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独立柱基施工方案详解

独立柱基施工方案详解

独立柱基施工方案一、基坑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机械设备配备,针对基础开挖深度的不一样,独立基础的开挖深度2米~3米,土方开挖量大,部分土方进行场外运输。

采用人工开挖和5辆运输车。

13142、边坡防护,本工程最深在6米左右,方坡系数为1:0.3,边坡稳定,不采取边坡防护,对局部土质较差的边坡采用打木桩。

3、基础土方工程挖至设计标高时,必须采取降水措施。

在基础外边距基础边线1.5m处挖吸水土坑,吸水土坑基础可挖三个深0.8m宽、长1.2m吸水坑,基础承台处0.7m挖排水沟流向吸水坑,便于排基坑内积水,以免基础土方被水浸泡。

4、深度超过3m的深基坑周边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周边搭钢管护栏,高度1.2m,护栏横杆距离不大于0.4m,立杆间距不大于1.5m,全部封密目网,设安全警示标志,以保证施工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基坑上部周边5m内不得堆积余土,以免土的荷载压塌基坑边坡,影响基坑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进入深基坑施工时,必须用钢管脚手架搭设1.2m宽料道,上部铺满40厚3m长的木板,钉防漏条,斜道必须搭设牢固,上部设扶手,便于在基坑的作业人员上下。

5、基础放线,高程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坐标点,引测在轴线外3m,采用木桩打入土中钉上小元钉,用20砼现浇固定轴线桩。

固定轴线桩砼400×400×200。

在施工基础土方工程机械不易压着而损坏部位设置,基础高程控制按建设单位提供高程点对该片区基础高程和建筑物±0.00高程控制。

基础土方工程轴线检测和基础宽度和长度检查,采用经纬仪从引测的轴线桩向基坑投视,将四角的轴线投视在基坑内,打木桩,钉上小元钉,按设计图纸尺寸进行复核,偏差值小于5mm 方可使用。

检查各独立柱基和条形基础的土方基底尺寸,拉中线两边丈量,对小于设计基底部分采用人工清边直到满足设计要求土方基底尺寸为准。

基础土方工程高程按设计基础垫层下土方高程进行检底±20mm为合格。

6、基础垫层的施工根据设计基础施工图,对各独立柱基、条形基础大样图各条边加大100进行支模,按设计的基底高程进行抄平,固定模板,检查各独立柱基垫层、条形基础垫层与设计尺寸是否符合,出现偏差及时纠正。

经检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后,方可现浇C15砼垫层,垫层必须浇捣密实平整,便于上部工序弹基础墨线。

7、钢筋的绑扎按设计图纸全数检查,绑扎采取全部绑扎,无缺扣、松扣。

柱钢筋插入基板内与基板钢筋连接,平直部分大于150。

柱插筋四角部分采用焊接与基板钢筋连接,焊缝长度12d。

(单面焊)焊缝必须饱满无夹渣部分,以保证现浇砼柱主筋不位移。

基础有两层,钢筋部分必须采用Φ14铁马支撑上部钢筋间距@800,基础钢筋绑扎前必须先清理基坑内杂物,以免污染钢筋。

8、模板的施工模板的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模板采用大模拼装组合,钢管、扣件固定。

必须做到拼缝严密、垂直、不晃动,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上口水平高程与设计高程必须一致,±4mm为合格,超出部分应调整。

5、混凝土施工应对各部位钢筋、模板全数按设计图纸检查,自检合格后,在报监理公司、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监理公司签发混凝土浇筑令后,方可进行。

现浇混凝土配料、搅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执行,严格控制水灰比,对含泥量大于3%的砾石必须冲洗干净方可进行搅拌混凝土。

混凝土捣固采用φ50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捣固,严禁欠振和漏振现象出现。

混凝土浇注成型后必须做到几何尺寸规范、密实、平整,无蜂窝、麻面和露筋现象,无胀模现象。

用自来水养护不小于10天,每天三遍。

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和混凝土验收规范要求。

9、试件的制作采取现场随机取样,每一次取2组,一组为标准养护,一组为同条件。

10、土方回填基础土方回填必须采取分层夯实。

每一次回填厚度为250,回填土方压实系数不小于94%,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20Kpa。

