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培训课件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培训课件
是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
• 症状、体征:
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 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 血痰。常快速进展为ARDS、脓毒性休克和MODS。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 (一)流行病学调查。 县级疾控中心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单例病例: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发病就诊经过、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暴露史、密切接 触者情况等。
疑似聚集性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要立即排查疑似病例, 并重点调查病例的暴露史及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对从病例和环境标本 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明确是否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 染。
4
流行病学
• 传染源: 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 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 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 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 •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
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 高危人群: 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 流感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 链RNA病毒。
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 力较H5N1弱,在禽类间易于传 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 机会。
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 30分 钟或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 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 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 以上。
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 (二)标本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
当医务人员怀疑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时,应当尽早采集其上、下呼吸道 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与急性期血清采集时间 间隔2-4周的血清等。
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要对呼吸道标本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 测,进行病例诊断;没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尽快利用快速抗原检 测试剂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并将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标本送当 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一步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一、病例的发现、报告 (二)发现与报告。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要询问其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 史,重点关注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的人群。
2、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应当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 进行网络直报。
3、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乙类传染病”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
7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要点 (第三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
2014年1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国卫办疾控发 〔2014〕9号文件,在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 案(第二版)》修订的基础上,形成了《人感染H7N9禽流 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
一、病例的发现、报告 (一)病例定义。
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
2017年2月
概述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 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 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 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 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 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 情况。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疑似病例
临床表现
病原学检测阳性
确诊病例
重症病例
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 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病例。
主要标准
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
脓毒性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 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
呼吸频率≥30次/分 氧合指数≤250 mmHg 多肺叶浸润 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血尿素氮≥7.14 mmol/L 收缩压<90 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 2.血生化检查。多有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 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采集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痰、气道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下 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1)核酸检测 (2)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原检测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测:动态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3
病原学
H7N9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A/鸭/浙江/12/2011(H7N3)-类似 神经氨酸酶基因: A/野生鸟类/韩国/A14/2011(H7N9)-类似 6个内部基因: A/燕雀/北京/16/2012(洋哺乳动物。
Rongbao Gao,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368:1888-97.
• 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阴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常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
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 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
诊断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0天内,有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或者与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 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国卫办医发〔2014〕6号)。
一、病例的发现、报告 (一)病例定义。
2.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 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提示可能 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在上述条件下,发现2例确诊 病例的,判定为聚集性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