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知识达标练习题(无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知识达标练习题(无答案)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知识达标练习题一、单选题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这一说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B.实验C.观察D.评估2.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A. 制定实验计划B. 猜想与假设C. 发现并提出问题D.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3.如图,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A. 猜想B. 评估C. 设计实验D. 实验结论4.现有量杯、水、盐水和一块橡皮泥,通过实验测橡皮泥:①体积,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③质量,④密度,⑤在水中受到的压强.能完成的是()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5.下列运用相同科学方法研究的是()(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2)用水流比作电流⑶用磁感线描述磁场(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A. (1)与(3)B. (2)与(4)C. (2)与(3)D. (1)与(4)6.豆浆和油条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传统早餐.众所周知,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而冬天冷却得较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 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季节、室温及其质量有什么关系?B. 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C. 液体冷却的时间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D. 液体冷却的速度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7.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都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B.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小C. 若V甲=V乙,则m甲:m乙=2:1D.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8.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C.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的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D. “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9.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

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

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A. 蝙蝠飞行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10.将一枚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水没有溢出;再多放入几枚,水也没有溢出.针对这一现象,有四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一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A. 为什么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水不会溢出?B. 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水会溢出吗?C. 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水不会溢出,是因为水中有空隙D. 能放入回形针的多少与杯子的材质、杯子的形状有什么关系?11.小明在使用量筒时发现,有的液体在量筒中液面向下凹,有的液体在量筒中液面向上凸,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物理问题()A. 容器中的液面为什么有时下凹、有时上凸?B. 容器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哪些因素有关?C. 量筒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液体的种类和量筒的材料有何关系?D. 容器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液体的种类和容器的材料有何关系?1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AO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1)减少第二个斜面OB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的远些.(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少斜面OB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的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OB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A. 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 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 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D. 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13.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14.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 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B. 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C. 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D. 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15.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放进鞋盒里,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应该选用音叉做声源B. 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C. 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D. 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二、填空题16.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①________;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________;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语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交流。

17.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明学了静电知识后,做了下面的实验。

他用感应起电机给球形导体带上正电,给悬挂的小球也带上正电。

小明将球形导体靠近悬挂的带正电小球时,小球被排斥,此时悬挂小球的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经过实验发现,当把球形导体再向悬挂的带正电小球靠近一些时,夹角θ变大。

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这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________。

19.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固体和液体对外加压力大小的传递特点,他们做了以下实验,如同所示.他们用相同的水平力F,分别推光滑桌面上不同形状的固体左端和装有液体密闭容器的左边活塞,而紧靠右端的完全相同的弹簧被压缩产生形变,弹簧形变量的大小关系为△l4<△l1=△l2<△l3.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①分析比较图中(a)或(b)或(c)或(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中(a)与(b)和(c)与(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0.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 的弦(只填写字母代号).(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________ ,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________ .本题的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 法.21.我们常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现给你一个透明圆底玻璃杯、一端削尖的铅笔、一张白纸、足够的水,请你从中选择需要的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22.小明和小华用相同的实验器材,验证电与磁的关系,实验过程分别如图所示.①小明:如图一根据小明的实验现象,可验证:________ 周围存在磁场,且________ .②小华:如图二指出小华的实验验证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写两条):Ⅰ.________ .小华的实验过程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未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3.物理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曾在力学、光学、天文学和数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这位科学家是________.24.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

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

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A.秒表B.长为0.8m的细线C.长为1.0m的细线D.铜球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________具体操作:________(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①________②________25.现有四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6.太阳能电池帆板(简称“电池板”)是为“嫦娥”系列探测器及其他空间飞行器提供能源的装置,如图1所示.“电池板”通常装有“向日器”,有了“向日器”,“电池板”就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转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太阳能电池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他们用材料相同、面积分别为S和S’的“电池板”进行实验,并改变“电池板”与光线的夹角,用电流表观察电流大小,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2(a)与(b)可得: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2(a)与(c)可得: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太阳能电池帆板安装“向日器”,是为了自动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尽量使________ .27.一天饭后,小红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干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探究.⑴提出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什么因素有关?⑵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的种类有关.⑶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⑷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⑸结论:________.⑹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选用________(选填“棉布”或“涤纶”)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28.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认真观察,发现为提醒司机朋友,在道路旁边设置了“雨(雪)天路滑,减速慢行”的温馨警示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