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独塔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案分析_祝俊
独塔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案分析_祝俊
4] : 方法 [
)压力表测定 。 拉索使用千斤顶张拉 , 通过 1 精密压力表或液 压 传 感 器 测 定 油 缸 的 液 压 , 可求 得索力 ,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 是施工中最实用的方 。 , 法 其精度可达到 1% ~2% )压力传感器测定 。 张拉时 , 千斤顶张拉 通 2 过连接杆传到拉 索 锚 具 上 , 在链接杆上套一穿心
避免单个牵引点受力过大损伤索体 P E 护套 。 3. 3. 5 边跨梁端作业平台 边跨混凝土梁段斜拉索安装时在梁下设置两 套施工挂篮 , 方便施工人员安装固定端锚杯螺母 。 总体来说 , 施工中 可 预 见 的 主 要 施 工 技 术 难 点 都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得到解决 , 从技术上说 , 塔梁同 步施工具有可行性 。 3. 3. 6 斜拉索张拉注意事项 斜拉 索 张 拉 按 照 0→2 0%σ 0%σ c c o n →5 o n→ 持荷5m 分 级 进 行, 1 7 5% 0 0% i n 锚 固) σ σ c c o n→ o n( 斜拉索张拉以设计规定的张拉应力值或监控领导 小组的指令 值 控 制 , 伸 长 量 作 为 校 核。张 拉 过 程 中, 4 台套张 拉 机 具 严 格 按 张 拉 程 序 进 行 张 拉 作 业, 以每一级为阶段控制点 , 当一个作业出现问题 时, 另三个作业面应立刻停止张拉作业 , 待问题解 决后方 可 继 续 张 拉 作 业 。 同 时 详 细 记 录 油 表 读 数 -索力 -伸长量 -索头 相 对 锚 垫 板 的 位 置 , 便于相 互校核以及后期 调 索 , 张拉前后应量取索头与锚 垫板的 相 对 位 置 。 油 泵 操 作 人 员 读 取 油 表 读 数 时, 视线应与油表面垂直 , 保证读数精确 。 如斜拉 索张拉时外界噪 音 大 , 油泵操作人员应佩戴对讲 机耳机 。 4 塔梁同步施工独特性及经济性 在实际应用中 , 混合梁斜拉桥较单一的钢梁 斜拉桥或者混凝 土 斜 拉 桥 有 许 多 的 优 点 , 如主跨 采用自重较轻的钢梁 , 可增大跨径 ; 边跨采用混凝
收稿日期 : 1 2 0 1 6 1 8 2 - -
装、 定位 , 主塔混凝土浇筑 , 环向预应力张拉 , 斜拉 索挂索 、 张 拉、 索 力 检 测, 索 塔 及 桥 面 线 形 监 控, 防护设施安装等工序 。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控 制 斜 拉 索 索 力。 测 量 斜 拉 索 索 力 常 用 以 下 4 种
图 4 调整前后塔端索力对比百分数
由图 3、 图 4 可见 , 采取 塔 梁 同 步 施 工 时 的 二 次张拉索伸长量与成桥状态下伸长量几乎没有区 别, 采取塔梁同步 施 工 方 法 时 对 斜 拉 索 的 二 次 张 拉几乎没有影响 。 采取塔梁同步施工方法时的二 次张拉后的索力计算结果与 设 计 索 力 偏 差 在 5% 以内 , 完全可满足设计成桥状态对索力的要求 。 3. 2 塔梁同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斜拉索塔端采 用 钢 锚 梁 结 构 形 式 锚 固 , 而钢 锚梁会影响塔内作业空间 。 在挂索时需要选取合 适高度的张拉机 具 , 满足斜拉索硬性牵引及张拉 要求 。 根据施工计划 , 塔柱未封顶之前 , 开始进行 钢梁架设和 斜 拉 索 安 装 , 即 塔、 梁 同 步 施 工。 