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害防治精品PPT课件
• 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如何提高粮食品质是今后大家 关注的重点,如何贯彻“绿色植保”理念,搞好病 虫害的绿色防控,开展专业化防治,减少农药残留, 减轻农药的副作用是今后植保工作发展的方向。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发生情况
• 目前我省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有150多种。生产上造 成危害的主要有二点委夜蛾、玉米螟、蓟马、蚜虫、 粗缩病、叶斑病类、苗枯病、青枯病、锈病、瘤黑粉 病、纹枯病、地下害虫及杂草等。
• 玉米种子质量差发病重,自交系发病重于杂交种。
苗枯病
2.玉米粗缩病
• 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以6叶期以前最易感病,病株 叶色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 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面沿叶脉上产生蜡白色 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节间粗缩,顶 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键株的1/2,病株根系少而 短,易从土中拔出,多数不能抽穗结实。
• 近年大面积推广的浚单20、郑单958、浚单 22、先玉335、先玉804,周单15号及甜玉 米等品种,对黑粉病、丝黑穗病抗性较差, 农大108、豫玉22、滑丰9号等品种,虽较抗 病,但面积小。
• 部分田块施氮肥较多,通风透光不良,玉米 组织柔嫩,有利于黑粉病菌侵染发病。
• 市场上虽多为包衣种子,但对黑穗病等不能 起到好的防治效果。
玉米病虫草害发生规律 与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省植保植检站 于思勤研究员 二0一二年五月
•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以占全国1/16 的土地,生产出占全国1/10以上的粮食,每年为国 家贡献商品粮200亿公斤,连续9年丰收后,再创高 产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病虫草的发生危害呈 加重趋势,已经得到控制的老病虫正在回升,新的 病虫不断出现,一些次要病虫正在上升为主要病虫,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 “镶金边”。是发病最轻的一种症状,上部新抽 生的叶片除了叶边缘出现褪绿黄化现象外,叶片 基本正常。
• 靠近叶片边缘的局部组织变薄、近似透明似“丝 绸状”或“薄膜状”,叶片中部叶脉附近仍保持 绿色。
• 长鞭型。受害最严重的一种症状,主要原因是玉 米内部新叶不能抽出,尚未抽出的心叶抱紧而成 直立“长鞭状”,叶尖部分细长、打卷、褐色。
• 发生特点:新的病虫不断出现,危害加重;已经得到 控制的病虫呈现回升趋势,杂草成为玉米生产上一个 重要问题,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有害生物防治成为 影响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
(一)玉米病害
1.苗枯病
• 玉米6叶期以前发病,病苗地上部生长受抑制,植 株瘦小,下部叶片先出现黄化症状,然后从叶尖 逐渐至整个叶片变褐枯死,严重的整株枯死;地 下部主根变褐坏死,严重时主根全部变褐坏死腐 烂,引起幼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发病轻的可 以长出侧根,逐渐恢复生长。
4.玉米黑穗病
• 玉米黑穗病类包括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等,由于玉米 种子的大量频繁调运,种衣剂质量差,造成玉米黑穗 病呈现回升趋势,尤其在豫北、豫西等地为害严重, 并在局部突发成灾,造成了玉米大量减产,农民往往 怀疑是种子质量问题,经常出现群体性种子纠纷,成 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 丝黑穗病是一个从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病害,通常玉 米抽穗后显现症状。瘤黑粉病在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 陆续发病,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加。
• 另外,棉花、蔬菜、烟草、豆类、水稻苗期均受 到不同程度的蓟马 危害。
3、玉米蚜虫
• 玉米蚜虫可为害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及 多种禾本科杂草。玉米蚜虫以成、若蚜刺吸 植物组织汁液,喜欢群集在幼嫩的心叶区和 雄穗部,主要危害雄花和上部l~5片叶,使 雄穗难以开花散粉,叶片变黄枯死,严重影 响玉米的结实性和降低粒重妨碍生长。还排 泄蜜露在叶面,招致煤污病发生。还能传播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 我省夏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危害,多雨年份发病重。
• 郑单958、奥玉18,锐步1号,先玉系列等抗病性较好。
青枯病
大田抗作感青物枯病的玉疾米品病种比防较治——玉米病害
6.玉米顶腐病症状
• 玉米顶腐病多从顶部叶片或心叶开始发病,一般 在第9-10片叶上开始表现症状,受害最重的是第 11~13片叶。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玉米褐斑病
• 褐斑病苗期即可发病,12-14片叶时达到 高峰。成株期仍可继续危害,但较轻。
• 其他叶斑病一般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 腊熟期达到高峰。
• 大斑病在我省主要危害豫西冷凉地区的 春播玉米,严重时发病达到7-9级。夏播 玉米基本不发病。
• 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在豫南、豫东、 豫中地区危害严重。
(二)、玉米害虫
1.玉米螟
• 在河南每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秸秆或穗 轴内越冬。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 3龄后蛀入茎秆危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 玉米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
• 以第二代危害严重,玉米大喇叭口期是防治的 最佳期。
2、蓟马
• 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玉 米黄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个体小(只有 0.9-1.3毫米),会飞善跳。危害叶背致叶背面呈 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这是与其 它异常症状区别的主要特征。叶正面与银白色相 对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发生危害严重时叶片粘连, 扭曲成牛尾巴状。苗期干旱有利于玉米蓟马 危害。 2009年全国发生面积2600多万亩,山东、河南、 河北发生较重。
玉米丝黑穗病
瘤黑粉病
5.玉米茎基腐病(青枯病)
• 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 症高峰。病株叶片初期呈水浸状,很快失水萎焉,变 青灰色枯死,无光泽,从上而下叶片先后枯死。茎基 部初期也表现水浸状,后变软腐烂,失水溢缩,无光 泽易破碎和倒折,茎内干缩中空。重病株果穗下垂, 不易掰掉。根系变浅褐色发软腐烂,皮层易剥离,内 部呈紫褐色。
• 全省发生普遍,以豫东、豫中地区受害重。春玉米和 早播夏玉米发病严重,麦田套种玉米发病也重。
• 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在 5叶期前应当喷药防治传毒昆虫。目前玉米品种对该 病抗性普遍较差
3.叶斑病类病害
• 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褐斑病等。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叶斑病类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