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生活》第九课课件

《文化生活》第九课课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系 必由之路 (唯一正确的道路)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P97 (7条)
பைடு நூலகம்
文化自觉:含义 文化自信:来源
表现
如何运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P99①②)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蒸汽机
工业革命
侵略
国门大开
救国(向西方学习)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
失 败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地主阶级)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中华文化从衰微走向重振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1.近代中国历史的结论:
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 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①1915年9月《青年杂志》。 • ②1916年更名《新青年》。
• ③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④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
问题:第一位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是谁?
李大钊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P96)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从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 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指导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
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方向
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