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测量—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心理测量—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对每个回答给一个分数,如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 意的有利项目分别为1、2、3、4、5分,对不利项 目的分数就为5、4、3、2、1(即一般采用所谓 “五点”量表)。
选择部分受测者对全部项目进行预测试。根据受测 者的各个项目的分数计算代数和,得到个人态度总 得分,并依据总分多少将受测者划分为高分组和低 分组。
1、并列直进式 2、复本必须等值,所谓等值必须符合 下列条件:
(1)各份测验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性。 (2)各份测验具有相同的内容和形式。 (3)各份测验的题目不应有重复的地方。 (4)各份测验题目数量相等,有大体相同的难度
和区分度。 (5)各份测验的分数分布(平均分和差异度)大
一、明确调查的目的
研究者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帮助确定自己的研究 目标 :
1.调查是否有时间范围? 2.调查对什么样的群体进行? 3.调查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细分为哪些方面? 4.你的调查是进行整体的描述性还是希望对不同
的群体进行比较 ?
二、确定调查问卷的纲要及流程
纲要:包括细目,每一部分的形式和数 目。
中辨认出正确答案,包括选择题、是非 题、匹配题等。
优点:
单位时间内可以施测很多项目,从而能保 证取样的广泛性,使测验更有效。
评分客观,加上题目数量多,可以减少随 机因素的影响,从而能保证测验的可靠性。
可以通过改变错误答案的迷惑性来调整题 目的难度。
阅卷方便迅速。 保密性好,好的题目可存入题库重复使用。
搜集素材,编制相关题目,并进行预试。 通过因素分析,最终确定公众内隐教育观念的结构。
教育本质(6、15、16、24、33)、教育功能(1、2、 25、26、27、28)、教育改革(11、14、17、21、22)、 教育质量(3、4、23、31、34)、师生关系(8、12、 13、35、36)、人才(7、9、18、19)
加以记录。
(二)项目分析
质的分析:内容取样是否适当,题目的 表达是否清楚等。
量的分析:确定题目的难度、区分度、 备选答案的合适度等。
复核:在两个独立样本中进行项目分析 的过程。
五、合成测验
(一)项目的选择 好题目的标准:只测定所需要的特征,并
能对该特征加以有效区分的、难度合适的 题目。
(二)项目的编排
致相等。
六、将测验标准化
(一)内容的标准化 即对所有受测者应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
目。
(二)施测过程的标准化
1.指导语 通常包括:测验目的的说明,受测者应
如何作答的指示等。 2.时限
(三)评分的标准化
为使测验评分客观,要求: (1)对反应的及时的和清楚的记录。 (2)有记分键。 (3)将受测者的反应和记分键比较,将反
开始,由易到难,由普通到敏感,由封 闭性题目到开放式题目。
4、最重要的问题不要放在最后。
5、要采用多个问题来了解态度、信仰、兴 趣、期望等主观变量。
6、书面问卷应在30分钟内,访谈法应在 15分钟内完成。
八、收集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人口 学变量)
性别 年龄、年级 职业 经济水平 教育水平 地区 ……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及其编制
李克特量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态度量表,该量 表要求被试对每个项目做出评定,每一种答案 赋予一定的分值,将各项目的得分相加,作为 态度指标。
李克特量表的编制步骤
收集大量(50~100)与测量的概念相关的陈述语 句,正向(有利)和反向(不利)的项目都应有一 定的数量。
缺点:
有固定答案,难以测量材料组织力、创 造力等高级心理机能。
编写困难费时,需要一定技巧。
(2)自由应答型(开放性)题目
让受测者用自己的语言或行动来对某一 问题作出回答,包括填充题、简答题、 应用题、论文题、联想题、操作题等。
优点:
反应自由,可获得较丰富的反应。 可测量高级的心理机能。
例如:工作倦怠的表现包括
工作积极性 工作中的情绪体验 工作成就感 ……
流程:线性的vs非线性的
三、确定调查的形式
问卷法 访谈法
四、确定题目的形式
开放式题目 封闭式题目
选择式 等级式 排序式 是非式 折中是非式
五、编写题目,组成问卷
注意: 1、语言要简单、明确,易于理解,避免双
缺点:
题目数量一般较少。 评分难以客观化、标准化。
(三)编写和修订题目
包括:写出、编辑、预试、修改等过程。
1.命题的一般原则
(1)试题要符合测验的目的,内容取样要 有代表性。
(2)题目格式不要使被试发生误解。 (3)文句要简明扼要,要避免使用艰深的
字词。
(4)应有不致引起争论的确定答案(创造 力测验、人格测验除外)。
(二)测验的出版和发行要严加控制
心理测验要注意保密,不能公开发行, 不能让非专业人员接触专业性的心理测 验。
(三)必须要有正确的使用目的
使用测验其最终的目的帮助个人和社会 更好地发展。
(四)测验的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测验使用者要具备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基本理 论知识。
测验使用者要具备选择测验、实施标准化测验、 对测验结果进行科学解释的知识技能。