二、质量要求柱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三、开挖后的监测措施观测要做到“三固定”,即固定观测时间、人员、仪器(线路),平时目测相结合,发现异常,及时采用应急措施。

四、质量保证本工程施工实行优质管理,质量第一,严格管理,精心操作,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质量。

施工中严格按设计和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1、推行项目法管理,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做好与甲方、监理、设计院、质监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处理好工地上各工序间的协调工作。

保证施工中认真执行设计、施工规范、规程的质量验评标准。

2、贯彻“谁施工操作,谁负责质量”的原则,执行质量一票否决权的规定。

3、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充分了解现场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

(2)熟悉施工图,熟悉工序流程、质量标准、安全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3)对操作工人验证上岗,签定质量安全责任合同。

(4)对基坑平面位置及水准高程的测量要有明确依据和现场确认核准。

(5)现场准备1000平方米的彩条布,如遇土方边坡防护未到位时,碰到大雨、暴雨能覆盖边坡。

4、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规定及时地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技术资料收集工作,做到工程技术资料齐全,准确无误。

五、成品保护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

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筑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并记录。

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六、质量通病的预防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3、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5、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验收。

6、当多台反铲同时作业时,至少应该保持有效距离5米以上,人工捡底时之间有效距离为2米以上。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基坑开挖深度15.9m,预留0.3m人工捡底。

基坑四周预留的操作面及放坡系数都按照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

13141、测量放线:a、定位放线依据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b、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点定出主控轴线,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即便于观测又不易遭到破坏地方加以固定、保护。

c、±0.00以下标高控制施工测量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地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

基准点设置边坡稳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

便于施工中使用。

2、施工分层本工程机械开挖深度约为15.9m,采用机械大开挖,用自卸运渣翻斗车将弃土运至弃渣场。

1314基坑支护采用网喷混凝土支护,则基坑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2.5米,最后留0.3m人工捡底。

3、开挖方式:a、机械进场坡道,按马道的布置开挖。

b、装载机留坡道并为下层作好道路垫实工作。

作好护壁工作面的修整、交叉配合工作。

c、在基坑边缘线 5.0m以外,对护壁不产生大的影响的情况下,可连续开挖下一层。

待周边喷锚完成后,清理周边,向下挖掘。

d、根据进度要求,土石方平均每天开挖量为5000方左右。

e、最后由反铲挖掘机依留设坡道的反序收出土坡道。

4、质量要求和保证措施a、进场机械、车辆须经专业人员检修后方才运行。

b、挖土过程中经常检查基坑边的稳定性,必要时支护后,方才进行作业。

c、辅以人工修整边坡,保证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d、开挖到设计标高以上300mm时,通知甲方,设计和土建施工单位验槽后再定收底。

e、车辆进出场地设门岗检查口,以清洁车辆达到市环卫要求f、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工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公交车尺寸,同土建代表、监理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g、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最后一层开挖时,由操作技术好的机械操作人员开挖一段后,经测量工或质检人员检查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

h、操作者换班时,要开挖挖深、挖边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i、测量人员随时测量,保证基底标高,槽底土壤不得拢动。

j、土石方开挖、回填、碾压和整平严格按照《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k、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l、若发生质量问题,立即口头上报发包方,并在4小时内递交有关质量问题的书详细报告,内容包括时间、部位、细节描述、产生原因、处理措施等。

m、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基坑变形突然加大,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回填,以保证基坑的稳定。

n、开挖顺序:由远及近,由浅至深,配合基坑支护方案,分层剥离,至设计基坑底标高约0.3米时,采用人工修边捡底至设计深度5、工程工期土方机械开挖总工期45天(包括护壁、施工准备等全部完成总工期为45天)内全面完成土方挖运施工任务。

本工程基坑开挖总土石方量按实际收方确定。

土方挖运每天工作时间:8:00-22:00有效工作时间每天12小时。

挖掘机数量6台,按5台考虑,备用一台。

土方挖运能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二)、土方开挖应注意的问题1、应根据地层情况(特别是厚砂层处)密切与喷锚护壁相配合,局部按照支护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开挖。

2、开挖机械施工时应确保护壁体的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