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
一、基础知识 (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熟稔.(niǎn) 拔擢.(zhuó)陨.首(yǔn) 茕茕孑.立(jié)
B.自诩.(xǔ) 矜.育(jīn)洗.马(xǐ) 决.起而飞(xuè)
C.桨棹
..(zhào) 干涸.(hé)逋.慢(bū) 恶.乎待哉(wū)
D.赊.(shē) 笏.板(hù)胜饯.(zhàn) 猥.以微贱(wě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遐观孤鹜暇日天高地迥
B.宵逝南溟北冥云消雨霁
C.盘桓耸萃荟翠德合一君
D.绣闼侥幸扶摇鱼舟唱晚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D.奚惆怅
..而独悲?
5.下列骈偶句的读法,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龙光/射/牛斗之墟。
B.落霞与/孤鹜/齐飞。
C.接/孟氏/之芳邻。
D.天柱高/而/北辰远。
6.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臣具以表闻。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阅读欣赏 (28分)
(一) 阅读选段,完成7~14题。
(16分,每题2分)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
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潦水尽.而寒潭清。
宾主尽.东南之美。
C.即.冈峦之体势。
胡天八月即.飞雪。
D.穷.岛屿之萦回。
穷.睇眄于中天。
8.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句话依次涉及哪几
个历史人物( )
A.曹操谢灵运李白陈子昂
B.梁孝王陶渊明曹植谢灵运
C.屈原贾谊陶渊明曹丕
D.贾谊冯唐谢灵运陶渊明
9.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隍枕.夷夏之交。
枕:倚,据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区:天空
C.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像衣襟一样
D.披.绣闼,俯雕甍。
披:打开
11.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此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2.“四美具,二难并”一句中“二难”是指( )
A.难人、难事
B.难兄、难弟
C.贤主、嘉宾
D.良辰、美景
13.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的“东隅”和“桑榆”是指( )
A.在朝和在野
B.早晨和傍晚
C.市井和山林
D.日出处和日落处
14.对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二)阅读文段,完成文后15~17题。
(12分,每题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①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②之民欤?葛天氏③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注:①黔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进仕,屡次辞去诸侯的聘请。
②无怀氏:上古时代的帝王。
③葛天氏:上古时代的帝王。
15.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
A.登峰造.极。
造.饮辄尽。
B.颇示己志.。
此其志.不在小。
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在必醉。
D.曾.不吝情。
去留而计其长短曾.不盈寸。
16.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
B.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懂个大概。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
17.关于本文内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述用以自抒志趣的文章,作者是陶渊明。
B.本文描绘的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知识分子形象。
C.五柳先生喜好喝酒,到亲朋好友家饮酒时总是大醉方休,并且醉后就向主人告辞。
D.由于五柳先生品行高洁,因而受到了黔娄妻子的赞赏,称他不因为贫困而终日忧
心忡忡,不为了富贵而到处投机钻营。
三、语言运用 (14分)
18.文学常识填空。
(6分)
(1)陶渊明,名,字,自称是我国第一位诗人,散文代表作有《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2)庄子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庄子》,又名《》。
19.名句名篇默写。
(8分)
(1) ,秋水共长天一色。
(2)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3)悟已往之不谏,。
,觉今是而昨非。
〖XC<4.TIF>,JZ〗四、作文 (40分)
20.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很多很多,我们也自然会生出许许多多的联想。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题材自选,体裁自定,不少于700字。
答案
1. C(A稔rěn B洗xiǎn D饯jiàn)
2. A(B云销雨霁,C耸翠、荟萃,D渔舟)
3. C(A知—智,B闵—悯,D已—矣)
4. D
5. B
6. D
7. D(A属于、类,B消尽、全是,C像、就)
8. B 9. D(动宾结构)
10. C(以……为衣襟)
11. D(虚实结合)
12. C 13. D
14. B(无恨主之意)
15. C 16. B 17. D
18. (1)潜渊明
(2)周道《南华经》
19. (1)落霞与孤鹜齐飞
(2)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3)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2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