塔、 梁同步施工时 ,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塔柱施 工 与 斜 拉 索 安 装 在 空 间 上 存 在 交 1 叉作业 , 增加了安全风险 , 需要增加临时安全控制 措施 。 )塔 、 梁同步施工阶段 , 塔内空间不足 , 塔内 2 。 不能布置 5 0k N 卷扬机 )塔梁同步施工时 , 对钢锚箱的定位及索塔 3 线形控制增加了 难 度 , 需要对每一工况进行理论 计算及结果分析 。 )斜拉索 梁 端 安 装 时 通 常 采 用 卷 扬 机 及 滑 4 车组将 锚 杯 牵 引 到 设 计 位 置 。 梁 端 卷 扬 机 牵 引 时, 牵引点直接作用在索体 P 当牵引力 E 护 套 上, 过大时 , 易造成索体 P 因此需要采取 E 护套损 伤 , 措施控制梁端卷扬机牵引力 。
7 8
祝 俊 :独塔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案分析
2 0 1 7 年第 2 期
压力传感器 , 即 可 得 到 千 斤 顶 张 拉 力。这 种 方 法 精度可达到 0. 5% ~1. 0% 。 缺 点 在 于 压 力 传 感 器售价较高 , 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 。 ) 。 利用精密拾振器 , 频率法 拾取拉索在 环 3 境振动激励下的振动信号 , 经过滤波 、 放大和频谱 分析 , 根据频谱图来确定拉索的自振频率 , 然后根
/ D O I 1 0 . 3 9 6 3 i s s n . 1 6 7 1 5 7 0 . 2 0 1 7 . 0 2 . 0 2 4 . 7 - j
独塔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案分析
祝 俊
( )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 7 1 0 0 1 6 摘 要 岳口汉江特大桥的施工过程拟采用塔梁同 步 施 工 方 案 以 缩 短 工 期 。 文 中 对 该 塔 梁 同 步 施 工方案进行技术分析 , 并对施工中可预见的各种工程难点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 单塔斜拉桥采用塔 梁同步施工方案相比于塔梁异步施工 , 不但 能 够 满 足 结 构 受 力 要 求 , 且成桥状态下斜拉索索力理论 计算值与设计值偏差均在 ±5 且能够明显缩短工期 。 % 以内 。 在受力及施工技术特点上满足要求 , 关键词 岳口汉江特大桥 塔梁同步施工 有限元分析 斜拉索索力
图 3 初张拉 、 二次张拉 、 成桥状态下的斜拉索伸长
本桥斜拉索恒 载 索 力 在 1 1 7~3 2 0 6 k N之 4
2 0 1 7 年第 2 期
祝 俊 :独塔斜拉桥塔梁同级张拉设备 。 张拉设备主要包 0 括: 千斤顶 、 撑脚 、 连接套 、 张拉杆 、 副张拉杆 、 油泵 等 。 张拉杆长度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塔内张拉空间 和塔端锚杯下放距离 。 梁同步施工 3. 3. 2 塔 、 )安全防护 。 根据 施 工 工 期 安 排 , 拟 定 0~ 1 梁 同 步 施 工 阶 段, 具 1 号斜拉索 施 工 阶 段 为 塔 、 1 体以实际施工进度为准 。 塔柱施工与斜拉索安装 过程 中 , 交叉作业多, 安 全 风 险 大, 施工中根据现 场情况采取 以 下 措 施 进 行 安 全 控 制 。 塔 、 梁同步 施工时 , 分别在 3, 1, 1 3, 1 5, 1 7, 1 9 号斜拉 5, 7, 9, 1 索处钢锚箱侧面 与 塔 柱 内 壁 之 间 , 采用型钢搭设 防护平台 , 防护平台上方满铺脚手板和 1 0 mm 厚 钢板 , 另外钢锚箱上人孔位置用 1 0mm 厚钢板封 闭, 防止塔内坠物伤人 。 )设备布置 。 塔柱未封顶时 , 在施工过程 中 2 最上一节钢锚箱人孔位置布置1 台5 0k N 卷扬机 ( 由于塔内空间 有 限 , 安 装 好 一 对 斜 拉 索 后, 在安 装下 一 节 钢 锚 箱 前 要 及 时 将 5 0k N 卷扬机吊移 到桥面上 , 等下一 对 斜 拉 索 安 装 时 再 将 卷 扬 机 布 。5 置到最上一节 钢 锚 箱 人 孔 位 置 ) 0k N 卷扬机 钢丝绳通过人孔 和 转 向 设 备 到 达 待 挂 索 位 置 , 作 为塔端挂设时张拉端锚杯进入索导管时的牵引动 力 。 塔柱封顶之后 , 将5 0k N 卷扬机移到塔顶进 人洞口 。 斜拉索 张 拉 时 , 将张拉油泵放置在下层 钢锚箱横隔板上 , 便于张拉指挥人员同步控制张 拉过程 。 3. 3. 3 钢锚箱定位及索塔线形控制 )钢锚 箱 及 索 塔 平 面 位 置 控 制 。 保 证 在 安 1 装M 塔柱混凝土已施工完成 2 号 0、 S 0 斜拉索时 , 钢锚箱范围 , 并且预应力也已施工完成 , 即保证上 塔柱预应力施工 超 前 斜 拉 索 安 装 2 个 阶 段 , 增强 塔柱本身的刚度 ; 斜拉索张拉 时 , 4个千斤顶同时 分级张拉 , 尽量消 除 因 斜 拉 索 张 拉 引 起 的 水 平 分 力差 。 )钢锚 箱 高 度 控 制 。 由 于 塔 梁 同 步 对 最 后 2 成桥时钢锚箱所 受 的 竖 向 应 力 并 无 影 响 , 第1节 钢锚箱按照设计 要 求 预 抬 , 后续钢锚箱按照监控 指令预抬 , 以保证成桥后钢锚箱达到设计位置 , 并 消除 且把第 6 节 、 0节、 1 4 节钢锚箱作为调节段 , 1 钢锚箱安装过程中高度的累积误差 。 3. 3. 4 梁端卷扬机牵引阶段 针对 本 桥 斜 拉 索 规 格 P 1 E S C 7 0 9~P E S C 7 - - 。 施工时在索体上设置 2~3 个牵引点 , 将卷扬 1 9 9 机牵引系统牵引力分散在索体上的多个牵引点上 ,
8 1期 总第 2 0 1 7 年第 2 期 2
交 通 科 技 T r a n s o r t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p g y
S e r i a l N o . 2 8 1 N o . 2A . 2 0 1 7 r p
1 工程概况 塔梁同步施工工艺相比于传统的塔梁异步施 工工艺而言 , 具有缩短工期 、 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 性等明显优势 , 使得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
] 2 1 - 。 目前 , 多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 [ 塔梁同步
广及运用 , 它已经 成 为 大 跨 斜 拉 桥 施 工 技 术 发 展 中研究的热点项目 。 岳口汉江特大桥为跨径 3 2m+ 5 0m+ 9 3m+ 2 6 0m+3 8 m 独 塔 双 索 面 钢 -混 凝 土 组 合 梁 斜 拉 桥, 桥型布 置 见 图 1。 主 梁 由 混 凝 土 箱 梁 与 钢 箱 梁组 成 ; 索 塔 采 用 倒 Y 形 索 塔, 桥面以上塔高 索塔两侧 各 布 置 2 斜拉索 2 9. 4 5m; 1 对 斜 拉 索, 1 梁端主跨采用锚 拉 板 锚 固 , 边跨采用梁下齿块锚 固, 塔端采用钢锚箱锚固 。
5] 据自振频率与索力的关系确定索力 。 而微 振法 [ 便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索力检测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