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新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学年度六年级音乐第一学期教学总目的教学指导思想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我的祖国》、《美丽的草原》、《星空畅想》、《外国影视音乐》、《八音盒》《奥林匹克风》六个单元组成。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二、三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是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教学主要目标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教学难点了解了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在音乐中感受优美教学措施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音乐学和音乐教学理论的修养,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听辨和分析能力。

3、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仔细研究教学方法,在把握教学中的双基(乐理、识谱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和难度、坡度后,很好的结合教学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之时能够很好的学习音乐知识。

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放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5、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工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情境模拟音乐游戏竞赛音乐欣赏角色扮演、交流会主要导学方法1、讲授法;2、演示法;3、练习法;4、发现法;5、谈话法;6、讨论法。

教学进度计划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1注册报到02综合训练:发声练习歌曲《我的中国心》23欣赏《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编创《念故乡》24歌曲《一个妈妈女儿》欣赏《我的祖国》25欣赏《我和我的祖国》歌曲《美丽的夏牧场》26音乐知识《骨干音》欣赏《赛马》《天堂》27国庆放假08欣赏《金杯》《牧歌》编创《草原上》29欣赏《草原牧歌》歌曲《我爱银河》210音乐知识《级进、跳进》欣赏《木星——欢乐使者》211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欣赏《飞天》《天地之间的歌》212歌曲《小小少年》213欣赏《两颗小星星》《碟中谍》片头曲歌曲《啊,朋友》214欣赏《照亮你的路》《天空之城》主题曲歌曲《雪绒花》215欣赏《幽默曲》《音乐瞬间》歌曲《苏珊娜》216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歌曲《我和你》217欣赏《手拉手》歌曲《阳光体育之歌》218欣赏《奥运会会歌》《意大利之夏》欣赏《巴塞罗那》《圣火》219复习20期末检测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课题:综合训练:发声练习第 1 课时(总第1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综合训练:发声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行三声部的发声练习,要求韵母转换连贯、自然,声部之间基本协和、均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通过有表情地歌唱,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表现明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具准备发声卡片教学过程:一、新学期序言1、教师介绍自己。

提出新学期要求。

2、请同学讲讲新学期有什么想法?对上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意见。

3、复习练唱上学期所学习的乐曲。

二、发声练习曲(综合训练六)1、复习听辨(听记)旋律音程:(教师弹奏两条旋律音程,请学生听记)2、复习听辨和声音程:(教师弹奏六条和声音程,请学生听记)3、分声部视唱三声部发声练习曲。

先唱第三声部,再合第二声部,最后合上第六声部。

注意:四拍子的节拍强弱。

用ma,mo,mi,mao,mu;la,luo,li,lao,lu音节发声。

气息控制,在音节母音变换时,要保持发声位置的不变三、总结教学反思课题:《我的中国心》第 1 课时(总第2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曲的学唱,通过找旋律和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很好的了解歌曲的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蓝牙发送、接收设备、音箱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再听歌曲,找出第一乐句的旋律(前两行)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是不是一样的?哪里不一样?4、学生演唱一、二、四乐句。

找出相同的乐句和有变化的乐句,并对声音进行要求指导5、学生分别读一、二、四乐句的歌词,找出几个最能体现华侨们爱国的词进行分析。

6、教师范唱全曲,学生轻声跟唱,感受第三乐句的情绪。

7、学生跟琴完整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注意演唱方法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8、介绍歌曲及演唱者张明敏。

9、欣赏张明敏 84 年春节晚会上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情感。

10、跟伴奏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感情处理。

教学反思课题:欣赏《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第 1 课时(总第3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2、过程与方法:聆听并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其特区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教具准备蓝牙发送、接收设备、音箱教学过程:一、欣赏《春天的故事》二、欣赏《东方之珠》1、介绍背景:《东方之珠》是台湾作曲家罗大佑的代表作,并由作者本人首唱。

歌曲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

为带《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补充段的单二部曲式。

2、初次播放,感受音乐: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

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

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

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

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

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

3、再次分段欣赏音乐,学生学唱部分选段:学生再次欣赏《东方之珠》4、学唱歌曲,并运用正确的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课题:编创《念故乡》第 1 课时(总第4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编创《念故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聆听并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具准备录音机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念故乡》片段,提问: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由谁作曲?是哪一部著名的交响曲的主题?二、学唱歌曲《念故乡》1、简介:《念故乡》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选自其著名的《“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美国纽约首演一举成功,轰动美国,从此名扬世界,其中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更为人们喜爱。

德沃夏克的学生将这首曲子填词成独唱《回家去》,风行美国,流传全世界。

在我国被译作《念故乡》。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3、全体学生视唱旋律,注意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

4、唱词。

注意唱出歌曲力度的变化。

理解、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思念故乡、痛恨侵略者、愿为民族解放献身的情感。

教学反思课题: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第1课时(总第5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韧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过程与方法:讨论歌曲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风格和体裁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课件、音乐欣赏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乐曲自编动作进教室。

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与节奏。

二、新课学习: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1、谈话导入——话题从妈妈谈起到。

、2、听录音范唱。

要求:(1)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亲切、柔美、抒情)(2)歌曲是几拍子?、再听录音范唱。

问:(1)这首歌曲说的是一个什么?(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2)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一段体)(3)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教师范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

6、跟录音轻声唱词。

、7、跟琴学唱曲谱9、8、完整地跟琴唱教学反思课题:欣赏《我的祖国》第1课时(总第6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会歌曲《我的祖国》中两部分音乐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表现内容。

2、过程与方法:聆听、记忆歌曲的主要旋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表现对祖国的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教具准备常规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初次聆听歌曲,请同学们聆听后谈感受。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出处——影片《上甘岭》二、欣赏歌曲《我的祖国》1. 欣赏影片《上甘岭》中带有歌曲的片段。

2. 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给歌曲分段。

第一乐段(1─10小节);第二乐段(11─18小节)。

3. 对比歌曲《我的祖国》中两部分音乐情绪的变化。

4.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轻声学唱歌曲的和。

5. 体会歌曲两个部分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内容,揭示两个部分之间的情感关系。

三、歌曲拓展1. 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歌曲《英雄赞歌》的情感特征。

2. 回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感?与爱有关的情感有哪些?有哪些歌曲可以表达不同爱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欣赏了优美、深情的歌曲,歌曲旋律激荡了我们的心房,这真是一次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希望同学们把这样优秀的作品永远记在心中。

教学反思课题:欣赏《我和我的祖国》第 1 课时(总第7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我和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能够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2、过程与方法:气息通畅自然,情绪的饱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歌曲的情绪,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富强。

教具准备常规教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今天的新课——欣赏《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