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月端午节国旗下的讲话稿棕叶飘香

6月端午节国旗下的讲话稿棕叶飘香

6月端午节国旗下的讲话稿棕叶飘香篇一:粽叶飘香话端午综合实践活动《粽叶飘香话端午》成果展示课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与人合作的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孩子学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孩子学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师导入:1、同学们,自从我们确立了以《粽叶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以来,又历经了方案策划课和信息整理课,如今我们已行囊满满,收获多多,这节课就让我们用特有的方式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吧!2、回顾展示汇报时需注意事项。

3、主持人登场。

主持人甲:晴日暖风生麦气,乙:绿荫幽草胜花时。

甲:在这个美好的夏日里,我们五年三班全体同学行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路上。

乙:一路上,我们感受着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所折射出来的浓郁的文化气息;甲:一路上,我们感受着收获的幸福,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与大家共品硕果,共享快乐!乙:五年三班《粽叶飘香话端午》成果展示课现在开始。

甲: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是:端午由来习俗组,端午诗词歌赋组、端午粽香情浓组。

乙:首先有请“端午由来习俗组”闪亮登场,大家欢迎!一、端午由来习俗组。

组长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端午由来习俗组。

” 乙:我们组共有组员21 人,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既有具体的分工,又有默契的合作。

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不会下载视频,我们就去请教父母,父母也不会,再去电脑修理部请教专业人员;在排练《屈原投江》这一短剧时,我们的动作语言表演不到位,就去请教音乐老师指导??乙:历经风雨后,才会见彩虹。

克服了重重困难。

今天就让我们以短剧小品等多种形式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吧!1、介绍端午节名字由来;2:短剧《屈原投江》;3、相声《端午》;4、展示写有爱国英雄人物名言的书签,并请组员来给大家念一念,希望英雄人物的精神能激励在座的同学们茁壮成长。

5、介绍宁城地区过端午的习俗。

(吃粽子、吃鸡蛋、戴香包、系五彩线、挂葫芦、插柳条、悬艾叶)6、其他组员提问:全国其它地方过端午节习俗有哪些呢?7、分别介绍:①赛龙舟②饮雄黄酒(讲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原形传说)③水洒街)。

8、乙:展示端午节习俗的手抄报。

甲:《端午由来习俗组》展示到此结束,请大家对我们的活动多提宝贵意见。

乙:老师对本组活动进行点评。

二、端午诗词歌赋组主持人甲:《端午由来习俗组》荟萃的不仅是端午习俗,我看还荟萃了有咱们班的各路精英。

主持人乙:是啊,你看他们介绍的习俗由古代到现代,由本地到全国,真是面广范围大。

主持人甲:你说的没错。

其实,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不仅仅体现在端午习俗上,相信大家看了《端午诗词歌赋组》的汇报展示后,更会为我国精湛的民族文化而大声喝彩,你瞧他们来了。

组长甲:大家好!我们是《端午诗词歌赋组》。

我们组共有组员20人,自从确立《粽叶飘香话端午》这一综合实践主题以后,我们这些喜欢诗词歌赋的同学就走到了一起,开始了综合实践活动之旅。

一路上,我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收集了众多的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歌赋。

又进行了分类、筛选等。

现在就让我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吧。

1、歌曲《过端午》。

2、杨扬诵读自己用毛笔写的《已酉端午》。

3、端午节古诗大联诵。

4、组员诵读手机短信,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祝福。

5、三句半表演《端午乐》。

甲:《端午诗词歌赋组》展示完毕,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乙:请老师对本组活动进行点评。

三、端午粽香情浓组:主持人甲:看完《端午诗词歌赋组》的汇报展示使我想起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一句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一组的同学真是太多才多艺了。

乙:多才多艺的组员固然让人羡慕,但是如果看了《端午粽香情浓组》同学的汇报,相信你会更加敬佩这些爱心浓浓情意切切的组员们。

甲:真的吗?乙:不信请看《端午粽香情浓组》为我们进行成果展示吧!组员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端午粽香情浓组》。

我组共有组员22名,我们的组员自从汇集到《端午粽香情浓组》以后,就开始研究通过哪些方式、如何体现“端午情浓”四个字。

组员乙: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定了否,否了定。

最终达成了共识,准备了一组节目,大家想不想一睹为快?那就请大家拭目以待吧!1、毛宁学包粽子视频。

2、播放毕婕同学给贫困的邻居送粽子时留下的视频;3、赵世博同学给空巢老人送粽子照片。

4、同学给父母远在外地打工的孩子送粽子的照片。

乙:组员们送去了何止是粽子,送去的是温暖和力量,送去的更是爱心和信心。

甲:俗话说的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正因为有了这些善良的组员们,这个端午节过的格外的温馨,格外的快乐。

乙:可是,我们的组员们并未完全沉浸在这温馨中快乐中,我们想起了老师提出的倡议:绿色端午,从我做起。

你看,可爱的组员们在节后纷纷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为少先队员增光添彩。

1、播放袁宏伟等同学在清理街道的垃圾时留下的录像;2、播放王欣妍同学在清理小区内的垃圾时留下的录像;3、播放孙爽同学在清理草坪内的垃圾照片;4、观看李新卉等同学在清理小区内的垃圾的照片。

5、快板《端午乐翻天》中结束本组的汇报展示吧。

甲:《端午粽香情浓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乙:老师对本组活动进行点评。

主持人甲: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

乙:端午节蕴涵着中国人民深深的情感。

甲: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

乙:让端午的粽香飘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让端午的粽香飘荡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甲:五年三班《粽叶飘香话端午》成果展示课到此结束。

乙:请班主任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师总结:同学们,看了这节成果展示课,老师特别高兴,因为大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自己。

可能有的同学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老师告诉你:没关系,其实参与的过程永远比结果都重要,这一次活动将成为你们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会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教后反思: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过端午节吃粽子和鸡蛋,至于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相关文化习俗知之甚少,所以我展开了以《粽叶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我执教的《粽叶飘香话端午》成果展示课中,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在活动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得到了锻炼。

不禁使我想起了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

看起来只要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就能创造奇迹。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收获。

一、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及诗词歌赋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向家长请教,向图书馆等请教相关知识,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合作能力,并且养成了学会尊重别人,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学生在汇报成果、交流收获过程中学会在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学到知识,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学会关爱他人。

通过给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送粽子和鸡蛋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要有一颗广博的爱心,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通过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调高了,并把诺言践行到自己的实际行动当中,从而去影响更多的人有一种“绿色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当然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1、部分学生在展示活动中表现不够大方,比如声音小、语速快、动作不优美、表情僵硬等,甚至有的同学敬礼姿势都不正确。

这些问题,老师应该在排练过程中加以指导,让学生先掌握技巧,然后才能大方自信的展示。

2、”端午由来习俗组”组过大。

虽然所有的组员都参与了,但从同学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如果分成两组的话,内容再增加一些,就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有展示的机会,成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一次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就要做一篇二:“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六年级班主任胡谢平2016/5/设计意图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设计了“粽叶飘香——话端午”这次主题班队会,以“走进端午、话说端午、描画端午”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有关故事、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地点教室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

活动过程(一)走进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生答)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合:“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二)话说端午。

1、端午说由来。

主A: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名吗?关于端午节,你们又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

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生讲《曹娥救父的故事》、黄巢及伍子胥的故事)2、端午话习俗。

主B: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