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乘急救知识

空乘急救知识


头颈部出血
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 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 总动脉压向颈椎。 *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 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
肩部、腋部出血
在锁骨上凹,胸锁乳突 肌外缘向下内后方,对 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 下动脉。
上臂、前臂出血
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 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 内侧压迫肱动脉。
手掌出血
抬高患肢,压迫手腕横 纹稍上处的内、外侧搏 动点(尺、桡动脉)。
4.“8”字形包扎法: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 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 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 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 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 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 2卷,胶布固定。
病人胸骨下1/3处,另一手叠在这只手背上,两臂肘关节伸直,靠上身 重量作快速按压,使胸骨下陷约 4-5cm,婴幼儿2-2.5cm。心脏间接受 到压迫,然后放松,有节奏地一压一松,每分钟约 60-80次。
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常同时进行,一般每吹一口气,作 4-5次 心脏按压。如果现场抢救时,只有一人操作,则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 作10次心脏按压,按比例反复进行。
四、救治
保持溺水者头部浮出水面游向池边
肩头顶住溺水者心脏,扛起
轻轻将溺水者放置在平坦地面上
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脊柱骨折正确搬运和不正确搬运
对脊椎受伤的患者向担架上搬动应由4~6人一起搬动
无脊柱损伤的搬运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术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
一、心跳,呼吸骤停与死亡 临床死亡 脑死亡 心脏死亡 呼吸死亡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
二、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1、呼吸骤停的诊断: 看不到胸腹部的起伏呼吸运动;听不到口鼻部的呼吸音;感觉不到口鼻的
5.单肩包扎:把三角巾一底角斜放在胸前对侧腋下,将三角巾顶角盖住后肩部,用顶 角系带在上臂三角肌固定,再把另一个底角上翻后拉,在腋下两角打结。
6.双肩包扎:底边平肩放整齐,底脚绕腋背打结,顶角系带翻胸前,两侧胸前假扣结。
7.单胸包扎:顶角对准肩缝(患侧),底边围胸背后结,顶角系带要结牢。
8.双胸包扎:三角巾一底角对准肩部,顶角系带围腰在对侧底边中央打结,上翻 另一底角盖住胸部,在背后V字形打结。 等大燕尾巾,顶角系带底边结,燕尾系 带背后拉,套住系带结结牢。
固定: A. 用胶布或安全别针固定之。 B.以绷带留适当长度剪开。 C.再打平结。
注意事项:
1. 不可在受伤面或炎症部位打结。 2. 不可在关节面或骨突处打结。 3. 不可在受压部位或肢体内侧打结。 4. 不可在常磨擦处打结。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 环形包扎两圈,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胶 布固定。(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 螺旋形。)
手指出血
抬高患肢,用食指、拇 指分别压迫手指掌侧的 两侧指动脉。
大腿出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 ,用双手拇指或肘部 压迫股动脉。
足部出血
用手指分别压迫脚背中 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 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 脉。
(二)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 小腿出血时 ,可在肘窝 或腋窝内放 置棉纱垫、 毛巾或衣服 等物屈曲关 节,用三角 巾或布带作 8字形固定 。
注意事项: 1 )部位准确:尽可能靠近伤口,近心端,上臂要上1/3处;大腿宜扎大腿中段。 2 )衬垫要垫平:止血带不应直接与皮肤接触,应以衣、布、毛巾等手衬。 3 )松紧要适宜:过紧损伤组织、血管、神经。 4 )时间控制好:缚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3h,寒冷季节,不超过30分钟,并应每 隔30分钟至1h松一次,每次1~3分钟,以暂恢复血循环。放松后不可在同一平面 反复缚扎。 5 )标记要明显:记上用止血带日期时间和部位,并挂在醒目的部位,便于观察或 交待转运。
依据:1.疼痛和压痛。2.肿胀。3.畸形。4.功能障碍。
2、骨折固定注意事项(止血、包扎、固定并大体复位,固定包括上下两关节, 在骨突处加棉垫防止皮肤压迫坏死)。
3、固定材料
4、临时固定方法
肱骨骨折固定
前臂骨折固定
股骨骨折固定 小腿骨折固定
第二节 外伤救治基本技术
(四)搬运和输送
需根据外伤病人的伤情,妥善搬运和输送。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 运时候要特别注意,一定要使脊柱保持在伸直的姿势,绝对不能使颈部 和躯干前屈旋转,绝对禁止一个人抬肩、一个人抬脚的方法,以避免断 端骨刺刺伤脊髓,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注意: 骨折或关节 脱位者不能 使用,较痛 苦,不宜首 选。
