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新老七种工具
原理: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 原理。用来系统的收集资料、积累数据、确认事实 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范例1:按原因分类的不合格的调查表(表格式)
NO 1 2 3 4 5 6
合计
项目 服务态度差 商品种类少 商场环境差 价格偏高 服务设施差 其它
频数
80 60
30 20 4 6
累计频数 80 140 170 190 194 200
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内容提纲 确定调查表格式样 编写提问命题 根据调查项目设计成初步调查表 小范围内进行实验调查发现问题 修改补充后正式定稿
图 调查表的设计程序
使用调查表的注意事项:
❖ 1.应尽量取得分层的信息; ❖ 2.应尽量简便地取得数据; ❖ 3.应立即与措施结合。应事先规定对什么样
的数据发出警告,停止生产或向上级报告。 ❖ 4.检查项目如果是很久以前制订现已不适用
宽度一致
依频次高低从左至右排列
“其它”频数较小的次要项目的“总合”排在最
后
“项目(”一是般与不目超的过相总对数应的的1同0%一)层次的相关类
c、别累计百分比折线
邻线夹角小于180度(“其它”对应位置除外
)
(3)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 (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和收集数据:
❖ 选题;调查期间;必要性数据及其分类;数据收集方法。
QC七大手法
❖ 管理人员五大使命----
品质、交期、成本、服务、安全
❖ 管理的基本原則
1.尊重人性----把工作人员的想法与意见有效发 挥
2.徹底实施标准化----做好管理的第一步.
3.活用统计手法----统计方法收集数据,加以统计 分析
4.依PDCA的管理循环徹底执行----不停的转动 PDCA循环
❖ (5)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 不合格项频数大小。
❖ (6)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描点,用实 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帕累托曲线)。
(4)排列图实例:利用帕累托定律
要优化推销时间,关键就在于把时间花在那些能够 为你的“时间投资”提供最大回报的客户或潜在客 户身上。
3、分层法
(1)定义: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就是为了分清影响质量的原因
所在和明确措施方向,把性质相同的数据分到一起,
以便发现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2)分层原则
❖ 按时间分层 ❖ 按操作者分层 ❖ 按使用设备分层 ❖ 按原材料分层
•按操作方法分层 •按测量工具分层 •其他分类
如某班某日生产中出现了40件次品,按生产时间 (班次)、操作者进行分层,得到下表所示的 资料。 从表可以看出,次品数量与时间(班次)没有多 大关系,但受设备的影响较为明显,甲设备生 产的次品总比乙设备要多。由此可见,甲设备 是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工作及生活中难免碰到问题,一旦发生问 题如不立即解決,小问题也可能变成大问 题。然而,解決问题是要用方法的,而品 质管理(QC)手法就是能协助我们迅速且 正确解決问题的利器之一。
❖ 一般问题解决的程序约可分为收集→整理 →归纳分析→判断决策等阶段,每一阶段 都有不同的QC手法可供搭配使用。如果能 够充分了解QC手法且运用得宜,就能收集 到正确有效的资讯,并作出精准的判断。
4.判断决策:针对问题所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 加以处置。工具包括:特性要因图、统计图中的控 制图(Control Chart)。
QC统计手法
1.老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散布图,柏拉 图,直方图,控制图, 检查表,层別法.
2.新QC七大手法----关联图法,KJ法,系统图 法,PDPC法,箭线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解 析法
的,必须重新研究和修订 ❖ 5.通常情况下归类中不能出现“其他问题
类”。
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
❖ 1.询问法
❖ 询问法是调查人员向被调查人员询问,根据被调查人员的回答来搜集信息资 料的方法。可分为口头询问和书面询问两种。
❖ (1)口头询问法
❖ 口头询问可以采取自由式交谈,也可按事先拟订好的提纲提问;可采取个别 询问形式,也可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如果是个别询问,也可采用非面对面 的电话询问形式。优点:便于沟通思想,被调查者能充分发表意见,信息反 馈快,调查者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深入,真实性较大。缺点:调查花费人力、 费用支出大,对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调查结果的质量,易受调查人员的 技术熟练程度、工作态度和心理情绪的影响。
排列图应用ABC分析法
(1)遵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 律
来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统计规定
频数
200 180
●
●
●
100 %
140
●
N=200
75%
80
●
40
C
项目
D
E 其它
(2)排列图特点:
横 -- 项目
a、两个直角坐标
左 频数 纵 右 频率 %
b、按高低顺序排列的柱形
2、排列图
概念
➢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或帕拉图 (Pareto)即显示一组数据呈现“20%+80%”特定 规律的图。帕雷托分析中使用的图,帕雷托分析也 称ABC分析,或20/80分析。
➢ 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 线所构成
➢ 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成A、B、C三类
说明:当你的产品拥有大量 的潜在客户时,你就更容易 实现自己的销售定额!
