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全管理工作十项措施及做法(建工)
安全管理工作十项措施及做法(建工)
一般危险源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陆上风电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海上风电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升压站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太阳能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风电场发电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水电站发电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太阳能发电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办公室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清单
④开好安全生产会议 安全生产会议是传达安全管理主管部门有关工作要求,及时通报安
全生产工作动态,实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措施,开好各级安全生产会 议对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要。 具体做法: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召开本单位的安委会、月度例 会。 ⑤做好安全生产培训
认真落实好公司各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培 训覆盖率,持证率。各单位要组织好本单位员工经常性安全生产培训教 育,特别是做好新入司员工(含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 换工、协议工等)安全培训教育。不经过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员工一律不 得参加从事工程项目、电力运营的生产工作。 ⑥做好 (一)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发电厂或者变电站全厂(站)对外停电事故(事 件)时,不考虑其可能对电网造成的电压波动。 (二)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发电机组故障停运事故(事件)时,不考虑其可 能导致的电网减负荷。 (三)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电网减供负荷和城市供电用户停电事故(事件) 时,县供电企业事故等级认定可参照县级市事故等级的认定。
安全管理隐患的认定: (一)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未成立,是指未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设立独 立的安全监督管理组织。 (二)安全责任制未建立,是指未能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工程 技术人员和现场生产人员在生产运营和建设施工中应负有的安全责任。
(三)安全管理制度严重缺失,是指按照发电、供电企业和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 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要求,“法律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部分得分没能达到 分 以上的。 (四)应急预案严重缺失,是指企业未能按照《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 行)》以及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和风险种类等特点,编制综合应急 预案。或者编制的应急预案内容不符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和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技术指导文件编制导则(试行)》的基本要求。 (五)安全培训不到位,是指未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 定》(安委〔〕 号)要求,实行三项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 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六)应急演练未开展,是指没有开展应急演练或虽已开展应急演练但无相关记录和汇 总报告的。 (七)发电机组(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未开展,是指未按照电监会《关于印发<发 电机组并网安全评价及条件>的通知》(办安全〔〕 号)、《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并 网安全评价及条件>的通知》(办安全〔〕 号)要求开展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的。
安全管理工作十项措施和做法 电力运营(安全生产)部 吴国磊
安全管理工作十项措施和做法
① 落实管理组织建设 ②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③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④ 开好安全生产会议 ⑤ 做好安全生产培训 ⑥ 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⑦ 抓好安全隐患治理 ⑧ 做好危险源管理 ⑨ 做好应急管理 ⑩ 做好事故管理
以上、 万元以下的电力设备事故,人身轻伤和其他对社会造成影响事故的隐 患。
认定原则 电力安全隐患等级应在客观因素最不利的情况下,按照其可能直接造成
的最严重后果来认定。不同类型的隐患,应按照其可能导致不同等级事故 (事件)的最严重程度认定。 人身安全隐患的认定: (一)死伤人数按隐患可能导致的最严重后果计算,可能导致重伤的按死亡 计算。 (二)在特定条件下,确认不会导致人身死亡和重伤的隐患,可以认定为人 身轻伤。
安全管理工作十项措施内容是: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责任制建设、教 育培训、安全投入、安全检查、隐患治理、危险源管理、应急管理和事故 管理等。
①落实管理组织建设 各单位要结合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续建、新建设项目开工的情 况,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完善和明确安全管理部 门、专职(兼职)人员和工作职责。各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要覆盖到所有管 理项目单位。 具体做法:公司各单位要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全面负 责本级和下属项目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责任。项目公司全面负责本单 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责任,要设兼职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机构可以由承 担施工及设备安装的工程相关方(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联合组 成,但要明确主要负责人。
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管理部将修订和出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 全管理制度,规范和指导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各单位要根据 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 管理能力。 具体做法:新出台安全管理制度,宣贯到各单位、各位员工。 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公司各级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制。具体要求:公司与各单位要按管理层级,签订《业绩考核责任 书》(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各单位内部要签订安全生产考核责任 书。公司自上而下各级单位,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新建 工程任务的项目公司,在工程项目新开工以前,与参建各方要及时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 具体做法:《业绩考核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完 整齐全,执行到位。
各单位要加强工程建设和电力运行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各级领导 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要深入工作现场跟班作业,认真抓好安全 生产各项检查整改工作。各单位要按照季节天气特点和生产环节,认真 做好四个重要节日(五一,十一,元旦,春节)、二个季节(汛期,冬 季)和日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公司各级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要落实 闭环管理。
.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以上、 万元以下 的设备事故的隐患。
.大坝安全隐患:可能造成水电站大坝漫坝、结构物或边坡垮塌、泄 洪设施或挡水结构不能正常运行的隐患,或者造成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大 坝断裂、倒塌、滑移、灰水灰渣泄漏、排洪设施损坏的隐患。
.安全管理隐患: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未成立,安全责任制未建立,安 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严重缺失,安全培训不到位,发电机组(风电场) 并网安全性评价未定期开展,水电站大坝未开展安全注册和定期检查, 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大坝未开展安全评估等隐患。
.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以上设备事故 的隐患。
.大坝安全隐患:可能造成水电站大坝或者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大 坝溃决的隐患。
.其他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要求的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隐患。
Ⅱ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 .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 人以上、 人以下死亡,或者 人以上、 人以下重伤事故的隐患。 .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 号令《电力安全事 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的一般电力安全事故的隐患。
⑧做好危险源管理 根据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督暂行管理办法》文件有关要求,公司、 年每年对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督管理进行指导管理。年危险源辨识、评价 和监督管理情况, 不可允许风险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不可允许风险清单 重点关注危险源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陆上风电施工重点关注危险源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海上风电施工重点关注危险源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风电场发电重点关注危险源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水电站发电重点关注危险源清单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太阳能发电重点关注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调查表 .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陆上风电施工危险源调查表 .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海上风电施工危险源调查表 .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升压站施工危险源调查表 .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太阳能施工危险源调查表 .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风电发电危险源调查表 .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水电站发电危险源调查表 .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年太阳能发电危险源调查表
公司已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公司已制定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二)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预案 、群体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预案 (三)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 、大型机械事故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其他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火灾事故调查要求》(公安部第 号令)和《公安部关于修改<火灾事故调查要求>的决定》(公安部第 号 令)规定的火灾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规定的一般和较大等级的环境污染事故的隐患。
电力安全隐患一般隐患 电力安全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可能造成电力安全事件,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⑨做好应急管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切实做好中央企业应急 预案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应急预案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 性工作。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是降低事故风险,完善应急机制,提高 应急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措施。各中央企业要认真 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依据有关法律法 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工作技术指导文件》,明确工 作目标、任务及要求,指导所属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做到所有重大危险 源和重点工作岗位都有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技术指导文件,各中央企业 要认真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完善企业应急预 案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应急预案管理,组织所属企业做好应急预案备案 评审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重点解决目前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可操 作性差,相互不衔接、缺少现场处置方案等问题。要制定工作计划,组 织所属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检验应急预案,磨合 工作机制,使有关人员切实掌握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和应急 处置技能,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