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经济格局及发展趋势(最终)

全球经济格局及发展趋势(最终)

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前沿: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程度逐步加深,各国都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相互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经济网》
一、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工业是地区与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随着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将发生变化。

当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即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

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

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把新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迫切要求加强相互联系,进一步深化国际分工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

(1)需求不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
(2)生产力过剩。

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3)发达国家科技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但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

(4)发展中国家:优势在于资源和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也得以迅猛发展。

这一切导致了全球竞争的加剧,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协作可以有效地避免恶性竞争,寻求有序的合作和共赢。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东亚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东亚经济所孕育的生机和能力吸进了大量的国际投资,但相对于烂欧洲和美洲,亚洲尤其是东亚的经济一体化却滞后。

因此,东亚国家急需加强合作,通过制定创新推进一体化进程,并形成一个真正属于自己、能代表自己利益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2)区域经济一体化。

现在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大大小小多达140多个,但在世界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是三大主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正在筹划并形成中的东亚自由贸易区。

欧盟:世界经济的兴衰起落,与这三大区域经济板块密切相关。

经过五次扩大,欧盟今天已成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组织。

25国人口4.5亿,GDP逾10万亿美元,占世界总GDP的30%。

欧盟已建立起欧元区,统一了货币,这是目前惟一可以在经济领域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

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对美国而言,不仅工业制造业企业受益,高科技的各工业部门也将增加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出口。

美国同墨西哥的贸易顺差将会因此而增加。

同时,美国西部投资将会扩大,由于生产和贸易结构的调整结果,将会出现大量劳动力投入那些关键工业部门。

东亚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于2011年年底提前完成了“官产学联合研究”,认为自贸区切实可行。

中日韩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0%,三国在制造、研发、经贸
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在当前美国尚未从经济危机中恢复、欧债危机不断发酵的情况下,亚太须充分发挥世界经济三大“引擎”之一的作用,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势必为这一“引擎”再添强大动力,将给三国带来实在利益,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如今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趋势,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本身,而直接间接地涉及到了政治发展领域的问题。

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使经济和政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离开了经济而谈政治和离开了政治而谈经济一样,往往使人们既不能理解政治也不能理解经济。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经济必须在政治的包容下才能得以运转,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必须得到政治的支持和推动。

国家政治都大力制度改革,保障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国民更好的有效发展下去。

吕陈玲
11102400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