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检查工作方案
公司各部室、车间:
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按照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青政办【2013】148号)、省安委会关于全面贯彻《全面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安委【2013】17号)以及国防科工局《关于集中开展军工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科工安密【2013】736号)文件要求,根据集团公司及上级部门文件通知精神,以及公司总经理工作会议要求及上半年安委会会议布置安排,公司定于6月1日至9月30日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点是生产车间设备设施、关键作业环节、重要危险场所以及防汛、防雷设施等。
并结合“打非治违”工作要求,深入彻底查找公司目前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请各部室、车间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确保公司全年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省安委会以及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具体部署,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全面摸清公司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及时研究解决存
在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和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指导、监督各部门大检查活动的开展落实情况。
组长:南海昊
副组长:张喜迅楚得臣张维民董泽民
组员:袁青彬马一锋贾慧娟张小红石怀珺陈玉国刘东辉张玉成高月何勇刚张晓丽杨雷崔大智耿小云李广钦李海勤侯强胜赵宁仓钱建伟高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环保部,全面负责此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时间安排
检查时间:从6月1日起到9月30日结束,检查分三个阶段实施:
1、动员部署阶段(6月1日—7月9日)各部室、车间制订检查方案,明确安全大检查工作目标任务,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动员工作。
2、自查自纠阶段(6月10日—7月31日)由各部门牵头,开展自查自纠整治。
3、全面排查整治阶段(8月1日—9月20日)公司督查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不彻底的部门
进行通报,并重点检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4、检查验收阶段(9月21日—9月30日)公司安全检查活动领导小组将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各部门大检查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活动进行总结。
四、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积极组织本部门员工认真学习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通知要求,并严格遵照执行。
2、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要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结合部门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各部门大检查要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
对隐患和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对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要严格按照“五定”(定人员、定时间、定整改计划、定标准、定整改措施)原则认真整改落实。
4、结合此次大检查工作,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和修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各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
对于安全大检查走过场、隐患排查不力,整改落实不彻底的部门将给予通报批评。
5、大检查活动期间,各部室、车间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加强对基础安全工作的检查、
指导(如安全学习、异常分析、危险点分析以及班前、班后会等),督促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落实。
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安全保障的作用,积极配合、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使安全大检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6、全面做好汛期各项应急保障工作。
各部室、车间要结合公司2013年防汛工作的安排,大检查过程中要认真排查公司重点部位的防汛防雷工作落实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发现一处解决一处,不留隐患,并加强雷雨天气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汛期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
7、要将此次检查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相结合,隐患排查与危险源辨识相结合。
大检查期间,各部门要认真开展对部门所管辖区域内危险源进行辨识,找出公司目前存在那些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进一步明确公司隐患治理的重点方向和薄弱点,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下阶段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
8、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按照公司制定的重点检查项目及检查内容开展部门安全大检查自查自纠工作,并与9月20日前将自查及整改情况总结报送至公司安全环保部。
五、安全检查重点项目及内容
序号
组别
检查内容
1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及各制度、操作规程、标准的执行落实情况;
2、班组安全台帐、事故台帐、安全检查台帐、隐患排查台帐及交接班记录等是否及时、详细、真实的进行了记录。
3、班组安全活动、技术培训等开展情况;
4、是否组织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是否严格按照“三定”要求进行了整改;
5、重大隐患是否制定了整改方案,并报主管部门。
6、是否开展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演练;
7、部门发生的不安全及以上事件是否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2
现场管理
1、检修现场是否办理票证,措施是否落实;
2、现场劳保用品穿戴情况;
3、安全标志、安全标识是否齐全、完好;
4、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牢固(护栏、平台、梯子、护罩、盖板);
5、易燃、易爆场所通风是否良好,通风设施是否完好;
6、安全设施是否完,是否建立定期维护保养记录;
7、现场是否符合定置管理要求,是否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8、外委施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要求;
9、现场储存物料标识是否清晰完好;
10、现场劳动纪律情况,是否有“三违”现象;
3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
1、职业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制定及执行情况;
2、现场文明生产情况,班组安全文化、班组管理台账;
3、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使用情况;岗位人员是否能够熟练使用防护用品,并认真交接、记录;
4、岗位人员是否熟悉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是否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5、是否掌握报警、自救、互救等应急措施。
4
消防交通管理
1、消防、保卫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并认真执行,责任是否落实到位;
2、生产现场及重点防火部位的消防设施配置情况,是否建立有台账记录;
3、档案、库房、油库、酸(碱)储罐区的消防情况;
4、危险化学品的保管、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5、消防器材配备型号是否符合作业现场性质的要求;放置是否合理,便于取用。
6、公司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识是否完善;
7、公司机动车辆安全状况;
8、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情况
9、车辆是否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5
设备管理
1、设备缺陷及隐患治理情况,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2、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和人员操作证情况;
4、设备检修、润滑、保养情况;
5、设备附件及安全防护是否齐全、有效;
6、管道、阀门、设备是否有泄漏;
7、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动葫芦、工器具等是否定期检验;
8、电源线路布置是否规范,线路是否老化;
9、高压配电室标识是否齐全、完好;
10、配电室电缆孔、洞是否符合要求;
11、外委施工单位接电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12、电气绝缘工器具是否经过校验;
6
技术标准管理
1、操作规程是否准确、有效;
2、操作规程是否齐全,是否涵盖所有工艺过程;
3、操作规程是否在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设备更新改造等情况下及时进行修订、审核。
7
防汛管理
1、防汛物资的储备情况;
2、厂区内排水及外防洪渠是否通畅,无堵塞;
3、汛期各项防范措施落实情况,重点部位是否进行了监控;
4、避雷设施(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连接是否可靠,接地引下线是否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