营销机会
目标市场 A
目标市场 B
目标市场 C
假如进入每一个 目标市场的营销 代价大致相等, 那么有意义的做 法就是集中你的 营销精力,在目 标市场D,推销 产品A和B。
❖ (2)书面询问法
❖ 这是调查人员事先设计好调查表,然后分发给被调查者,由调查者书面回答。 具体方式有:邮寄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填妥后寄回,或当面交给被调查者, 然后由调查人员约期收回,或是被网上调查。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被调查 人员有较多的时间思考问题,避免受调查人员倾向性意见的影响;另外可适 当扩大调查区域,增加调查对象,减少人力。但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调查 表的回收时间长,回收率低,根据国外经验,调查表回收率能达到60%就算是 成功的;而且被调查者可能误解某些事项的涵义而填写错误。
❖ (2)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将数据填入其中,并计算合 计栏。
❖ (3)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 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
❖ (4)两根纵轴和一跟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 的刻度,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右边纵轴,标上 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左边总频数的 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刻度(100%)高度相等。横轴上将 频数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
❖ (1)直接观察:派人直接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举例
❖ (2)亲身经历:调查人员亲自参与某种活动来搜集有关部门的资 料。通过亲身经历法搜集的资料,一般是比较真实的。举例
❖ (3)痕迹观察:调查人员不直接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而是观 察被调查者留下的痕迹。举例
❖ (4)行为记录。只在调查现场安装收录、摄像、及其他监听、 监视仪器,调查人员不必亲临现场即可对被调查者的行为和态度 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在取得被调查者的同意后,也可用一定 的装置记录调查对象的某一行为。
❖ (1)试销法:例如将某一产品改变设计、改变包装、改变价格、 改变广告、改变销售渠道、改变陈设、改变促销方式等后,对销 售量有什么样的影响等都可用此法,由此了解消费者的反应和意 见。
❖ (2)实验室实验:这种方法在研究广告效果和选择广告媒体是 常常被采用。举例
❖ (3)模拟实验
❖ 它的基础是计算机模型,是建立在对市场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为某个目标建立假设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方案的比 较,其优点:可以自动地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这是其他实验难 以做到的。应注意的是,模拟实验所建立的假设和模型必须以市 场的客观实际为前提,否则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100 80
帕累托的80%/20%定律 产生收益的百分比 客户量所占百分比
60
40
20 A级
0
B级
C级
某商场服务质量排列图
频数 200 180
140
40%
80
●
40
70% ●
85% ●
95% ●
97% ●
N=200
100 % 75%
50%
25%
0 态度差 种类少 环境差 价格高 设施差 其它 项 目
❖ 3.实验法
❖ 在选定的目标内,通过改变影响所调查的问题的一个或几个因素 来进行小规模实验,以观察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实验法的优点:较为科学,资料客观价值较高,对于了解因果关 系。能提供其他调查法不能提供的资料,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缺 点:时间长、费用高,选择的调查对象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另外, 市场上各种因素的变化难以掌握,调查的结果也不易比较。
❖ 2.观察法
❖ 是指调查者凭借自己的眼睛或摄像器材,在调查现场进行实地考 察,记录正在发生的市场行为或状况,以获取各种原始资料,属 非介入调查。优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不发生直接对话,甚至被 调查者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调查,被调查者的言行完全在一种自 然状态下表现出来,调查的结果较真实可靠,使取得的资料更加 切近实际。不足之处是观察的是表面现象,无法了解被调查者的 内心活动及一些仅靠观察无法获得的资料,主要用于对购买行为 的调查,如:所以,这种方法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获得更 详细和必须的资料。
排除)。
(6)排列图注意事项:
1、“项目”确定应表明“关键少数”,否则应重新 排列。 2、“项目”不易太多 5—7项为宜。 3、取样数量不易太少,至少50个数据。 4、关键问题不死扣 80% ,一般1—2项为宜。 5、其它一定要放在最后 ,一般不大于10%。 6、图形规范,标注齐全。 7、累计百分比是折线,不是直线。 8、目标值高的情况不宜使用排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