(三)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lm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 再以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2~3圈, 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四)绞紧止血法:
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皮管,先垫衬垫,再将带 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紧,至 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
胸外心脏按压术
人工呼吸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
三、现场抢救 急救原则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人工呼吸法 一人抢救程序 双人抢救程序
第六节 溺水救治
第六节 溺水救治
一、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
湿性溺水;干性溺水;淡水溺水;海水溺水
二、临床表现 三、溺水的救治关键是时间
致命性的循环衰竭最早可以发生在溺水后2分钟,一般溺水 6-10分 钟都已经发生致命的循环衰竭。
(2)体外心脏按压术:具体方法是让病人仰卧,抢救者站或跪在一侧,用一手 的掌根贴在病人胸骨下 1/3处,另一手叠在这只手背上,两臂肘关节伸直,靠上 身重量作快速按压,使胸骨下陷约 4-5cm,婴幼儿2-2.5cm。心脏间接受到压迫
每分钟按压约60-80次。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
4、体外心脏按压术: 具体方法是让病人仰卧,抢救者站或跪在一侧,用一手的掌根贴在
第一章 现场救治一般原则
二、现场急救的程序和原则:
1.迅速切断伤害源 2.初步判断伤情 3.妥善处理伤口 4.保存好离断组织 5.及时送往医院
第二章 外伤救治基本技术
第二章 外伤救治基本技术
一、急救技术及其意义;
急救技术是抢救病人的重要技术,及 时有效地抢救,能挽救病人的生命,防止 伤情恶化,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从而 提高救治率,减低伤残率,并为后续治疗 创造良好的条件。
空乘急救知识
急救知识
● 第一章 现场急救的一般原则 ● 第二章 外伤救治的基本技术 ● 第四章 心肺复苏术 ● 第六章 溺水救治 ● 第七章 烧伤救治 ● 第八章 其他伤害的救治
目录
第一章 现场救治一般原则
第一章 现场救治一般原则 一、现场急救的任务:
主要是维持受害者的生命(生命体征:呼吸及循环功能)稳定 伤情,防止继发性损伤和迅速送医疗机构救治;
11.双臀包扎:两条三角巾的顶角打结,放在双臀缝稍上方,然后上面两底角由背 后绕到腹前打结,下面两底角分别从大腿内侧向前拉,在腹股沟部与三角底边做 一假扣结上。
12.膝(肘)关节包扎:折四指宽,盖住关节,在膝肘窝处交叉后,两端返绕膝肘 关节,在外侧打结。
13.手部包扎:一折二,手放中间,中指对准顶角,把顶角上翻盖住手背,这出手 型,两角在手背交叉,围绕腕关节,在手背上打结。
止血带注意事项:1.快 2.准 3.垫 4.上 5. 适 6.标 7.放
快 准 垫 上 适 标放
第二节 外伤救治基本技术
(二)包扎
包扎伤口可以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固定敷料, 有利于伤口尽早愈合。常用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多头带、胸带、
腹带、单双丁字带;毛巾、衣服、 带及石膏绷带等多种类型。
2.单眼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3指宽的带形,将带子的上1/3盖住伤眼,下2/3从耳 下至枕部,再经健侧耳上至前额,压住另一端,最后绕经伤耳上,枕部至健侧耳上打 结。
3.双眼包扎:将三角巾折成3指宽带形,从枕后部拉向双眼在鼻梁上交叉,绕向枕下 部打结固定。
4.下颌、耳部、前额或颞部伤口: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留出系带一端从颈后包住下 颌部,与另一端颊面交叉反折,转回颌下,从耳后伸向头顶部打结固定。
1.环形包扎法: 右手握住绷带卷向上,将绷带展开
约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 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 按需要而定,用胶布固定绷带末端。
通常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胸、 四肢、腹部。
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
包扎时先固定绷带: (A)使带端斜置包扎部位之下方,把绷带环扎, (B)将斜出之一角露出, (C)再把斜出部份下折, (D)环扎二至三圈。
包扎注意事项:
1.包扎伤口前,先简单清创并盖上消毒纱布在包扎。 2.包扎要牢靠,松紧适宜。 3.保持体位舒适,皮肤皱褶处与骨隆突出处要用棉垫或纱布作衬垫。 4.包扎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帮助静脉血液回流。要露出脚趾。 5.绷带打结应打在肢体外侧面。
第二节 外伤救治基本技术
(三)固定
1、骨折的判断(疼痛、肢体变形) 骨折:骨骼受到外力打击,发生完全 或不完全断裂。 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
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一 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5.回返式包扎法:用于头顶、指端和肢体残端,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反回 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作环形包扎两周。
6. 人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包扎手掌、足掌部位。
二、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底边向上翻折两指宽,盖住头部,在眉上、耳上,把两底角和 顶角在枕后交叉,回额中央打结。
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
相关主题