(5)各个试题必须彼此独立,不可互相牵 连,题目中不可含有暗示本题或其它题 正确答案之线索。
(6)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的知识和 能力。
(7)所提问题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个人 隐私。
(8)施测与评分省时。
2.编写题目时要注意:
(1)题目范围要与测验计划所列一致。 (2)题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目多一
测验使用者要具备对特殊人群进行施测的技能。 测验使用者应接受督导,提高专业技能。
(五)测验的使用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APA制定的心理学家的道德原则
仁慈和避免伤害 忠诚和责任 正直 公平 尊重人们的权利和尊严
(二)分析测量目标:测什么
1.确定能表征所欲测量的心理结构的行为 如何使我们所选择的行为样本更具代表性: (1)回顾以往的研究成果 (2)考虑时代特点 (3)了解受测者的实际情况 (4)向专家和资深者咨询、请教 2、确定每一类行为的项目比例
(三)确定测验的功能:测验的用途
测验是用作选拔、预测还是诊断 测验是常模参照测验还是标准参照测验
作业以word文档形式上交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实施
一、对待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 (一)心理测量发展中的挫折与原因 1.测验被取消,禁止使用 2.受到社会上的指责和批评
原因
政治与社会因素 人们的误解和偏见
对测验的两种比较典型的错误看法: 测验万能论 测验无用论
测验本身的因素
科学性问题 测验编制与使用的失控
第七章 测验的编制与使用
第一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确定编制测验的目的 制定编题计划 编辑题目 题目的试测与分析 合成测验 测验的标准化 对测验的鉴定 编制常模 编写测验说明书
准备阶段 生成阶段 完善阶段
一、确定编制测验的目的
(一)确定测量对象:测验给什么人用 年龄 教育水平 文化背景 ……
(3)在记分时可按编题计划确定各类题目 的分数。
三、编辑题目
(一)搜集题目素材 题目素材的来源:
理论分析、相关的研究文献 现有的相关量表 开放式问卷
1.对智力测验的题目素材的要求
题目素材要丰富多样。 题目素材要具有适宜性。 题目素材要尽量避免受文化知识水平的
影响。 题目素材要具有普遍性。
(二)对待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
1.测验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 做决策的辅助工具
2.测验作为一个研究手段和测量工具尚不 完善
二、正确编制与使用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关键在 于能否正确地编制和使用心理测验
(一)测验的编制和修订要注意科学性 警惕不科学的测验的危害。
加强宣传,让人们学会区分科学的心理 测验与娱乐性“心理测验”。
我喜欢学校里的数学课 1 2 3 4 5
其他课程比数学课重要 1 2 3 4 5
例:妇女生育态度量表
指导语:请用1~5表示你对下述陈述的同意和反对 程度。(1)非常反对;(2)反对;(3)不确定; (4)同意;(5)非常同意。
有个孩子会限制我的自由 1 2 3 4 5 有个孩子会使婚姻更美满 1 2 3 4 5
因素分析法: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搜集 与主题有关的材料作为编写题目的素材, 通过因素分析进行筛选。
(二)选择项目形式
1.在选择题目形式时,要注意: 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各种实际因素
2.常见的题目形式
(1)固定应答型(封闭性)题目 让受测者从测验编制者事先定好的答案
2.对学科测验的题目素材的要求
题目素材应是该学科内容的代表性取样, 能反映各级教学要求,能把学习水平不 同的学生很好地区分开。
3.人格测验的题目素材的选取方法
经验法:搜集能反映经验效标组被试特 点的材料作为题目素材。
逻辑法:根据理论内涵,运用逻辑推理 的方法,选择具有表面效度的材料作为 题目素材。
九、编写指导语
本调查的目的 回答问卷的方法 可能需要的回答时间 对调查对象隐私的保障 对调查对象合作的感谢
例如:公众内隐教育观念的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公众内隐教育观念的结构及内 容。
编制过程:
搜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专家访谈 和教师、学生、家长等一般社会公众问卷调查,确 定了本问卷研究的教育观念中的几个要素。
至几倍。 (3)题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要。 (4)题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
四、题目的试测和分析
(一)试测 注意: (1)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
群体,取样要具有代表性。 (2)预测的实施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
测验时的情况相近似。 (3)预测的时限可稍宽一些。 (4)在预测过程中应对受试者的反应情形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