上是有太阳的,其余的十个月,人们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
所以夸父是那么想把太阳留住。
那么这一抛,夸父还想抛出什么?(希望、光明……)
C了不起。
夸父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太阳的光明,而甘愿用生命来交换。
这种执着、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叹。
6、难怪大地和山河在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连太阳也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送给这位追求光明的勇士。
让我们带着满心的敬意读读夸父的最后一瞬间。
(齐读)
7、读着读着,读到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五、练笔升华:课件出示:夸父,我想对你说……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追寻光明的人,当你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的桃树林时,你有什么想对夸父说的呢?
(写一两句话,佩服夸父的决心及毅力、还有做事不半途而废的精神;永远秉持着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艰难的精神;追求光和热,契而不舍;“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生命不息,追赶不止;学习上也应该有夸父不断追赶的精神,使自己不断进步。
)
(写后交流)
六、拓展延伸:
1、《夸父追日》这则神话故事出自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山海经》,想看看这本书中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吗?
出示: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能读得懂意思吗?(教师范读)老师把这段古文送给大家。
你会发现,中国的神话故事是那么富有趣味,那么意味深长。
3、师:课文学到这,我们认识了夸父,他不仅仅是留给我们巨人形象,他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
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坚强
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被人们所赞颂。
夸父带着心中莫大的遗憾走了,但是他的锲而不舍、坚强不息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里。
同学们,神话故事里充满神奇的想象,只要我们继续畅游在神话故事里就会感受到更多神话人物的勇气和智慧。
老师建议大家抽空多读读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